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观察︱为解决城市内涝,曼谷把公园变成巨型“海绵”

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综合
2018-11-30 12:18
来源:澎湃新闻

曼谷正在下沉。

根据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估算,这座人口逾两千万的城市平均每年下降两厘米。和全世界所有滨海城市一样,这里还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泰国湾海平面平均每年升高4毫米。曼谷兰实大学气候变化和灾害研究中心曾预测,到本世纪末,这座“东方威尼斯”将被海水完全淹没。

如果说海平面上升是未到来的风险,水患的幽灵则从未远离过这座城市。曼谷横跨湄南河三角洲,曾经的农田和密集河网能够吸收雨季的降水。但由于快速城市化,农田被铲除、河网被填平,代之以现代化的建筑和路桥。根据经济学人绿色城市指数,曼谷的人均绿地面积只有3.3平方米,伦敦则有27平方米,新加坡是66。兰实大学气候变化和灾害研究中心主任Seri Suptharathit博士曾接受《卫报》采访,他表示这一数据已经“过期”,过去二十年,曼谷的绿地占比从40%下降到不到10%。

原本“多孔”结构被钢筋混凝土替代,这些都在加剧洪涝的风险。2011年的洪水被认为是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但此后,水患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仍在不断加剧。

为了改善这座城市的储水能力,一些大学已经率先尝试改变。

Landprocess是曼谷当地一间建筑事务所,近些年,他们陆续为几所大学提供设计。2017年3月,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公园所在地原本是大学的住宿区,改造后,11英亩(约合4.45公顷)的土地成为曼谷市中心一块巨大的城市绿地。Landprocess为它设计了一整套地下储水设施。

Kotchakorn Voraakhom是这间事务所的创始人,她在TED上介绍了这座公园的设计。他们将公园设计成三度角,受重力影响,降水自然流向地势最低处。降水经过一系列“组件”:绿色屋顶、湿地、滞留草坪和蓄水池。

公园最高点是西端的博物馆,10.5米高,屋顶是5220平方米的草地,可以容纳降水。多余的水分由屋顶溢出,流经有斜度的缓坡,这里是“雨水花园”,降水在此过滤,最终进入一处巨大的地下蓄水池。

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图片来源:Landprocess建筑事务所

这一整套的水处理系统就是一块巨大的人工海绵,根据计算,它可以容纳一百万加仑(约合454万公升)的水。这座公园还能为曼谷脆弱的排水系统以缓冲时间,等洪水高峰期过去,内涝已经排出,公园再将多余的水量排入公共污水系统。

在开放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这座公园表现良好。Voraakhom称,2017年曾有一场大雨持续了六个小时,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都被淹了,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还在持续吸纳降水。

这个泰国版的海绵城市设计有个官方的称谓,“猴腮”(monkey cheeks)计划,就像猴子在吃东西时腮帮可以过渡性地存储食物,人们可以用同样的逻辑解决过多的降水。它由泰国九世皇普密蓬·阿杜德生前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小水库和池塘,为防止雨季期间的洪水,并在旱季时提供灌溉水源。

Suptharathit博士认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洪设施大多依赖于功能单一的硬体建设,比如大坝或是运河,如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这类多功能的储水系统可以让曼谷恢复本来的“多孔”面貌。

百年公园之后,Landprocess事务所也收到了更多的邀请,目前,他们在为曼谷法政大学提供类似的设计,一个36英亩(约合14.56公顷)的公园将于2019年开放。

Voraakhom还创办了一间名为“多孔城市网络”(Porous City Network)的社会企业,致力于帮助受排水问题和水资源短缺困扰的东南亚城市进行自我修复。

最近,多孔城市网络正与曼谷政府合作,重建一条运河。但他们在合作中发现了更多问题,大多来自改造思路,曼谷政府想要把运河拓宽到33米,在两边建大坝。“但这是工程思维,会带来更多问题”,Voraakhom称,拆除既有的老旧设施,建设一套全新的系统,这是许多城市常见的“升级”思路。但在曼谷,低收入者通常就生活在这些区域,居住在运河沿岸,面对改造和升级,他们往往被迫搬离。

“有没有一种更弹性的改造方式,能够在既有的基础设施里植入一些新功能”,Voraakhom表示,这是他们正在研究的一个方向。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