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在路上”:一个作家的“壮游”史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12-07 17:10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6日,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心厅”中,作家陈丹燕旅行人生中的新老朋友汇聚一堂。她14岁时教她认识世界的地理老师,借给她《堂·吉诃德》的初中好友,陪她走过意大利壮游之旅的朋友,多年来支持她旅行壮志的丈夫……

从小时候读书在心里种下“看世界”的梦想,到如今一步步去实现它,陈丹燕已经走遍了600多个城市。20多年来,她把在路上的经历写成《我的旅行哲学》《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令人着迷的岛屿》《捕梦之乡》《驰想日》《北纬78°》等12本旅行文学书。

12月6日,陈丹燕的第一个旅行展《陈丹燕在路上》在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心厅”开幕,她第一次总结自己多年来在路上的经历,“做这个展览,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个上海作家是怎么长成的,12本旅行书是怎么出来的。特别是,让比我小的人看到我们这代人是怎么成长的。”

“光的空间·心厅”

“世界与家乡,原来是个完美的圆环”

“这张照片选得太棒了!”开幕式前一小时,陈丹燕还在为展册和音频解说的CD套装签名。看到展览工作人员和澎湃新闻记者进门,她高兴地拿起套装,封底是一张她背身站在旧金山铁路博物馆里的旅行照,头顶一张横幅写着“GOLD MINE FOUND(发现金矿)”。

照片来自女儿结婚前的一次旅行。陈丹燕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就想到给即将在旧金山定居的女儿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去看对旧金山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华工。她找了研究这段历史的朋友,按照对方的建议设计了这条旅行线,并和丈夫陈保平亲自去走了一遍,从当年满是华工的“淘金热”所在地,到华工付出巨大贡献的太平洋铁路一路寻访,“希望女儿能在美国找到自己的根。”

寻找个人身份的“根”,寻找文学的“根”……陈丹燕的旅行从来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从7岁时捧读第一本文学著作,到30岁第一次出国旅行,她一次次出发,旅途与文学的道路相互交织,“世界与家乡,原来是个完美的圆环。”

这次在书店里的展览展览分为五个部分:漫长的引子——个人阅读史、意大利壮旅、陈丹燕在路上、漫游、一个作家的养成。从9月开始筹备,陈丹燕曾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但这3个月的准备过程最后带来了满满的回馈。她找到了自己7岁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海底两万里》,找到了当年听的短波英语澳大利亚空中英语教程录音,沙沙的杂音都一如当初。她请来了已经81岁的地理老师苏老师,这是陈丹燕初中最喜欢的老师,在她14岁时,在苏老师的课堂上,她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早在童年,阅读就在陈丹燕心里种下了看世界的种子。

陈丹燕在展览现场

带着一箱书“壮游意大利”

展览的旅行部分,主要呈现的是被陈丹燕称为“意大利壮游”的几次旅行。“The grand tour”这个词从1670年开始使用,特指16世纪以来欧洲的作家、艺术家在意大利的一条文艺复兴文化旅行线路,总长度约200多公里。400年里,蒙田、拜伦、雪莱、歌德、王尔德、司汤达、尼采、托马斯·曼等文化巨匠都曾走上这条旅行线路,在意大利寻找灵感和文化资源,他们一路留下了重要创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结束后,欧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旅行变得没那么神圣,格兰度停止了。直到2014年,意大利开始重启这一线路,艺术家们再次走上了这条文艺复兴线路。

2015年,陈丹燕成为首位官方邀请重走这条线路的中国作家,她带着一个装满26本文学作品的旅行箱,进行了自己的首次意大利壮游。这些作品的诞生都跟意大利有关,也是陈丹燕从小阅读的书,她想带着这些小时候认识世界的文学作品,回到作家写作之地重读,重新认识这些书,认识书中的故事。

2016年,意大利阿莱佐,意大利四百年壮旅珍物展

以这样的心态,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线。在那次“壮游”之前,陈丹燕已经去了4次意大利,之后,她带着书又去了3次。

在一次意大利之行中,陈丹燕寄寓在但丁写《神曲》的修道院里。修道院晚上8点断网关门。山门咔嗒合上,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好像重回中世纪。她坐在灯光下开始读《神曲》。

小时候陈丹燕初读《神曲》,最感动的是但丁和贝阿特丽切的爱情,觉得那是“最好的爱情”,后来她知道了《神曲》和但丁的世界观、宗教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以为以现在的阅历,在但丁写作之地重读这本书就可以看懂但丁的世界观,“但再看一遍,最感动我的依旧是《神曲》里的爱情。”佛罗伦萨一直不许但丁回去,陈丹燕跟着这位诗人的步伐,去了许多他流浪过的地方,至少3座城堡,都是他曾写作《神曲》的地方,走得越久,就越感受到但丁的孤寂,“他心里有很多流浪者的悲苦,比肩而立的爱情是他最好的排遣自己的出口。我开始觉得自己只读到爱情很浅薄,后来觉得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人们把《神曲》的世界观宗教观看得太重要了,其实但丁只是想表达求而不得的爱情。”

