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超4%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逾三成症状会进入成年期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文龙鑫
2018-10-10 21:07
来源:澎湃新闻

2017年,中国患有“多动症”的学龄儿童超过420万。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1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当日,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张劲松在一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从幼儿到成人”讲座中呼吁,对于ADHD这类疾病应该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其患病群体治疗依靠的不仅仅是药物,还需要家长在科学的指导下,与医生、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等共同配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常见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调皮好动、冲动易怒等。

张劲松表示,多动症有诸多核心症状,即注意障碍、多动、冲动,分为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多动-冲动为主、混合型为主三种类型,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执行功能障碍。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常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保持持久、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粗心大意、心不在焉、丢三落四、易忘事等,这种障碍对个人的生活、家庭、学业、职业和社会交往产生广泛、终身的消极影响。

 张劲松认为,中国多动症患者数量多,很多成人就起病于儿童期,但是社会对它的认识还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治疗。

“ADHD并非只是儿童期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同挑战。”张劲松进一步表示,目前国际上ADHD儿童患病率大约为6%到9%,中国学龄儿童约为4.3%到5.8%。按照中国公布的2017年学龄儿童总数9779.2万,其中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大约有420.5万到567.2万人。同时,很多成人ADHD就起病于儿童期。研究显示,成人ADHD患病率约4%,30-50%的儿童ADHD症状会持续进入成年期。

引起“多动症”的病因是什么?张劲松说,根据目前的研究,造成该症状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在病因和外在因素,包括神经解剖和生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遗传因素内在病因和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外在因素。

张劲松表示,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需要长期的管理和干预,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综合干预,个体、家庭、社区等多种力量的干预。在临床诊治中,学龄前的患儿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如果儿童因躯体疾病等原因不能耐受药物,或是药物治疗疗效反应较差,也可以选择进行非药物治疗,比如行为管理、注意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

此外,由上海金杨中学学生赖炫烨发起的关爱注意力缺陷儿童的家庭互助项目,当日也在新华医院举行了启动仪式。该项目旨在家庭互助连接有相同境遇的家庭,由家长成为志愿者自发组织各类活动。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