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 | 走进黄河岸边,沙梁之下的美丽乡村——郝家窑

2018-10-19 20:11
内蒙古

曾经这里偏远贫困

村里壮劳力几乎都进城打工

如今这里

成为美丽、富裕的休闲旅游胜地

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称

这里就是

依山梁、临神泉、傍黄河

富裕文明的美丽乡村

郝家窑村

10月18日10时30分至12时30分,由人民视频联合13家直播平台带来的“看美丽乡村庆改革开放”大型直播活动来到了弯弯里的美丽乡村:郝家窑村!(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最美风景就在这里没错了!

相传此村始建于乾隆年间

郝氏兄弟自山西走西口至此

见黄河岸畔水土丰腴、草木欣荣

遂择地开垦,以农耕渔猎为生

每逢秋末

即将所得钱粮乘小舟运抵山西老家

日渐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现已繁衍至百户

如今,郝家窑以黄河鲤鱼、葡萄、辣椒

而远近闻名

当地农家乐更是锦上添花

村民亦收入颇丰

这里的农副产品物美价廉

这里的居民朴实而热情

这里的村舍院落

给人一种清新、舒适、整洁的美感

醉了!醉了!太好吃啦!

郝家窑村的美食不容错过!

全村农家乐已发展至39家

直接受益农户200多户

年收入1000多万元

每家每户都有特色菜肴

比如

金黄酥透的炸糕

香气四溢的粉汤

新鲜营养美味的炖鱼

还能现场直击

捕鱼—宰杀—炖鱼—出锅

及其它农家饭菜现场烹饪

真是想想就口水直流

绿色发展成就美丽村庄

这里有沟梁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

水土丰腴、草木欣荣

2000亩温棚采摘园

1000亩苗木繁育示范区

100亩经济果木基地

1400平方米黄河观景台

6000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

黄河梦幻水世界

观光生态园

……

到底是怎样的一方水土

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村落呢?

原来

▼▼▼▼

郝家窑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处呼和浩特市西南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

托克托县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河口管委会,15个社区、120个村,建有1个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托克托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基地——云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黄河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嘉和煤炭物流综合区。居住着蒙、汉、回、满等32个民族,总人口20.3万。

托克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县内有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的新石器人类遗址。公元前390年,赵武侯筑云中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并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云中郡成为秦三十六郡之一。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筑东胜卫城,现为我国夯土板筑古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池。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阿拉坦汗义子“妥妥”驻牧东胜卫城,“托克托”由此得名。

托克托县在工业、农牧业、服务业、城镇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8.2%。2017年,我县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40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54位,比上年分别提升3位和1位,并以全区第一位次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郝家窑村是如何从贫穷到致富,全村人脱贫奔小康的?又怎样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蓝图?

心齐了劲足了景美了兜鼓了

黄河岸边,沙梁之下,郝家窑村傍水依山,亲历着数百年来的自我变迁,窑屋已是曾经,泥泞黄沙也已过去,冬去春来,坡上披着绿,草儿散着香,屋里屋外漫着农家味,老百姓的面容沁着新生活带来的满足与自信,不再是黄黑交错、沟沟壑壑。发展是主题,绿色则是发展的根基,守着绿色,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则来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清光绪年间,郝氏兄弟两人,由山西河曲迁至黄河北岸的山梁之下,筑窑为屋,后以姓氏命名为郝家窑村。村庄至今,总人口达到1080人,常住人口756人。以农业为生的村民,世代靠天吃饭。黄河水落,河滩地现,水涨则地少粮不足。开垦房前屋后荒坡,种植葡萄、林果,挖些池塘养些鱼,过着朴实的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内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村民们的愿望简单,打工挣钱存些积蓄,在县城内买处院子,离开这个偏远穷困的小山村。

或许能够让少部分村民留下来坚守的,仅仅是一份没有希望的无奈。

那么,郝家窑村美丽乡村是怎样建设发展的?