那个晚上,坐在但丁曾经写作的地方,陈丹燕感受到的不是他世界观宇宙观的伟大,而是“一个人心里一直怀着感情,支撑他完成伟大的著作”。

2018年,贝尔格莱德,在旅行中一个作家的书桌

一路上遇到许多感人的事

旅途上,除了阅读带来的对作品和自我内心的重新发现,当地人的热情和感人的事情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在利玛窦的故乡马切拉塔,当地大主教一见面就握住了陈丹燕的手,“你们才是利玛窦的家乡人,很高兴你们来了。” 马切拉塔是个小地方,不通铁路。利玛窦16岁就离开了意大利,在上海人到这里寻访利玛窦遗迹之前,当地人并不知道他在中国的事迹。

如今小城主教官邸旁立起了利玛窦像,塑像中的利玛窦形象是中国提供的。陈丹燕还在这里找到了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的照片,当年,利玛窦绘制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献给皇帝,如今保留在上海徐光启纪念馆。而很多中国人不知晓的是,他还绘制了另一幅中文版的世界地图,委托传教士带回意大利。如今这幅地图被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与保留在中国的那一幅相比,这幅地图磨损严重,在陈丹燕看来,这也许是这幅地图一路漂洋过海留下的旅途印记。

陈丹燕在马切拉塔找到了利玛窦当年学制图的课本,虽然利玛窦一生功绩不在意大利,这里却是他接受教育的地方,“没有当时的学习,他无法绘制地图。”她还去马切拉塔的一所学校听了一堂勾股定理,这是利玛窦在中国译介的《几何原本》中的基础内容。现在中国老师大部分用电脑教学,但在那里,老师们依然用七巧板展示勾股定理,这勾起了陈丹燕的回忆,“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当地人的热情也成了她最美好的回忆。陈丹燕被安排住进当地一位英语老师的家里,因为这是当地英语讲得最好的人。陈丹燕和她彻夜聊马可·波罗,聊利玛窦。她甚至和当地人来了一场面食的“友好交流”,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山西传教士在案板上把面娴熟地甩得啪啪响,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好的旅行一次不能完成。”有了之前4次去意大利旅行的积累,陈丹燕才有底气开始携着书重走意大利壮游路线,如今她已经去了7次意大利,但还有两个想去的地方没有去。

一处是《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作者的故居,她想去哪那里学木匠,因为匹诺曹的父亲就是一个木匠,这一手艺和文艺复兴时期教堂装饰也很有关系。

另一处是那不勒斯,也是陈丹燕为自己意大利壮游定下的终点。这是欧洲最古老的翻译所所在地,当年,学者们就是在这里,把已经湮灭的古希腊文献从阿拉伯语重新翻译回拉丁语,开启了“文艺复兴”。陈丹燕一直想去哪里看看当年的古迹。

“旅途漫长,但我知道,陈丹燕在路上”

这么多年走在路上,写了12本旅行书,做了多次分享,陈丹燕的旅行经历常常被人羡慕。有次在电视台录完节目,旁边打灯的工作人员甚至说,想丢下手头工作立刻和她去旅行。即使现在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陈丹燕的旅途依旧会让读者感到新鲜和感动。

“这些旅行线路,普通人可以参考但要做好功课。”陈丹燕承认自己的路线虽然讲出来有趣,但也都很苦,一路上经常去的是旅行者不会涉足的小地方,没有星级酒店,甚至与世隔绝,不长期保持好奇心,很难坚持下去。

她还很想去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石刻画,米开朗琪罗的老师创办了这所美术学院。陈丹燕小时候看的欧洲小说都是石刻画插画。副院长问她想去学多久,陈丹燕说一礼拜到两礼拜,“副院长说,我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学生的,你什么都学不到。你要么就来3个月,要么就不要来。”虽然暂时没时间,但陈丹燕觉得,以后一定要找出3个月,去学石刻画。

旅行对一个作家意味着什么?是看作家在文字中构筑的世界,还是寻访自己的内心?在《陈丹燕在路上》展览开头,陈丹燕写下的自序也许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少年时代的我,有一个人生口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那是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安静春夜,沙沙作响的短波声里,我将去看一看那个由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作家用文字构筑起来的世界,作为自己人生的梦想。许多年后,我踏上寥落了一百年之久的意大利壮游旧地,在散落在亚平宁山脉各处的古书图书馆和旧修道院里,重读一箱子特地带去的少年时读过的书,方才意识到,已经很多年,我在路上了。跟着那些出色的小说,我一路踩在小说留下的足迹里,去认识这个世界和人心。长风万里,常常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蒙田散文的译者马振骋先生曾在我带着一箱子书前往意大利的时候,来为我送行。他祝愿我能像十六世纪前往意大利的蒙田那样去旅行。旅途漫长,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但我知道,陈丹燕在路上。”

2018年4月3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萨瓦流淌的方向》拍摄中,第一场,第五次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