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院士为港珠澳大桥奔走于工地和会议室,他叫孙钧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8-10-26 07:42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2月,93岁的孙钧拄着拐杖,站在港珠澳大桥东岛非通航孔桥的桥面上,眺望着大屿山与伶仃洋。

为了港珠澳大桥,这位老人过去一年前后出差30多次。作为交通部指定的港珠澳大桥技术顾问,最近的五六年,孙钧都扑在了港珠澳大桥上。

在成为港珠澳大桥的技术顾问前,他曾参与过很多“超级工程”,包括青藏公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洋山深水港、长江隧桥。“我这一辈子,经手的大项目大概就是这些。不是我有什么能耐,大概是我资格比较老吧。”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孙钧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港珠澳大桥技术顾问孙钧。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作为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为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隧道深埋在外海海底,它的长度和埋置深度都达到世界最长、最深规模。由于这项“超级工程”涉及很多全新的技术,其蕴含的巨大工程难度都是过去不曾遇过的。

93岁的孙钧为港珠澳大桥解决了不少难题。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频繁往来于上海和珠海,奔走于工地和会议室,前后参加各类技术风险评估会、咨询会达三四十次。在孙钧的工作议程上,2017年最后一个学术会议是有关于港珠澳大桥桥梁美学的。

港珠澳大桥跨海段长度22.9公里,海底隧道长达5.9公里,有2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这两个人工岛如何规划,人工岛的景色如何与海景协调,吸引更多香港同胞到这里来旅游,全桥景色怎么设计更好,这些都是桥梁美学关注的问题。” 孙钧说。

孙钧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9届校友、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伴随着土木系调至同济大学,直到1986年,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开始恢复建设。长期以来,孙钧从事高校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进行了地下结构理论研究,对发展地下结构流变力学、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学科有重大贡献。

上海交大的其他学子也活跃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

上海交大船建学院船海系1998届校友程志虎是港珠澳大桥总监理工程师。2012年2月,他辞去了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总经理职务,远赴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履行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把技术与管理专长融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交通建设事业中去。

还有一支年轻的队伍投身于港珠澳桥隧工程。

上海交大船建学院海洋工程团队研究员李欣、肖龙飞、田新亮从2011年-2016年间参与港珠澳项目岛隧工程项目,完成3个在隧道段沉管安装过程进行的受力分析及动力响应数值仿真项目,对沉管浮运和沉放全过程进行了数值建模分析。同时,计算分析了沉管安装深槽区域特殊波浪与流载荷的影响,分析各种不利荷载作用下沉管管节、沉放驳、系泊缆系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应用在多个沉管关节的预应力结构设计、接头剪力键的参数选取、沉管沉放过程的吊缆力、负浮力及作业窗口的选取。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