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 周碧初诞辰115周年:描绘欢乐,未失峥嵘

澎湃新闻记者 陆斯嘉
2018-12-11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1903-1995)先生诞辰115周年,一场“20世纪名家艺术系列——周碧初作品与文献展”正在上海举行,呈现出老一辈艺术家饱满的创作人生和笔下淋漓的生气。

展览期间,周碧初先生的家属、女婿朱庭桂接受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的专访,谈及了周先生绘画与生活的往事,包括他与画坛名家徐悲鸿、朱屺瞻、唐云等的交往,同时也介绍了文献梳理中的一些新发现。

时隔两年,又一次与周碧初先生的画作相对。2018年,是这位出生于福建、求学于巴黎、成就于上海的老画家诞辰115周年。

周碧初(1903-1995)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百年油画发展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执教过厦门艺专、国立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以及新华艺专,桃李四海。

周碧初(1903-1995)

入秋后的上海,当代艺术展览如秋叶般遍洒城市。那些影像、装置、抽象、科技艺术和商业展览不断赋予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越来越模糊了美术的边界。穿过一场场“感官盛宴”后,来到上海泓盛空间正在进行的“20世纪名家艺术系列——周碧初作品与文献展”,却有一种似是疏远却真实如昨的感觉。

久违的不仅是画中的“烟火气”、与岁月的彩色重逢,还有许多上海美术发展史上的纸本“古董”,如1939年抗战期间救亡宣传活动“五人联合油画展”(周碧初、朱屺瞻、陈抱一、钱鼎、宋钟沅 联合油画展览会)的珍贵海报原件、鲜少被充分挖掘却意义非凡的新华艺专相关史料、可以证明消失已久的周碧初画作的早期展览目录……这些都得益于周碧初先生的家属。原上海铁路分局副总工程师朱庭桂是周碧初的女婿,近些年来他将工科专业的归类分析法运用于整理美术史资源,为家人也为上海美术史增补了诸多空白。汇集众人努力,终于有了2016年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周碧初文献展以及此次展览。

文献展期间,朱庭桂接受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的专访,谈及了周先生绘画与生活的往事,包括他与画坛名家徐悲鸿、朱屺瞻、唐云等的交往,同时朱庭桂也介绍了文献梳理中的一些新发现。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认为,“文献”本身所涉及的不仅是艺术家的美术身份问题,而是更为宽阔地涉及到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问题。周碧初的很多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现象,实质上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术领域,触及到社会、文化与历史等相关现象,是保存与传承历史的关系。

令人略感遗憾的是,作为全面反映周碧初先生艺术历程的两次作品文献展以及相关文章资料,均极少涉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岁月,那辈有过留洋经历、引领中国西洋美术的老画家们似乎很少幸免于此。正如两次观看文献展给人留下的疑问,在那些永远明媚、欢愉、使人感到治愈的画作背后,似乎画家一生幸运,未曾遭逢过命运的锉磨。

在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先生《周碧初和他的画》一文尾声,似乎可以得见一丝答案:“有人曾把世界上的画家分别归入‘ 描写欢乐’与‘ 描写沉痛’两类。用这种最简单的分类方法看周碧初,他当然属于‘ 描写欢乐’的画家。但从我对周碧初其人其画的接触与理解,我又觉得在描写欢乐或者期望欢乐之外,在他身上还有一些难以名状的,沉重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说他并没有磨光峥嵘的棱角,并没有丧失仗义执言的骨气。但他的这些品质,似平并未得到外界充分的评价。想到这里,不能不慨叹知人论世之难无过于今日了。”

尽管如此,借由文献展览,透过“描写欢乐”的诚实绘图,依然可以共情于老一辈艺术家饱满的创作人生和笔下淋漓的生气。

对话 | 周碧初先生女婿朱庭桂

2016年,上海油雕院举办过一场周碧初文献回顾展,这次展览有哪些新的文献补充?