1.引领示范,凝聚共识,为绿色发展铺平道路。

2010年以来,村支部开辟党员示范田、鼓励大户合作组建葡萄、鲤鱼、蔬菜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议和帮助有能力者开办农家乐,通过示范来激发村民干事的愿望和创业的激情,榜样起了关键作用,村民个个蓄势待发。随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神泉旅游区的兴建发展,黄河湿地党委借势协调资金为村内打机电井,硬化通梁、通沟、通户道路,洗挖标准鱼池,免费为村民统一架设葡萄架、栽立网围栏,铺就了坚实地绿色发展道路。

村民越办越有经验,越干越有思路。葡萄采摘园、休闲钓场、特色农家乐、特色种养殖厂纷纷兴办,形成了一条以葡萄采摘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带,使得特色农业发展与旅游服务业发展互融互促。
郝家窑诱人的黄河炖鱼、满梁的果香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然景致,吸引着四方游客,村民们充分享受着“绿色银行”的回馈。2016年,郝家窑村接待游客26.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500余万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了2.5万元。

2.借势发力,夯实基础,打造老百姓安居环境。

由于村内关键少数的带动,郝家窑村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村“两委”换届,这些能人顺应民意,顺利进入了班子。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民主议事,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使村级组织民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村“两委”班子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照培育特色、体现功能、超前规划的工作思路,带领全体村民建设着自己的美丽乡村。村民们自愿为建设让利、让路,建设的力度和步伐明显加大。

2015年以来,充分考虑与村庄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的衔接,委托市规划局对村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规划,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整体推进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危旧房改造建设、农村环境整治、葡萄采摘、农业观光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等项目,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改善,村内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提高。

3.聚焦产业,提升品质,创建老百姓乐业平台。

绿色产业的发展,单打独斗经营模式制约着旅游产业品质的升级和品牌的树立。本着旅游做大、特色做强的思路,郝家窑村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梁上引进黄河梦幻水世界、观光生态园建设项目以及绿博园建设项目,并建设了2000亩温棚采摘示范区、1000亩的苗木繁育示范区和100亩经济果木基地,改造了1400平方米黄河观景台,新建占地6000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建设了一座容纳150吨现代化葡萄气调鲜储库。借助黄河湿地辖区神泉旅游景区、瑞沃酒庄等旅游基地,打出了一套郝家窑村农俗旅游产业发展的组合拳,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为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扩大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老百姓创业致富搭建了更高平台。

同时,村支部组织辖区76家农家乐组建成立了旅游餐饮协会,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创新经营,对进一步提升旅游餐饮服务品质将发挥重要作用。
郝家窑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蓝图已绘就,村“两委”正带领着全体村民向美好的社会主义小康生活迈进。
直播小结

乡村振兴@郝家窑村

10月18日,由人民视频联合13家直播平台带来的“看美丽乡村庆改革开放”大型直播活动来到了弯弯里的美丽乡村:郝家窑村!

整场直播120分钟,各平台观看热度持续高涨。其中,人民网直播截止到18时观看人数达到147万人次。
斗鱼直播最高热度达到23万,累计观看人数达到56万;
一直播同时最高观看人数达到3.7万人,累计观看49.5万人。
本次直播活动中,主播们首先向网友们介绍了村委会,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民主议事,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按照县委、县政府“两区一带一镇”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

接着去到了民俗馆这个记录郝家窑村史发展历程,展现发展历程中农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地方,并登上观景台,俯瞰黄河、郝家窑村,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郝家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来到农家乐体验了炖鱼(包括捕鱼——宰杀——炖鱼——出锅)、炸糕、粉汤及其它农家饭菜现场烹饪与品尝。整个活动直播间互动活跃,真正让网友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建设的成果和郝家窑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独特魅力。

快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观看人民网直播回放吧

来源:人民网斗鱼直播一直播活力内蒙古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