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施|缺乏以人为本的细节,何以让使用者遵守交通规则

郭敏/杭州交通工程师 
2018-12-10 12:12

在日常交通出行中,总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比如,机动车随意变道、非机动车使用机动车道、行人不走人行道等。很大程度上,这是交通控制设施设置不当造成的。

现有交通技术体系欠缺“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但并未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需求、能力及出行特征,才“迫使”道路使用者不得不违反交通规则。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具体剖析:

“迫使”驾驶人随意变道的细节设计

在中国城市,频繁地随意变道似乎已成为一些驾驶人的习惯。一项全国性的统计显示,约有超过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随意变道引起的,其中大多是小刮擦,但也不乏车毁人亡的事故。对此,公共舆论更多是谴责驾驶人,却忽视了道路设计的专业思考。

在笔者看来,目前我们道路的通行规则及一些交通控制设施的细节问题,有“强迫”驾驶人重复随意变道,以至于形成条件反射的嫌疑。

情况一:车道展宽处标线缺失、交叉口处车道数不对等,令驾驶人不得不随意变道。

图1中的道路为国内常见的道路类型。驾驶人从东向西行驶需穿过交叉口,交叉口东面为两条直行车道,交叉口前车道展宽变为四条,其中三条为直行车道,一条为右转车道;通过交叉口向西,车道又恢复为两条。

图1.进出交叉口的车道渐变示例

图1中的交通控制方式,使车辆在由东向西通过交叉口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两次车道转换:第一次是到达交叉口前的“二变四”,第二次是通过交叉口后的“三变二”。但是,在“二变四”的转换点处,两车道的标线消失了十几米,随后突然出现了四车道标线。

可以看出,此处细节工作不到位,渐变段没有标线引导,路权不清晰,驾驶人只能靠猜测来判断,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小心翼翼的驾驶人,可能会在转换点位置尝试控制好车速,并对准车道变道;粗心大意的驾驶人,往往看哪里容易变道,就随意变道。某种意义上,这段缺失标线的道路为驾驶人养成随意变道的坏习惯提供了机会。

而通过交叉口后“三变二”的车道转换就更困难了。这次转换需要在交叉口内完成,也就是说,从东入口同时驶出的三辆车,需要在交叉口内挤进西出口的两个车道,即便是小心翼翼的驾驶人,也不得不直面其他车辆的争抢。

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令三车并行通过交叉口挤入两条车道,而车辆通过后,在两车道里或压线、或跨线的变道行驶难以避免。某种意义上,通过这一交叉口的每位驾驶人都需要两次随意变道。倘若常年在此经过,这种驾驶方式慢慢就会成为习惯。

情况二:左转车道设置在最右侧,易致驾驶人因走错车道而随意变道。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左转车道设在道路最右侧,虽然有很多理由支撑这样的设置,但对不熟悉当地道路环境的驾驶人来说,这种设置与日常驾驶习惯相差甚远,行车中突然遇到这类设置,往往会猝不及防,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遇到这种设置,有可能会走错路,然后不得不通过随意变道的方式来纠正。

图2.左转车道设置在最右侧

情况三:设置借道左转,驾驶人因转弯时间、空间不够而随意变道。

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对交叉口采取了一项创新措施,即图3中的交叉口入口处设置借道左转。类似的创新形式还有很多。这类设置会导致驾驶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和理解其中含义,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转弯。错过转弯后有可能绕行,或是随意变道、插队。

图3.交叉口入口的借道左转

以上三类交通控制细节反映出的问题不同,但其背后的技术思路是相同的——只要道路使用者认真、仔细、负责,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理解标识标线含义,并有能力按照要求规规矩矩地驾驶。

事实上,对道路进行精细化设计,首先应清楚道路究竟为谁设计。道路交通发展史已充分说明,道路使用者的能力有限以及部分道路使用者能力较弱等客观因素,促使车辆及道路相关新技术、新标准的产生,例如无障碍设计、为货车设置的长纵坡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

