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观察|在加利福尼亚州,感受中小学性教育

2018-12-07 12:04
美国

文|秋尘

编辑|薛雍乐

给家长的性教育讲座

“什么是性?”

大儿子六年级时,我参加了加州公立学校为家长组织的一次性教育讲座。讲座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了这个问题。

这位名叫爱娃的老师是一个30多岁的华人女子,衣着秀雅大方,讲起话来活泼亲切。她毕业于著名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的职业是性健康专家,还在旧金山大学心理学系兼课。年轻的她,看不出在性健康方面已有了八年的咨询工作经历。

台下的父母们看面孔都来自五湖四海。对于爱娃的问题,他们的答案也五花八门:接吻、触摸、交媾当然都是首选。到没有人再开口时,爱娃补充道:某些语言、表情、动作都可以划归为性行为;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在形体上的一句赞美,其实都在性的定义范围内,也属于学校性教育的内容。

她此言一出,我吃惊不小,但再想想却也可以接受。我小时候从没敢和父母提过这种话题,因为我敢保证,他们心里肯定会想:这小脑瓜里不知又想什么花花点子了,不务正业!

所以,当年我们在国内突然遭遇了有关性的尴尬之后,只好像贼一样偷偷去书店,面红耳赤地查看相关的书籍。我上大学时,还不知道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一次在宿舍熄灯后就此提问,大家都窃笑,却没有人回答。

而在加州这场针对六年级学生家长的讲座上,像我一样没有经过正规性教育的似乎也不在少数。与其说这是在告诉父母如何教孩子,不如说是给父母补课的。

“孩子们都不喜欢上我的课,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有关青春期发育和性方面的所有事情。”爱娃说,“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

她又接着说:即使孩子知道想问什么,他们也不愿问,一是不好意思,二是怕受到其他同学笑话。就因为这样,父母的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据调查,父母对性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对性的态度。

想到我的两个儿子,我不由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在查阅课本和资料、与其他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对美国式性教育有了更直观和多面的观察。

做个可以提问的家长

记得大儿子五年级的那个暑假,我曾带他去西安的半坡遗址参观,那里正好在举行少年性教育展览。在我认真回顾母系氏族的发展历史时,儿子却把性教育的内容一览无余。出来的时候,我问他感觉如何。他答说:“这些我以前就都知道了。”这回答真的吓了我一跳。

他接着说:“只是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然后他又不再开口了。我再三追问后,他才比划着问:“那些精子们是怎样进入到卵子里去的呢?”他问得自然,一点也不难为情。

虽然有点惊讶,但我意识到,如果此时我难为情的话,儿子就会立刻明白,他问了禁区里的问题,让我显出尴尬来。一旦他意识到这点,恐怕瞬间就会了然性的扭捏,甚至从此不再与我谈及此话题。在我看来,孩子的难为情其实都是跟父母学的。不是有一种说法,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吗?

爱娃在课上就特别强调:好的家长不仅允许孩子提问题,还鼓励孩子提问题,并且知道在关键的时刻进行耐心细致又充分的教育。对于性这种难以启齿的话题,更需要抓住关键时刻。比如在电视上看到有关接吻的内容时,有心的父母会抓住时机,向孩子提问并进行解答,比如:这两人为什么要接吻呢?

不过,父母们恐怕常常会碰到被孩子提问,却根本不知如何回答的情况。这时,爱娃建议家长上网,或者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查询。在美国,这种资讯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当地的社区图书馆也会有专门的书籍和资料,包括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学习的图文或影像。父母只要有心,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

对于不提问题的孩子,家长需要主动提问,因为不提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好的家长会倾听孩子,在孩子提问时听出弦外之音。比如,当女孩问,一般最晚来月经会是什么时候,她的弦外之音可能是:我现在还没来,是不是不正常?如果在交流中出现障碍,家长也有责任去打破沉默,也可以采用讲述同龄孩子的故事的办法引出话题。

爱娃提到的一些理念在我看来似乎有点超前,比如她说:好的家长会告诉孩子,性不是罪恶,是人的自然要求。父母在给孩子们讲性相关的知识时,不仅要讲科学,讲事实,而且要谈感觉,谈个人的亲身体验。仅此一点,我认为就不容易做到。谈爱情不难,但谈性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需要家长通达的理解和艺术的表达,不然,非但可能达不到效果,还会误导孩子的认知。

回答问题的出发点

那么,如果孩子真的来问你问题,父母该怎么回答呢?

