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红颜知已之“釉”

2018-12-07 20:32
上海

中国的词汇真是优美至极,从单字“红”到词组“红颜”是一种推进,“红颜”一词,不单单是带着色泽,同时隐含着香气与味觉。

今天提到红颜一词,大多数人能联想到时“红颜知己”“冲冠一怒为红颜”,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女性化,与之相关的还有“红粉”、“红袖”,都代表着不同身份下的娇美的女子。

关于“红粉”“红颜”一类词组的由来,最早应与古时的化妆有关,《汉典》中解释为妇女化妆用的粉和胭脂。

“粉”字从“米”字,显然与米有关,有史料记载,最早的粉就是用米做的,它的做法通常是在白粉中添加了朱砂,用以增加脸部的红润。

胭脂和粉的做法不同,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它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是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因燕国所产得名。其原料是“红蓝花”或者“蜀葵花”“重绛”“紫茉莉”等植物。关于这点《古今中外注》有记载“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叶凝做胭脂,涂之作桃花妆”。由“桃花妆”可见胭脂之色也是为了求桃花之红颜。

中国人自古最钟爱两种颜色,黄与红。前者是尊严与高贵,后者是血性与活力。黄色隐藏入骨,红色则涌动在外。

在颜色的使用上,古代帝王对黄色的控制最为严苛,于是世代下来,红色的流传和运用更具普遍性,也最能代表中国,国际上常说“中国红”就是很好的证明。

瓷器史上红釉出现的较晚,但它是很重要的一支,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钧窑借助铜作为呈色剂在1300度高温还原反应下烧成了铜红釉,称为“钧红”,也有红中带紫的色调为“海棠红”。后来明代永乐时又有了“霁红”亦称“宝石红”,嘉靖时又以铁为呈色剂在氧化反应下烧出了“矾红”,到清代康熙后期又烧出了“朗窑红”除此以为外康熙一朝还有“豇豆红”和“胭脂红”。

钧窑天青釉玫瑰紫斑罐 金代

观复博物馆藏

霁红釉胆式瓶  清雍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朗窑红釉长颈瓶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矾红粉彩鱼藻纹折沿盘  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所有红釉中,很少被提起的是胭脂釉,也许是它的美太过阴柔。据文献记载,胭脂彩由荷兰人卡西亚所发明,约于清康熙21年(1682年)从西洋传入景德镇,所以又有“洋红”之称,在国外则给了“蔷薇红”之名,后雍正至光绪各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

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中记载当时岁例贡御的57种釉、彩瓷器中即有“西洋红色器皿”。

胭脂红釉均为官窑产品,呈色上借助于微量的金元素,属于800度左右烧造的低温有釉。从传世品看,雍正朝胭脂红釉瓷器造型有瓶、罐、盘、碗、杯、碟等,均胎体轻薄,玲珑俊秀,多数为内白釉,外胭脂红釉,极少数为内外均施胭脂红釉。

如果用瓷器的红之于女子,在所有的红釉中“胭脂红”最为合适,胭脂红不似霁红那般耀眼夺目,也不如朗窑红般的浓艳逼人,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名“胭脂红”。它又能根据色泽的深浅细分出“胭脂紫”“胭脂水”“淡粉”。

胭脂紫釉粉彩莱菔纹小盘  清雍正 

观复博物馆藏

胭脂釉胆瓶  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清雍正  粉红釉蒜头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爱玲当年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时从男人的视角概括对女人的论调,惊为天人: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个过分激烈的红,一个过于惨淡的白,也许文学创作中偏爱这些极端的冲击力,如若当年她与胡兰成过着普通夫妻的生活,有着所谓“现世安稳”,会不会借助“胭脂釉”来过度,写出不同角色女人不一样的色彩:

淡粉如豆蔻少女,淡雅,娇嫩、青春、明快,恰似红粉佳人之态

胭脂水如相伴之妻,柔和、温暖、靓丽、通达,不负红袖添香之名。

胭脂紫如相识之友,成熟、持重、神秘、魅力,一如红颜知已之韵。

作者:观复淡成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