因此,交通控制的细节设计不能只考虑标准规范,应更多考虑需要被关怀的道路使用者。无论面临何种局面,合理的技术体系都应坚定不移地反映道路使用者的合理期望,并且要确保道路使用者有足够时间阅读、理解交通控制设施所传达的含义,以采取正确操作。

“迫使”行人、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道路设计

一些道路设计细节,不仅忽视了驾驶人,同样也忽视了行人和骑车人的权益。虽然大多城市道路都专门设置了人行道、自行车道,却没有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实际使用效果,只是保证了“有”,而非好用。

图4中,建筑物出入口或小巷路口的人行道断开了,自行车道上也存在阻挡措施。表面上看,这些措施是考虑共用交叉区域的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但乘坐轮椅的人无法使用这种断开的人行道,即使是正常人也宁愿在平坦的机动车道边缘行走;同样,在非机动车道设置的减速带,也会将非机动车“推向”机动车道。

图4.起起伏伏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类似这样的细节问题在城市里随处可见。这些对行人、非机动车不友好的细节设计,看似是因为现有相关标准规范倾向于优先保障机动车路权,但深入研究现有标准规范就会发现,目前的技术体系根本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的道路使用者共用、争用道路的问题。与其说目前的技术体系倾向于机动车,还不如说没有倾向性,因此只能由各地的道路建设者、设计者自行确定。

如何突破现有技术体系

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体系有没有对道路使用者进行思考?思考的结论是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现有的技术体系并没有充分讨论道路使用者、路权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本质,只是规定了如何“做”,而没有为什么这样做的相关推导,以至于工程师们面对新问题、新冲突时往往束手无策,而对老问题无动于衷。

例如,标准规范明确规定了道路的标准横断面,甚至详细规定了分隔带、人行道的宽度,但对单个行人站着需要多少宽度,走动、跑动需要多少进深,坐轮椅需要多少宽度,轮椅转圈需要的半径是多少等问题,既无讨论也没有给出解决路径。

可以看出,规范标准里过多强调道路标准横断面等,却淡化使用者及其特征的做法,致使相关从业人员在实践中更关注建筑用地红线而非道路使用者。这样的技术体系虽然解决了规范落地的实用性,但明显忽视了道路使用者的重要性。

符合标准规范经常成为从业人员面对冲突、责难的挡箭牌,而这样的挡箭牌并没有说服力。道路交通技术的核心是人,因此技术体系不仅要体现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征,还要有能保障其在道路上安全、公平和体面使用道路的原则和方法。忽视使用者、缺失路权概念的技术体系,难以适应各方需求,频频制造安全隐患。如果继续不区分使用者,不探讨各方权益,也就谈不上“以人为本”。

自1980年代以来,为满足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全球逐步发展出各种工程技术,如针对机动车的路侧净区和路侧设计理论,针对行人和社区需求的交通宁静区以及共享街道等。每个国家的工程师都应该了解使用者群体的变化,以及因经济发展或价值观改变而导致的出行者行为改变,及时研究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也要及时调整路上的标识、标线、信号灯。

将“以人为本”细化为切实可用的工具

转换技术思路是改变细节的关键。细节背后的问题,首先是思想的差别,再者是技术体系的问题。不改变思想,不花大力气发展源于新思想的技术体系,即便依葫芦画瓢学习发达城市的模样,也往往漏洞百出。整个技术体系的进化,才是细节改变的关键,需要时间、耐心、虚心和实事求是。

图5中的交叉口设计与图1相似,同样存在车道数由二变四、穿过交叉口进入两车道的情况,但图5道路上每一处转换点都有清晰的指示和平顺的连接,这样的设计使驾驶人能够轻松驾驶,有时间和能力注意其他意外情况,也可避免自己出现“意外”行为,如变道、刹车等。

