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管子贯通丝路,上海音乐学院聚焦“丝路音乐文化”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8-11-30 09:25
来源:澎湃新闻

从两年前的“抱弹鲁特”到“复合簧管”,丝绸之路上类型化乐器的脉络,正在持续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下变得清晰。

“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展览现场

11月28日至12月2日,第25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专题研讨会“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一根管子贯通丝路”成为主题。这也是继2016年“丝绸之路上的抱弹鲁特”之后,ICTM再次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专题国际研讨会。

至少自公元前3000年起,复合簧管类乐器就在许多地方使用,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北非、东非、中东至欧亚大陆两端以及东南亚岛屿,都广泛存在。也因此,本次会议将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的20多名学者共同研讨,一方面延续了对陆上丝绸之路乐器多样性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并将丝路文明的辐射首次扩展到了非洲大陆。

同为一根管,背后却藏着不同地方的生存状态。如西方交响团里的双簧管、中国民间鼓吹乐中的唢呐、泰国宫廷音乐里使用的Pi Nai,都出自同一个家族。它们之所以定名“复合簧”而非“双簧”,是因为来自于泰国的唢呐,如Pi Nai、Pi Chawa,都是由棕榈叶制成的四片簧片共同震动发声。虽然出自同门,但身处草原、沙漠、绿洲、水路等不同生态环境,经历地理迁徙与历史洗礼,它们各自都有值得追溯的深度。

“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展览现场

正因此,专家和学者可以结合历史文献、图像学、生活实践去按图索骥,从中发掘蕴藏在小小簧片背后,关乎人类生存、生活、迁徙、流变的故事。比如,中国的吹打乐和笙管乐,就融合了西域的唢呐、管子与本土乐器笙,笙与管的组合,笙与唢呐的组合,都意味着文化上的接受和包容。

此次研讨,将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复合簧管乐器的“活”的音乐现场为取向,聚焦筚篥、管子、唢呐、Surnay、Sorna、zurna、zomari、mizmār、Serunai等复合簧管类乐器,追踪它们的历史或特征。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表演者,将带来22场主题发言、1场专题音乐会、1场工作坊以及“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小型展览。

在主题发言中,既包括中国学者对地方唢呐乐种的研究,也包括意大利学者对米兰华人社区中唢呐的思考,既涉及亚欧大陆各文明复合簧类乐器不同的风格与演奏技巧,也将探讨不同语境中此类乐器的美学含义与文化属性。

本次学术活动的另一亮点,是唢呐艺术家刘英教授、亚欧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教授担任总策划的“一根管子贯通丝路——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专场音乐会”。11月30日晚在贺绿汀音乐厅,来自辽宁复州鼓乐、新疆鼓吹乐的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领衔的乐社,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演奏者将云集一堂,共奏华章。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