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 | 从多伦到张家口,走访中国北方的茶叶之路(下)

2018-12-11 11:35
上海

张琳

自宋辽时期契丹人和吴越人进行茶叶贸易时开始算起,至20世纪初日渐走向没落,张库大道一直被视为继丝绸之路之后最古老也最重要的中外贸易运销通道之一。

它的起点位于张家口北边距离长城只有三四公里的张家口堡,终于库仑(今乌兰巴托)。张家口堡的“茶马互市” 在明朝已深具规模,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因商务的需要,这条茶路进一步向北延伸至中俄边境(今俄蒙边境)的恰克图,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

在张库大道最繁荣的岁月里,各国银行竞相设点,晋商的大商号纷纷开设采办处,。但随着近现代铁路的发展,尤其是俄罗斯境内海参崴到莫斯科铁路修好后,从天津港运送茶叶至海参崴港再转由铁路运送至俄罗斯成为主流,传统人力、马匹、骆驼并用的运输方式被取代,商道最终沉寂。

今年夏天,我从京北上多伦,期间多次转乘大巴往南到达张家口堡,走了一条草原到中原王朝的线路,同时也完成了本次小环线的心愿——探访了张库大道上的两座商贸城。期间,没落的小城里能找到不少未加修饰的旧迹,荒颓的背后依稀可以窥见商道全胜时期的容貌。

张家口堡俄国洋行上的俄国双头鹰标志。本文图片均为 张琳 图

草原之南的长城博物馆

从张北往南,视野很快从草地切换成燕山的余脉。被驴友贴上“距离北京最近草原”标签的张家口,注定在历史上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地方,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下,历代帝王注重在这里修建长城,同时也作为族群边界的标识。张家口一带有战国至明代修筑的长城,总长有千余公里,所以在史学界,张家口的标签是“长城博物馆”。

一进入市区,大巴车拐了几个弯,陆续落了一些客,很快就开进了汽车站。张家口市区南北长东西窄,巧的是我下车的汽车客运站在城北,这里距离大境门很近,往北公交几站地就能到。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巧合,直到今日大境门仍是张家口市区北端的边界。大境门一带的长城是明朝时期修建的。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今北京)后,元顺帝逃往漠北,建立起北元。为了巩固边境防线,明朝在辽东至嘉峪关一线修建或补建起长城,大境门这一段长城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修建的。

当下可以看到后面楼房的大境门

随后的和平时期里,蒙古人与汉人的边境贸易开始出现。到了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王朝在大境门外的正沟、西沟一带河滩开办贡市,算是从官方上认可了张库大道。为了方便互市贸易,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明王朝在长城脚下修建来远堡,直接在长城墙体上开通了一个可供人和车辆通过的门,为西境门,人称小境门。但“高,人不能骑马,宽,只能二马并行”的小境门,不能满足张库大道日益增长的过境需求,于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又在小境门旁修筑了大境门,算是对张库大道这条商贸大道的全力支持。

我不是第一次去大境门。上一次去张家口是十多年前,大境门周边还很荒凉。当时公共交通也不方便,现在这里已经有好几条公交线了。大境门及周边段落的长城经过了完整的规划,长城可以登,票价也很亲民。附近又复建了互市边堡来远堡,所有的建筑十分规整,但少了些历史韵味。我曾经见过一张大境门的老照片,一支骆驼商队在大境门附近休整。这张发黄照片里的大境门,透过门洞,视野很长,能看到远处很多建筑。而今从门洞看过去,视线则被不远处拔地而起的商业楼盘挡住了。

大美玉商号门楼上精美的砖雕

张库大道的起点

大境门往南约数公里就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家口堡,这里给张库大道名字贡献了个“张”字。有人把张家口堡和平遥古城相提,这种说法的潜台词似乎是:平遥古城更胜一筹。在我心里,二者的地位恰好相反。作为张家口历史的起点,这个曾经的国际商业大都市有专属的英文名——kalgan,一个蒙古词汇,至今在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仍然使用。