朱庭桂:周先生曾经先后出版过6本画册,但直到2016年,才在油雕院举办了第一次文献展。那次展览是我们整理文献的一个基础。周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孩子们生活在海外和国内其他城市,所以我就开始逐步地整理资料,起初资料也是很凌乱的,面对大量材料,我就考虑结合年代和区域来统计。

周先生早期作品,主要是1920年代留法期间和1931年回上海后直至1940年代的创作;其次是1949年至1959年旅居印尼时期的画作;1959年再次回国,整个上世纪60至80年代,就以不同地区的绘画作为分类,可以看到他绘画发展的道路。

周先生的作品主要以风景和静物为主,针对静物也做了梳理,大约有三四十幅。包括油雕院和这次展览,都是不断充实完善资料的过程。

配合这次文献展出版的《20世纪名家艺术系列——周碧初》中,有一个章节命名为“旧作”,这些作品却没有出现在展览中。

朱庭桂:刚才提到的周先生早期作品,现存的实物很少了。一个原因是,1931年回到上海后没有固定的地方存画,就将画作摆在新华艺专里,抗战期间都被烧毁了。其次,早年为了生活,也卖过作品。还有一类情况,部分作品的名字出现在文献资料中,但画作却下落不明。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上世纪30年代周先生到北京写生,期间见了黄宾虹和其他朋友,一待两三个月,回上海前他应朋友之邀在北京饭店办了一个展览,我们找到了当年画展的邀请函,报纸新闻,甚至20多幅参展作品的目录,但是实物却一件也没有发现,因此早期作品是比较缺乏的。

周碧初早期展览目录

还有一次,有一家拍卖公司提供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画出现在旧书封面上,并且标了作品名称《晚霞》,恰巧我曾经在某本杂志上读到过这幅作品的名称。像类似的发现,需要藏家进一步提供资料,这样就能够对失传的早期作品加以确认了。

相对来说,印尼时期的作品比较齐全,因为这十年是他生活安定、心情舒畅的十年,生活上也得到了朋友的资助和照顾,回国时带回来比较多作品,但统计时发现,其中一部分画名仍然未知。

有一次,我到印尼巴厘岛旅游,随身带着画的照片。我到了以后发现,当地的房屋、建筑、凉亭、妇女的头饰,都在画里见过,包括梯田、椰树林、火山、湖泊、海神庙……这些风景和画面一看就可以对起来了。当然有些无法亲眼见证的画面,还是笼统地称为“印尼风景”或“印尼山景”。

这次展出的一件油画《万紫千红》据说是周碧初先生耗时很久完成的,每一朵花还经过他亲手栽培。

朱庭桂:周先生喜欢花,在自家的阳台上有不少花卉。我父亲住在上海近郊,过去房子后面有一间花园,培育了月季以及各种品种的花。我每次回家,看到花开得好就剪下几朵带给岳父。虽然岳父也种花,但不比花园里培植的花开得好,所以你看到画面上的花朵都是盛开的。周先生觉得盛放的花代表着欣欣向荣,千变万化,是很好的意境,他就用了两三年,逐步地把这些花组合到画布上,画出了这张画。

周碧初,万紫千红,油画,1982年

前几天上海刚刚下了2018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我看到周先生也画过一幅《雪景》,画面的远景是过去的中苏友好大厦,现在的展览中心。现在你们还能看到画面中的景色吗?

朱庭桂:我们住在新闸路陕西路这里,现在画面中前景的部分还是和过去一样,但随着后来波特曼酒店和其他高楼起来,远景就看不到了。

周碧初,雪景,油画,1968年

周先生日常画画就在这间房子里吗,他的画室有多大?

朱庭桂:周先生家不算大的,尤其是大女儿结婚以后,他就在属于自己的20多平方米带餐厅的屋子里画画,所以你看到周先生没有尺幅很大的画。后来,我们把邻居的房子置换了,整个四层楼面都成为我们的家。为了存放周先生的画,我们专门定制了一个大橱,1.2米宽,从门口一直通到底,做了格子,一张张摆进去。周先生过世后,我们将他原先的卧室作为储藏室,存放作品与资料。

我看到这次展出的文献中,有一张明信片,是上海第一代水彩画家雷雨先生从美国寄给周先生的,写到他在美国的创作和展览。能够看出,老一辈艺术家的交往是真诚而淳朴的。能不能再回忆一些周碧初先生与艺坛故人的交往?