爱娃建议父母可以从人类生殖和繁衍的过程为出发点来回答问题。这个角度可以帮助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自然又科学的基础。我的一位朋友木愉曾翻译过著名性学家蒙尼的一本著作,其中有关于性教育的一小部分,这里转载如下,供父母们参考:

“关于性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开始。先有一个小宝宝蛋(baby egg),这个小宝宝蛋没有壳,比铅笔画的一点还小。宝宝蛋从卵巢落下来,再通过一个管道降落到一个叫婴儿巢的地方。这个宝宝蛋只有加上来自父亲的精虫后才会变成一个娃娃。三亿多精虫小尾巴摇晃着赛跑似地游向宝宝蛋,最终只有一个是赢家!这个幸运的精虫所得到的奖励是进入宝宝蛋,并让宝宝蛋变成一个小婴儿。这个精虫的头钻入软软的宝宝蛋,而其尾巴在这时脱落。之后,受精的宝宝蛋开始往盆腔下方游去,并附之于子宫壁(又叫婴儿巢)上。宝宝的食品和空气都由妈妈的血液来提供,在宝宝腹部的肚脐眼上有一条与母亲相连的管道。宝宝渐渐长大,四肢开始出现、内脏器官形成,最后宝宝可以离开母亲了。婴儿从产道中挤压出来,头先钻出,双肩紧挨着身体一起挤出……”

讲这样的故事可能解决词汇的问题。对于复杂的生殖过程,很多父母最大的头痛莫过于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对孩子进行表述。一旦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和父母就可以更方便地交换知识。在早期儿童期,也应注意让孩子理解,在什么场合和什么时候谈及性的生理学。把性的话题限定在家中和医院,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免去了有客人在场或与邻居闲聊时提及此类话题所引起的尴尬。

孩子的有些问题肯定也有和生殖联系不够紧密的,比如,如果孩子说:“我的朋友喜欢一个女孩,他整天都想着那个女孩,整天谈的都是那个女孩,好像要和那个女孩约会呢。”父母通常都会一笑了之:情窦初开时对某位异性特别关注,这种事我们都有过,不过我们也知道,这往往只是一时之感,大多有花无果。只是,如果父母真的只一笑了之,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爱娃建议,更恰当的态度是父母现身说法,给孩子讲述当初自己情窦初开(英文叫crush)的故事,告诉孩子,这种感觉很正常,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人则很短,有些人甚至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没有必要笑话朋友,或者羡慕朋友,自己有了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卑或者有罪恶感。

父母定好了位,与孩子有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孩子碰到此类事情就不会无所适从,双方也有了一个互信的管道。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以前的性教育就一定会大见成效。

美国中小学的性教育

美国社会开放,大多不会实行一刀切的行事作风,这点从性教育上也能反映出来。虽然四、五年级时,学校就开设性生理教育课,但只要家长不同意(不必提供任何理由),孩子就可以免去上课。但到了六年级后,性教育就成为了必修课。起码在加州,此时学校已经不再需家长同意和批准,孩子们都要接受一次全面系统的性教育。

在加州的学校,四、五年级的性教育主要侧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及婴儿的形成和生产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为即将来临的身体变化做好心理准备,老师也会讲解相关的卫生常识。这些课程是男女生分开授课,所以孩子们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感到尴尬。

六年级的课程开始侧重于情绪和社会层面。伴随着生理变化,学生的情绪也会发生相应的波动,于是就被教导如何面对伤感、愤怒和自卑等典型的青春期情绪特征。如果得不到家长或学校老师的合理疏导和释放,孩子可能就会进入逆反期。其实,逆反期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处理好,还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增强亲密关系的一个契机。

孩子们也开始学习青春期引起的社会变化,侧重于交友技巧和对社会的认识。例如,如何交朋友,如何对朋友说“不”却仍能保持友情;怎样面对来自同学的各种压力;如何看待媒体中各种女明星的裸露照片和性感广告;如何保持个人空间又获得他人的尊重;性侵犯的基本概念、影响及处理方式等。

另外,六年纪的课程也开始谈到了性行为、性欲,以及性可以给人带来快感等核心内容。

如果说六年纪的性教育内容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和理性的层面,那么七年级则更侧重于帮助春心萌动的孩子们如何独立自主地对是否实施性行为做出自己的决定。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性功能,一般美国家长对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一致看法是:既不是坚决地不允许,又不希望孩子纵欲。这就需要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并能够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

因为侧重了性行为,自然也会涉及性传染病的部分,包括性病的类型、传播方式、如何预防等知识。这又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们性行为的潜在危险性。对于常用的防御工具和药物,课上老师都会做实物的介绍和讲解。

八年级则更注重节育(birth control)方面的内容。在美国,如果一个中学生怀孕了,通常可以做下面几种决定:第一种,留下孩子自己养,但通常需要母亲退学或者让家人抚养孩子;第二种,把孩子送出去;第三种,做人工流产(由于宗教原因,人流在有些州并不可行)。但无论哪种方法,怀孕和生育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都会很大,不仅在学业方面,也在精神方面。所以,如何防患于未然是性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八年级的性教育还会涉及到同性恋的主题。美国同性恋的公开人口十分可观,在旧金山市区的比例高达15.4%(盖洛普2015年统计)。这么大分布的同性恋人口,性教育不提及是不合理的。

