上海金才③|金融先锋的力量:如何穿越行业发展的不同周期

胡志挺
2018-12-14 09:37

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少不了人才支持,特别是领军人才。2018年上海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下称“三类金才”)开发计划入选名单正式公布,含海外金才20人,领军金才39人,青年金才59人。

领军金才计划的目标是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业绩贡献突出、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领军金才队伍和创新团队。澎湃新闻近期采访了三位领军金才,以点窥面,展示领军金才风采。这三位领军金才分别为中国太保董事会秘书、转型总监兼企划部总经理马欣,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雪松,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发部总经理朱荣。

马欣:本轮开放将意味着中国保险业进入全新阶段

马欣是一位老保险人,从事保险行业25年来,他从中国太保一家分支机构的基层业务人员干起,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董事会秘书、转型总监兼企划部总经理。

马欣

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今年的大事之一就是迎接新一轮的金融开放。而上海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上海已聚集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

作为上海金融国资的代表性企业和全国保险行业的领军机构,中国太保在这一轮金融开放中如何作为?

“开放必将带来新活力、新进步。”马欣告诉澎湃新闻,如果说加入WTO开启了保险业的第一阶段对外开放,那么本轮开放将意味着中国保险业进入全新阶段。最新一轮开放更多是在资本、控制权方面的优化,最新的政策包括放宽外资股东持股比例限制、三年之后不再设限等等。这些举措必将加快中国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使得中、外资保险公司真正实现同台竞技。未来,保险业的发展必将在开放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相信在中、外资保险公司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中国保险业会更具竞争力,服务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保险业稳步向前发展,但谁都需要正视的是,市场竞争是千变万化的,在长期崛起的大趋势里面,寿险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周期。2018年以来,受产品切换、市场利率变化以及去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行业出现了短期波动,新保增长承压,新业务价值出现负增长。

“如何穿越不同的发展周期,就要看管理团队的经营智慧。”马欣告诉澎湃新闻,2011年、2012年当寿险行业进入调整期的时候,中国太保率先启动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主动调整寿险业务渠道结构,聚焦能够推动价值持续增长的期缴业务和个险渠道,赢得了发展主动。在一季度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太保积极应对,采取加大长期保障型产品推动力度、强化客户经营等多项举措,二季度以来业务发展已有改善。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马欣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改善有着切身体会。“近期上海首次进入金融中心排名TOP5,正是营商环境新变化的有力佐证。”马欣对澎湃新闻说道。

朱雪松:积极服务上海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

明年是国开行上海分行成立20年。朱雪松从2014年8月至今担任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任国开行负责南太平洋地区业务的新西兰工作组组长。在此之前的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朱雪松担任国开行山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并兼任哥伦比亚工作组组长、厄瓜多尔工作组组长。朱雪松是经济金融科班出身,拥有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硕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保险专业学士学位。

朱雪松

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国开行上海市分行正发挥规划先行优势,积极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全球影响力。2016年6月,国开行在沪挂牌成立上海业务总部,下辖资金业务分中心、船舶融资中心、金融研究发展中心,实现了国开行交易、产业与研究力量在沪聚拢。

朱雪松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称,近20年来,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先后支持了上海浦东机场、洋山港、世博会、迪士尼、青草沙水源地、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大型居住社区土地储备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在业务开拓的同时,上海分行始终关注风险防控,保持了发展的质量,目前信贷资产实现零不良。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开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支持上海企业走出去,累计开发“一带一路”项目总额182亿美元,评审承诺56.4亿美元,发放贷款20.42亿美元。积极发挥自贸区金融创新平台作用,通过FT账户功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1.75亿美元主权贷款,为埃及央行提供70亿境外人民币贷款。

与此同时,国开行还积极服务上海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业务,将船舶融资部门迁至上海,分行成立专门业务部门负责航运金融业务,重点围绕东方航空、中远海运、中船集团等龙头企业,累计承诺超过1500亿元,发放超过1000亿元。尤其是支持专业特色突出的租赁公司,完善航运金融生态建设,共同提升中国金融机构在世界机船融资市场地位。

对于上海在今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进入前5名,朱雪松指出,未来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我们更需要仔细分析评价体系中反映出来的优劣势,研究如何保持我们的优势,更要针对劣势做有针对性的艰苦的努力。

“上海营商环境大的方面并不缺,但细致之处很多缺憾,需要工笔细描。相信随着上海营商环境的改善,上海金融业开发水平和发展程度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朱雪松这样说道。

朱荣:曾参与人民币中间价业务机制等市场制度创新

对一般人来说,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比较陌生,实际上,人民币对外汇所有交易货币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基准利率(LPR)、债券指数、收益率曲线等都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计算和发布的。

朱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发部总经理朱荣从复旦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后便加入交易中心,至今已有18个年头。在这样一个全国性金融服务平台上,朱荣的能力得到不断历练。朱荣告诉澎湃新闻,他工作经历可大致概括为“做业务”“建系统”“管治理”这三块。

一是“做业务”。朱荣曾在交易中心市场一部(负责银行间外汇市场业务)工作十余年,任部门副总经理,负责业务创新、产品开发与市场监测等,曾经作为项目组成员,配合2005年国家汇率机制改革,参与了人民币中间价业务机制、外汇询价交易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考核机制等市场制度创新,并带领团队在具体的业务模式和交易流程细节进行设计和优化。他还曾牵头负责过中心的外汇询价净额清算业务、外汇交易后确认服务等多项新业务。

二是“建系统”。由于中心各项业务的开展均离不开系统建设,在中心早期人手紧张的局面下,朱荣慢慢从业务设计、需求分析等相对偏业务的工作逐渐扩展至商务谈判、技术选型、系统测试、项目验收及其他内外统筹协调与项目管理等工作,曾经负责过的主要系统建设项目包括:金交所第一代黄金交易系统(2002)、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CFETS FX2007/2009/2017等。在这个过程中,朱荣也慢慢从“纯业务型”成长为“业务/技术混合型”。

三是“管治理”。2011年起,朱荣开始负责全中心所有系统的规划、整合与项目管理,之后任技术开发部总经理,又陆续接手负责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建设工作、中心IT治理工作及金融科技研究等工作。新的工作岗位要求他更多需要从中心全局视野入手,对内规划中心六大平台整体建设,强化IT治理,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内部流程;对外推动银行间市场的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增加中国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影响力,促进银行间市场技术生态圈建设。

就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国际化探索和市场化实践,朱荣认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之所以能在20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服务平台,与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发展之初,就充分吸收各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以集中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为载体,灵活的OTC场外交易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交易前中后业务链条协同发展,市场监测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市场发展创新与服务货币政策传导同步推进的发展模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多种交易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

在“走出去”方面,朱荣也向澎湃新闻表示,总体上看,中国银行间市场发展模式中所包含的发展理念、业务模式、技术实力及相关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已经具备了技术上“走出去”的能力,今后可以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方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