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加快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快来看看我...

2018-12-10 21:00
上海

本文原标题:《上海全面加快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快来看看我们做了什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希望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的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质增速的部署,市绿化市容局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依托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自进入四季度以来,全面加快2018年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冲刺工作。

01

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情况

到2018年11月底,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源头分类实效模式更加明晰,定时定点模式得到市民基本认可;各区均已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和发布工作,并积极落实推进,其中松江、崇明、静安、长宁、奉贤、杨浦等六个整区域推进区进展相对较快。分类实效初步显现:全市湿垃圾分出量已达4400吨/日(目标计划量不低于3483吨/日),“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1100吨/日(目标计划量不低于666吨/日)。

01

分类投放精准度逐步提升

11月份,在全市上半年完成道路废物箱分类标识更新的基础上,全市已完成约97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的规范化改造。全市广泛推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并结合社区条件,对部分高层楼宇物业管理区域,采用楼层设桶等因地制宜的模式,实现了一批批垃圾分类达标和示范居住区。目前全市从面上来看,崇明全岛源头分类达标情况领先其他各区;静安、长宁、松江等区达标情况较好;从街镇来看,崇明各街镇、长宁的程家桥街道、虹桥街道、青浦区的重固镇等,全市有近50个街镇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达标街镇创建工作。

02

分类收运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从分类收运环节来看,全市到11月底,全市已配置湿垃圾专用车约650辆、干垃圾专用车约3000辆、有害垃圾专用车15辆,与去年相比,湿垃圾专用车增加了约200辆、干垃圾车辆减少了约200辆,有害垃圾车增加了15辆,既满足了全市当前分类运输的需求,更体现了垃圾分类的成效,湿垃圾的增量与干垃圾减量的明显对比。全市还完成了“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建设约3000个,全市两网融合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为相关服务区域居民的可回收物交投提供了良好的便利,全市两网融合的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发展,形成了由11家企业参与的可回收物市场主体格局。

干垃圾清运车
湿垃圾清运车

03

末端设施建设持续加强

2018年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末端设施建设工作。其中,湿垃圾通过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方式,至“十三五”末形成7000吨/日处理能力,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要求。

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力争2021年前后形成2.8万吨/日以上焚烧处理能力。目前,已建成投运1.33万吨/日,2019年上半年达到1.93万吨/日。

02

全程分类保障体系推进情况

01

全城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氛围开始升温

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后,全市、各区、各街镇、各社区纷纷行动起来,并总结了几种促进垃圾分类显实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一是以长宁区古北华丽家族为代表的“党建引领、三驾马车”推动法;二是以长宁区上航新村为代表的“五定模式”工作法;三是以崇明区城桥镇为代表的“党建引领、在职党员双报到”社区工作法;四是以长宁区干休所为代表的部队小区“党建联建、双拥平台”工作法。

两网融合服务点

02

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效果逐步显现

近期,面向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已正式发布,并通过12场活动向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科普老师进行了系统培训,系统地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和现阶段有关垃圾分类理论知识普及到学校,便于科普老师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本和课外主题活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对于融入育人教育和从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03

立法推进过程正在凝聚社会共识

今年9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已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计划本月下旬三审,明年1月下旬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

下一步本市将根据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本市将全面提质增速,继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快末端设施建设,完善全程社会参与性监督,力争2019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全覆盖,并于2020年全面达标。

供稿:市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处

历史阅读即点即读

《》

《》

《》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