虽然科学界对同性恋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我所了解的美国教育者对此的态度是:存在就需要正视,一个人的性别是由他/她自己来决定的,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一个人可在生理上是男性的,但心理上却可以是女性。因此,应该尊重人们不同的性别和性向选择。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八年级毕业生,对性的知识已经极为全面而具体。孩子不仅能对自己的生理发育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对性爱以及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都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和掌握。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性是人类正常的生理机能,性欲是人类正常的也是繁衍必须的身体需求,但这种机能如果随意行使,任意妄为,就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三思而后行。

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故事

参加了学校为家长开放的性教育讲座后,我竟然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老师提供的统计数据称,美国大部分的孩子在17-19岁之间发生第一次性生活。而有些孩子可能早至14、15岁。看来当孩子们已经准备好了,父母们却还都一无所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从台湾来的姓楚的母亲聊起了这个话题。说来也巧,我有两个儿子,她有两位千金。虽然我们的出发点多少有些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毕竟,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成熟起来。

楚妈妈告诉我说,她的小女儿才上三年级,一次小提琴比赛得了第一名,要去表演。一个比她大两三岁的男孩子在排练时送了一束玫瑰花给她。她不喜欢那男孩,不肯要,还躲着男孩。结果,她越躲,男孩越追着她,害得她没法练琴,于是,就当场大哭了起来。回家后,只叫着不要再去练琴。

回来后,楚妈妈对她说,那个男孩子喜欢她,并没有恶意。给她送花,她可以接受,谢谢男孩就好了。这样,男孩子就不会总是骚扰她。

可花要是收下来,男孩子会不会有什么误解呢?楚妈妈与丈夫便对女儿说,出去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尤其不要跟男孩子单独出去,父母来接晚了,也要在有人的地方等。其实,他们都认识这个男孩,后来找了他的父母,他父母也很通情达理。

对于女儿们在学校谈恋爱,楚妈妈也很坦然,觉得这早晚会发生。她说,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方式是压制,希望孩子尽量迟钝,直到上了大学甚至是大学毕业后才明白此事,再考虑找对象。其实,压制还不如交流。如果孩子愿意告诉父母自己有了喜欢的人,就说明他/她已经对家长很信任了,如果家长能予以理解、引导甚至帮助,事情通常就不会往负面方向发展。

她建议我说,如果你知道儿子有女朋友,可以让他把女孩子邀请到家里来玩,甚至带他们一起去看电影。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都知道家长不仅不反对他们交往,还安排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让他们共渡美好时光,这样孩子就不会胡思乱想,也不会偷偷摸摸跑到外面去。当然,除了认可,家长也要对他们提出要求,不能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学习,否则家长就会干预。

尽管比较开明,但楚妈妈对两个女儿还是非常小心,会把各种利害关系讲给她们听,通过周围人的经历或相关新闻报道,让她们明白,要为自己的前途负责。

或许因为较早就对性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对两个儿子的性教育(也可以称为是被教育,其实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基本也秉承了这个思路。大儿子在九年级的时候和游泳队里的一个女孩子正式建立恋爱关系,至今已经八年之久。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基本上采取若即若离的处理,如果觉得儿子情况尚可,就不管不问,如果发现儿子近来情绪苗头不对,就是旁敲侧击,或迂回或直言,直到问题显露出来,交流一番,点到为止。

小儿子在中学就开始谈朋友,但我竟浑然不觉,直到他和第三个女友分了手,因为情绪波动,对我抱怨时,我才知道。对此,我还跟他道过歉,并答应每晚给他20分钟的时间交流,他可以问我们任何问题。在这一天天的20分钟里,儿子了解了我们夫妇的恋爱史、在中国的家族史,和留学海外的移民史。

我还发现,往往儿子们碰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和他们绑定更亲密的关系的时候。每一次讨论,甚至是辩论,最终一起共度难关,都会让儿子们再一次体会到,他们的父母亦师亦友。而我们不仅有了两个善解人意的儿子,还多了两个亲密无间、无话不可谈的朋友。

在我看来,关于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美国学校的教育是理论性的,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而家庭的教育则多是感性的,更接近于现实和日常生活。家长需要在了解学校教学的内容之外,相应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感性世界。

孩子是我们这些父母的,我们必须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来,而不是把孩子完完全全地交给学校。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一个知性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培养他们成熟坦然地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和快速变化的世界。

作者简介:秋尘,原名陈俊,祖籍江苏南京,1987届南京大学学士,1991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硕士,2010届北师大文学博士。200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时差》、《九味归一》、《酒喝雪茄》、《青青子衿》,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当代》、《钟山》、《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华文学选刊》等。现供职于美国旧金山市政府,从事IT技术以及项目管理工作至今。

本文部分内容原载于作者个人网站,由北美文学家园(公众号:AACW2016)协助征集,经“镜相”栏目与作者修订补充。

图|视觉中国

“镜相”栏目首发独家稿件,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欢迎记录真实世界的个人命运、世情百态、时代群像。转载及投稿都请联系邮箱reflections@thepaper.cn。一经采用,稿费从优。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