张库大道上做生意的主要群体是晋商,现今山西已经开辟为景区的晋商大院,不少是在这条大道上起家的。他们发家后,在祖籍地上盖起了规模宏大的住宅。在张家口的晋商,分为榆次帮和祁县帮。榆次常万达在张家口堡设立了商号“大美玉”,旧址就在古堡西侧的一个小巷子里,门口有着精美的砖雕。常家是张库大道上首屈一指的晋商,生意一度做到了莫斯科。不止是商号,当时的张家口堡,还有晋商开办的票号、钱庄,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民国十二年以前,张家口的票号、钱庄达42家。张家口堡百余年的经营活动中,晋商始终掌握着这里的经济命脉。

全盛时期,张家口堡的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这个诱人的数字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当时的外资企业多达数十家,俄国立昌洋行旧址、德国地亚士洋行、俄国华丰成洋行、日本三菱洋行、日本三井洋行、美国德泰洋行纷纷入驻。这些洋行的旧址上,还能找出本国文化特色的痕迹,比如,俄国洋行有着双头鹰的标志,日本洋行的小门楼是典型的东洋建筑风格,里面铺着木地板。我随意走进一家洋行的旧址,门插大得出奇,我的小臂能够完全穿过门孔。张家口堡里的每一处微小的遗迹都层层叠加,用来展现更大的历史。

茶叶在这里近乎已经销声匿迹了

张库大道上最主要的货物是茶叶。晋商从南方收购上来茶叶,再加工后,经过张家口远销北方。北方也向张家口输入皮毛、银器等舶来品,于是在张家口堡产生了不少衍生行业:蒙古人穿靴,不大的张家口堡一带有靴铺八十家,前店后厂;俄国过来的粗糙银器,在张家口经过翻模后制成银元;驼队和车队由于长途运输的需要,制车修车行业,绳纺行业也曾一度兴旺……这些都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城镇才会出现的行当。

我试图在当下的张家堡去寻找洋行和票号以外的痕迹,但是发现就连曾经热销的茶叶都近乎绝迹。张家口堡的商业地位在二十世纪初迅速衰落,那时俄罗斯远东的铁路全线通车,茶叶通过海上直接将货物运抵海参崴,再转由火车,全程只需要20来天就能到达莫斯科,谁还会去牵着驼队,用数个月去走那条环境恶劣、道路崎岖的张库大道呢。

古堡深处的人家

或许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大风大浪都见过,或许是因为历史遗迹太惹人注目,时常有人探访。老住户对这里的探头探脑的到访者和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摄影师没有太多新奇感,不去避讳镜头,摄影师抓拍的时候,一些老大爷还能有意无意地让动作幅度更大一些、更夸张一点,还挺有镜头意识。我在一个旧址门口探头探脑,一个大爷力邀我一定要进去看看,一边用手比划着给我讲他小时候这个小四合院的细节是如何地凸现富贵,刚搬来的时候屋里的地面上还贴着瓷砖,“当年那可是讲究人家的东西呐!”。

淹没在一片商业区里的张家口堡入口处牌坊

只是当年如此富贵、讲究的地方,如今龟缩在一片商业区的后面,没有完整的城墙,所以与周边外围的商业区、甚至与棚户区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从一片在仿古建筑开麻辣烫、凉皮的小吃店往里走,就可以慢慢走入古堡人的生活。

在古堡的中心主干道上,有个打水的地方。下午四点多,或许是到了准备晚饭的时候,居民需要用水洗菜淘米,于是有不少人挑着担子出来打水,收费,一担五毛。在这一刻,我觉得这个古堡还是活着的,至少在用水吃水这一点上,还保留了过去的生活细节。

这种明清之感,越往古堡深处走,感触也就愈加强烈。古堡深处,有两个妇女在巷子里偶遇,其中一个说,“那个啥,我(妇女当时读音为ne,3声)用了下你的卡打了桶水”,另一个妇女则慷慨地说,“没事,用吧用吧”。

“没”字发音为mo,用了2声,这分明是山西的口音。我虽然不知道二人与晋商或山西有什么样的关联,但却很有感触。游览古堡、古镇这一类的景点,了解古今后,定位当下的坐标,张家口堡和多伦老城恰巧给予了这样一种时间之维的体验。大概历史上张库大道的商业风云已经不重要了,很多事情在慢慢渗透,直到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鲜活如初。

古堡内的住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