朱庭桂:在研究周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沪艺术活动时,我主要选取了新华艺专这个切口,包括新华艺专和新华艺专校友会两方面去寻找他艺术的轨迹。1926年成立的新华艺专,不只是单纯的图画类,还包含了绘画、版画、雕塑、音乐,甚至体育的综合性学校,因此周先生的交友也是多方面的。这次展出的文献之一,是陈抱一先生写的旧作《洋画运动过程略记》,其中非常详细地记录了这些艺术青年的交往,包括“五人画展”“默社”的往事。有一幅朱屺瞻赠送给周先生的国画,保留至今。

艺术评论家、画家邵洛羊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读书时有一次获得的奖励正好是周先生一幅油画。周先生回国以后,邵洛羊与他的交往更加密切了,当邵洛羊结婚时,还得到了周先生的油画《黄菊》,三朵黄色的菊花。再譬如创作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家瞿维,曾经是周先生的学生,他觉得周先生的美术课对自己的音乐也有很大启发。

再比如唐云先生,他们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画点画互相赠送,唐云画给周先生夫妇的牡丹还挂在家里。周先生和徐悲鸿、颜文梁、吴作人、刘开渠、雷雨、白蕉都很熟悉……说不完的。周先生在世时向福建老家捐赠了三批作品,给漳州博物馆以及平和周碧初艺术馆,加起来将近300幅,包括国画、油画,齐白石徐悲鸿等等名家作品都在里面。

张充仁为周碧初所作速写,1963年

周碧初先生始终强调艺术的民族性问题,看到这次展出的《陶马》,前景是一匹三彩马,背景是用油画画的中国山水,这让我们看到这位西画家很不同的一面。

朱庭桂:周先生其实也喜欢国画,人们只知道他是油画家,其实他也画了不少国画,这次的出版物里就有几十幅。这幅《陶马》的背景,就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周先生印尼回国前的大型展出,就展出了近50幅国画。

解放初期,有一些油画家因为这个绘画门类受到偏见就改画了国画,但周先生始终坚持油画创作,他强调要用中国画的因素渗入油画,要不断创新,这个概念在他后期创作中尤其明显。周先生曾经拜托徐悲鸿向齐白石请过一套册页,这套册页他一直仔细地留存着。

周碧初,陶马,油画,1962年

周碧初,新禧,油画,1966年

周碧初,公园景色,油画,1961年

周碧初,小三峡,油画,1984年

两年前,我完整地看周碧初作品时,感到他画里的明媚、阳光,用当代的语言,就是非常治愈,好像他从来不曾受过时代或命运的搓磨,但水天中老师的文章里似乎又暗示了一些从未被提及的过往。

朱庭桂:周先生是一位非常谦和的人,从不居功,对学生非常热情和友好。有一段时间,他确实创作会少一些,我记得他带回来一张裸体画,他在思想上认为不合适,就把这张画涂掉了;另外一张画毛主席在天安门大招手的作品,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可能觉得这张作品不是出于实物或者实景,而是对照片而作,不是他的创作风格,也涂掉了。

虽然说在“文革”当中也有一些不公正对待,但总体上说对他还是比较爱护的。有一回,周先生在下乡劳动时被农村小孩用竹竿刺伤了眼睛,组织就让他回家静养。周先生在80多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晚年送画回到家乡。周先生说,上海的美术资源丰富,乡下的资源少。后来我们发现,周先生的举动是给当地带去变化的,福建考美术的学生人数增加了。

透过周先生的画作,不仅能看到他有非常良好的心态,还能看到作为生活的艺术家、美食家的一方面。他画了不少鱼虫和食物题材。他本人烹饪手艺也不错吧?

朱庭桂:对,周先生在印尼和回国后,很喜欢烧菜,烧鸡啊,蹄膀啊,主要是福建菜为主。他烧菜有一种诀窍,用高汤比较多。福建人也喜欢吃鱼,螃蟹。他画螃蟹画了不少。后来年纪大了,我们帮他把蟹壳敲敲碎,或者把蟹黄剥下来给他。不管是在印尼还是上海,朋友都很喜欢来家里吃饭聊天。

展期: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及 2019年1月2日至1月22日。

地点:上海电信博物馆六楼 泓盛空间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