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老人一进馆就拿起手机狂拍,拍照近百张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陈斯斯
2018-12-05 21:2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8年12月5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刘和潮用手机拍照片。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12月5日,星期三,天气阴。

刘和潮踩着金黄色的落叶,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9点我就从南浦大桥附近的家里出来,专门坐公交车,来延安路看看金黄色的叶子,看着看着,就走到了这里。”这位75岁的老伯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他祖籍宁波宁海,如今随儿子一同生活在上海。

刘和潮说,自己是一名旅游和摄影爱好者,用手机边走边拍是他的一大爱好。上午10点左右,他一踏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就按捺不住,拿起手机开始拍摄,一连拍了近百张照片:从西方列强入侵,到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再到工人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8年12月5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刘和潮用手机拍照片。

“我想在建党100周年前,搜集这类图片,希望能用影像去记录党史,展示给我的朋友和亲友看。”刘和潮说,自己不是党员,但对党有着一份特殊的信仰,“年轻时候,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我的一份责任,现在我退休了,也希望我的儿子可以为祖国做些贡献。”

刘和潮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博士毕业后曾去美国纽约工作8年,他当时告诉大儿子:“叶落归根,要报效自己的祖国。”2013年大儿子回到了上海,在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我希望他能为祖国,为广大的患者研究出抗癌药。”刘和潮说。

而他的小儿子如今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他说:“无论各行各业,我都希望他们可以为党、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

与刘和潮一样,当日来参观学习的65岁老人刘应光,也对党保持着一份崇敬和信仰。他来自四川成都,1976年1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西藏当兵9年。

今天是他第八次来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2007年我和朋友第一次来这里参观,2009年我带着爱人和女儿、外孙来参观,之后基本每年我都会来这里看一看。”刘应光一边说着,一边请工作人员帮他与二楼展厅里展板上的毛泽东提词合照,提词的内容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活在当下,很难想象当时中国共产党创立新中国时的艰辛,他们要面对白色恐怖,也要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念,不害怕失败与挫折。”刘应光说,“不忘初心”这四个字促使着他来这里看一看,他也在这里的史料中学习党在面对困境时该怎么做,而自己遇到问题又该怎么做。

2018年12月5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刘应光拍照留念。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