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这一年①|这条路不长,却承载了无数坚定的脚步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邹娟 实习生 吴娅
2018-11-01 08:30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回首这一年。拍摄、剪辑:澎湃新闻记者 王国庆 实习生 周娉(01:16)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0月31日,晴,星期三。

10月最后一天的上海,站在兴业路斑驳的树影下,时间稍长,身上有点微凉。20岁的乐瑶往马路对面挪了挪步子,一到阳光底下,身子马上暖和。

“我在等同伴,她说3分钟到。”说这话的时候,乐瑶笑着回头看了一眼。在她身后,是兴业路106号的乌漆大门。她并不知道,去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就是从这扇大门进入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启他们的瞻仰之行。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2018年8月1日,退伍军人来一大会址参观,在门前合影留念。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实习生 张曦今 资料图

在兴业路下车后,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步行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曾3次来到这里。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首先瞻仰了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这个房间按照当年会议场景复原布置。总共只有18平方米的房间布局紧凑,复原摆设上桌椅茶具后,整个房间,只剩一条一人可自由通过的走道。

不过,2017年10月31日的参观,习近平站在这久久凝视,并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2018年10月31日,50岁的党员郭栋从吉林远道而来,并在原址外的电子留言板上写上:“第一次来这里,终于看到了共产党的家园,值得。”

在展区前,志愿者给参观者做讲解。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从一大会议原址出来,逆人群而行,便来到纪念馆大厅。从群像浮雕开始,顺时针上到二楼,是展厅的主体部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在这里瞻仰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参观《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

“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陈列大量实物和图片,有的还有雕塑和沙盘。这一天,东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部乘务六部的34名新进员工分成4组,手上各拿一张答题卡,边听讲解,边寻找试题的答案。

六部总经理吴文华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一行瞻仰一大会址,给了他们公司思政工作莫大启示。从去年开始,公司所有新进员工入职前来一大会址纪念馆学习,成为了必修课。

东方航空公司新员工在展馆参观学习。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政治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引。”吴文华说,这一年,客舱部所有党员,都来学习过很多次。而刚入职的年轻人,想学的东西很多,让他们了解先人的贡献,同时公司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兴趣,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按照常规路线,整个展厅的参观,以二楼一个题为《追梦》的视频短片结束。不过,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参观完后,回到一楼纪念馆宣誓厅。面对党旗,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2018年7月27日,64岁的一大会址志愿者梁韵指导参观者在党旗前宣誓。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资料图

如今,这个位于观众入口处的宣誓大厅,成为一大会址纪念馆最显眼的地方。

在习近平总书记一行瞻仰一大会址之后的这一年,纪念馆每天的客流量,从四千人,不断刷新,高峰时,甚至达到七八千人。大客流,也成为这一年来一大会址的常态。

今年8月25日,47岁的河南郑州党员刘凯,成为一大会址建馆66年来,首个年度第100万名游客。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刘凯也在党的诞生地重温入党誓词。

“就像总书记说的,宣誓词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我们党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重温入党誓词,就是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刘凯说道。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