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任务|设立科创板,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虎添翼”

澎湃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2018-11-12 18:5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把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完成好?我们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评述。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这一重要决定的宣布,迅速引起海内外资本市场密切关注。科创板的建立,不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也对正在积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产生了巨大鼓舞。

建立科创板,是中央为了更好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光荣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经济转型,期待建立起以内需增长为引擎的新的经济结构,以推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各种科技含量高、富有时代气息的更新迭代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国际市场出现的各种变化,更需要我国加强自主科技创新,以抵御来自外部的挑战。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都市,近几年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并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前不久上海召开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显示出上海在AI赋能上已经建立了领先一步的优势。在这一背景下,科创板落地上海,对于正在努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它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为上海和全国的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出现以后,不断出现的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全球范围内新经济迅速成长的主要动力,全球经济生态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科创板,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和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之下,我国诞生了很多科创企业。建立科创板,可以帮助它们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不仅为其开辟出资金融通的通道,而且也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激励作用。科创板的建立,可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出一批核心技术能力优、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导向之下,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可以产生更好的选择,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优秀的科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科创板作为我国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率先使用注册制,这保证了科创板从降生伊始就站到了较高的起点上。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由于2015年股市的剧烈震荡而被迫推迟。科创板决定采用注册制,这表明了中央对于建立高起点、高质量科创板的决心和信心。在注册制之下,政府对于上市企业的挑选和审核不再起决定性作用,可以使进入科创板的企业更好地接受市场的检验,有助于真正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脱颖而出。

当然,注册制改革不等于完全放弃市场管理,科创板也要建立起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在受理、审核、注册、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都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真实全面,更加注重上市公司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更加注重投资者权益保护。与此同时,注册制试点也给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在科技创新成为市场主流以后,不排除一些企业会假冒科创之名上市圈钱,欺诈投资者。对于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需要主动出击,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

科创板需要制度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对科创投资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比如,我国不少风险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曾采用“同股不同权”的股权设计,这成为它们在A股上市的一个制度障碍,以致不少企业不得不到国外上市,导致上市资源的流失。今年,香港证交所已经对此进行了改革,促成“独角兽”企业在港上市成功,而内地由于制度限制,只能推出CDR制度来让这些企业变通上市。科创板建立以后,应该像境外同类市场一样,对“同股不同权”公司打开上市大门,从而使科创板发挥出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独特作用。

科创板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它自身也需要积极进行创新,才能有发展前途,并为主板和其他各板探索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只有用积极的制度创新,才能化解科创板可能出现的风险,让科创板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市场活力。(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