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有些理想主义,但胜在真诚

Erma冯
2018-10-16 13:54
来源:澎湃新闻

尽管国内电影市场在“十一”黄金周后降温明显,印度引进电影《嗝嗝老师》还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该片10月12日上映首日的排片率为11.9%,逊色于另一部美国引进电影《超能泰坦》,首周末票房却有近3000万元,远远领先于排片率上先发制人的后者。观众再一次为印度电影买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也再次证明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观影市场不容小觑,也是有待国内电影工作者继续开发的富矿。

《嗝嗝老师》海报

《嗝嗝老师》的剧情架构,让观众联想到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也让观众联想到8月底上映、由甄子丹主演的《大师兄》。三部影片的叙事主线相似,都是一个不怎么循规蹈矩的“麻辣教师”,教化一群调皮捣蛋学生的故事。《放牛班的春天》找到的师生沟通之道,是合唱团;《大师兄》依靠教师陈侠的一身拳脚功夫,“镇服”学生;《嗝嗝老师》则是靠“嗝嗝老师”奈娜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三部影片在打造教师角色时所设定的教师人格魅力,尽管各有不同,但都能做到鲜明生动。《嗝嗝老师》里的奈娜,因为其身患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的角色设定,因此有更多在小动作上和体态上的设计,也让观众对角色更加印象深刻。

《嗝嗝老师》剧照

抽动秽语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病人不自主的动作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奈娜发病时,喉部“嗝嗝”作响,因此得到了“嗝嗝老师”的绰号。出于影视叙事的需要,影片里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特征的展现,并未严格遵循现实中的病理表现。随着影片的进展,奈娜发病的镜头大幅减少,是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里奈娜和学生们的相处上,而不是如同看怪物一般看奈娜“出洋相”。

与另一部反映印度教育问题的电影《起跑线》相比,《嗝嗝老师》对现实的批判力有所不及。影片尽管也以远景镜头,扫视摩天大楼下的贫民窟,又安排奈娜家访的一小段戏,揭露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电影的叙事主场,仍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从这点而言,《嗝嗝老师》甚至不及《大师兄》:《大师兄》至少尝试将香港社会的诸多弊病,做一次浮光掠影的概况呈现。《大师兄》有洞见问题的眼力,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嗝嗝老师》是传记片而非社会问题片,重心放在角色塑造上,格局虽小了些,执行起来更流畅。

电影里的校园生活,对国内观众而言,多少有些陌生。《嗝嗝老师》与《大师兄》一样,都不能算是对现实教育制度的忠实还原,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奈娜尽管从事的是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更像是身兼班主任职责的全科教师。这与现代教育制度未免有些脱节,尤其是在以升学应试为主要目的之一的中学教育阶段,毕竟术业有专攻。电影里可以看出,奈娜教授的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相关学科。影片没有对9F班在人文学科上的上课情况予以呈现,大约是为了讲述故事的方便,也避免将情节分散掉。

电影里,奈娜带领学生做理化试验,以鸡蛋和篮球作为例子,讲授力学知识,是“好看”的情节设计,但真正从事中学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尚可,难以保证在有限时间里进行足够信息密度的知识传授。影片里的后进生,用不足四个月的时间,跻身优等生的行列,也不符合现实中的教育学规律,是强行鸡汤的戏剧化安排。

《嗝嗝老师》剧照

《嗝嗝老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负面角色。即使影片里总是与奈娜唱反调的优生班级教师,也不过是与奈娜教学理念不合而已。影片设计泄题事件这一情节,增添剧情的曲折程度,是商业电影惯用和管用的编剧手法,虽然让影片的可看性得到丰富,于现实指涉性,反而有所损耗。至于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台词“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也是太过理想主义,导致电影尽管对“嗝嗝老师”的形象塑造鲜明,学生群体就比较面目模糊,是标签化的角色。

理想主义的叙事策略,也是《嗝嗝老师》无法达到《放牛班的春天》同等艺术高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问题学生蒙丹一度有被感化向善的迹象,而最后还是屡教不改,一把火烧掉了校舍。近年来随着不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揭露,社会渐渐意识到校园并非世外桃源,而教育事业也不仅仅是教师群体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不切实际地拔高教育的神圣性,是强将对严峻社会问题的解决,寄望于教育一途。孔子三千门徒,贤者七十二,换算成现代教育术语,就是优秀率只有2.4%。《嗝嗝老师》没有回避影片里学生关于“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尖子生”的质问,而将答案指向“至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这一回答不能说有大的问题,多少还是有些不痛不痒。

《嗝嗝老师》剧照

教育题材的影片,始终回避不掉的另一个议题,在于观众是否应将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冀望在影片所塑造的优质教师个体身上。教育本质上是以人力资本作为最主要投入要素的服务行业,优质供给总是存在不足。近年来师生关系一直是国内关心的社会议题,且贯穿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嗝嗝老师》向观众展现了嗝嗝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对于学生的形塑作用,但没有回答、也没有办法回答如何批量“复制”嗝嗝老师的问题。电影为观众所展现的教学相长理想愿景,未免有些空中楼阁。

《嗝嗝老师》剧照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嗝嗝老师》这碗鸡汤,大概真正值得喝下去的,是“嗝嗝老师”奈娜面对自身疾病的乐观开朗态度。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持证残疾人口达3404万人之多,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约为2.5%。抽动秽语综合症患者当然不算残障人士,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比例可观的人群,是世俗眼光里的“非健全人士”。奈娜在求职路上,以及在与学生们相处的初期,遭到不少歧视和偏见,但仍能调整心态,为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奋斗和争取。这股子韧劲,无论对于“健全人士”还是“非健全人士”,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对于中国文艺工作者而言,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一直稀缺。上一部引起全社会广泛反响的教育题材影片,大概还要追溯到1991年的一部讲述小学班主任生平的影片《烛光里的微笑》。《烛光里的微笑》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既感人,又真实。当代文艺工作者,如有兴趣于教育题材影视作品的拍摄,不妨重温这部二十多年前的影片,找回初心。

1991年影片《烛光里的微笑》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