实际上,图1和图5是两种思路的差别。一种认为驾驶人无所不能,或压根就没考虑驾驶人的能力,另一种则认为驾驶人的能力有限,需要给予时间保证。不同思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

图5在标线细节上的设置,有对右转车辆减速和排队的控制,也有对直行驾驶人的平顺引导。这些细节上的差别,虽然看上去只是思路上有些许不同,但在实践中却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

如果不考虑驾驶人的能力,或在实践中忽视驾驶人采取措施所需的足够空间和时间,都会让驾驶人做出不得不做的行为,导致违法或发生事故,久而久之,道路使用者就不再尊重道路规则,不再关注标识标线。如果道路使用者连标识、标线、信号灯都不重视,良好的交通秩序便无从谈起。规则的有效性要依赖规则的合理性,只有“以人为本”的规则才能形成井然的秩序。

图5.荷兰一处交叉口(经纬度 5°22'14.11"E 52°09'45.48"N,from Google Earth)

图6、图7是荷兰某个城市在支路、建筑物停车场出入口的处理方式。图6的支路在接入集散路时,也面临着与人行道的冲突,但冲突区域被设计为人行道,在颜色和高度上,都无缝衔接了人行道,让所有使用者都能轻松识别出人行道具备的优先权。同时,支路路面被抬高,并设计为接坡形式,令道路使用者一眼就能看明白此处需要让行。图7中停车场的接入类型与图6类似,只是增加了自行车道的顺接,表明了骑行者的优先权。

图6.荷兰城市的街道,支路接入的形式(经纬度 52° 9'10.31"N 5°22'49.10"E,from Google streetview )

图7.荷兰城市的街道,停车场接入的形式(经纬度 52° 9'11.87"N 5°23'2.22"E,from Google streetview )

在现有的技术体系里,“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停留在口号上,还远远不是可以实践的工具,更没有明确细节。

图8、图9是国内一些城市参考国外理念改造的街道。图8是改造过的交叉口,对于图中从上向下开过来打算右转的车辆,会先遇到人行横道,然后遇到交叉口内的合流,这是个多任务且视区持续变化的过程,且在合流完成前,右转驾驶人的正面视区里看不到下一个交叉口驶出来的车辆,而等到手忙脚乱的右转车辆驾驶人的视区转到可以看到下一个交叉口的车辆时,也许已来不及停住车,事故也就可能发生。

通过这一改造实例可以看出,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了解驾驶人是怎么开车的,在右转过程中视线是如何变化的,看得见什么,看不见什么,这都是需要明白的细节。停留在口号、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并非真的“以人为本”。

图8.国内一些城市参考国外理念改造的街道

图9中道路采用了发达国家缘石延伸的做法,为公交车贴近停靠提供便利。不过,这样的实践虽然看上去为驾驶人和公交车乘客提供了方便,但采用了稍微突出的缘石,既没有明显标识,前后也没有标线引导,公交车驾驶人能发现这个稍微突出的缘石吗?还是会因没有注意这个小小的变化而撞上缘石呢?路侧公交候车亭与上车点隔有一条自行车道,公交车来了,如果上公交车的乘客和骑行者都急匆匆赶路,会不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呢?

图9.国内一些城市参考国外理念改造的街道

在这两个实例中,公交车驾驶人和乘客、骑行者、右转的驾驶人、行人等都需要被关怀。只停留在口号上的“以人为本”,无法处理运输系统里不同人群的复杂需求。而形成能够支撑理念思想的技术体系需要时间,需要不留情面地争吵,需要自我反思、虚心学习和实践。

细节不仅牵连着思想、技术体系,也关系到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忽视细节的道路设计,会导致道路使用者无法遵守规则,最终不再信任规则,也致使规则的权威性被消磨,维持秩序的成本从而大大增加。每一次对细节的质疑或争吵,都是撬动陈旧技术体系的杠杆,那些曾经写入书本的技术内容,需要随着时代而更新。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交通言究社”)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