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生活之道,都蕴藏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之间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8-10-15 18:40
来源:澎湃新闻

毛衣、自行车,仿苏联样式的家具,1960年代的人造花、流苏花边,1980年代的大衣柜、搪瓷缸,这些家用器具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无印良品风、宜家风、极简风、北欧风等一股股潮流刮过,我们追逐着,却也渐渐发现最趁手的、用得最多的东西总是那几件,而总有几件“老物件”是即便再怎么显得不合时宜,也是舍不得丢弃的。

抛开神乎其神的“匠”“道”等精神附会,如果说中国的器物有什么题中之义,大抵就是趁手与实用了。比如因为我们两手合围直径约12厘米,中国人日用的饭碗直径不会超过12厘米,这个尺寸方便我们一只手端取。而筷子的长度则一般是一个成人手掌的一拃半,这个长度让人使用筷子时形成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

高一强

如果真要论中国日常器具的“道”,则需要深入发掘我们日常频繁使用、但总是忽略的每一个物品的成因,细致回顾和品味物品使用的情境是唤醒我们生活信心和趣味的重要手段。最近,设计师、“日用之道”创始人高一强出版了新书《日用之道》,书中就谈了诸多他理解的中国人的实用美学。

《日用之道》分为“以物抵心”“日用之器”“日用之道”“文化转徙”“看见设计”“日用之美”六个方面,记录和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

在当下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的時候,前人的生活之道、价值观,一直蕴藏在日用器物之间。看似普通的日用器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图式,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样式和秩序,也是构建我们个人生活和记忆的路径。

暖炉、竹伞、包袱、宋瓷,是传统的,钢笔、饭盒、毛衣、自行车,是现代的,但它们都是日用的,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日用之道》的第一部分就以图文形式记录下作者与物品之间或温暖、或有趣的故事。

高一强在《日用之道》中提出:“传统就隐藏在我们日用的器物之中,它不是一种纹样,也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种精神性的、早已沉淀在人内心深处的印记。好的设计一定是能唤醒人的某些记忆或者思考的,这并不意味着将中国红或是龙纹加入设计之中就是好设计。”

高一强谈到,他从认知学的角度,发现我们任何人对新事物的认知都是自己原有记忆和经验的再识别过程,“我们把设计抛开,把所有的理论抛开,你发现我们都是通过原有的记忆和经验来认知一个事物或者判断一个事物。要追溯我们的历史与文化,除了典籍的记载,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器物,应该是最好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了。器物的所有细节,默默记录下了生活事件的发生经过,很多时候,即使我们都很难准确地以日期记住所发生的事情了,但是看到器物,就能立刻唤起曾经的思绪和情感。器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发挥着作为物品的本分,心甘情愿地为我们使用、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显现出动人的价值。”

高一强谈道:“我们知道文化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它的物质层面,物质层面是器物。第二个层面是它的制度,其实就是制和度,这是物理层面,我们所说的这个器物的尺寸,它的整个空间尺度。最后一个面才是观念,这个观念体现这个器物或者这件事在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下的结果。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文化,一定要从最根本的地方进入,那是它的物质层面,我们所说的器物,这就是我在做日用之道根本的出发点。我希望通过设计考古,通过认知心理学,通过社会学和设计学,四个方向来思考中国人的一个文化,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