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李树铭:大陆第一家保税区成长记

李树铭/口述 郭继、严亚南、许璇/采访整理
2018-09-30 12:4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上海,19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从负担沉重的全国“后卫”,一跃变“前锋”,实现大变样。浦东开发的高楼大厦背后,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开发的规划政策背后,开发开放的高速进展背后,有着怎样的大胆尝试、奋力进取的故事。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采访了部分上海改革开放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们讲述上海改革开放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该文将收录于即将出版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丛书中。

澎湃新闻 刘筝 图

口述:李树铭(1990年7月调至外高桥保税区工作,任开发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采访:郭继、严亚南、许璇

整理:许璇

时间:2018年8月22日

我到外高桥保税区之前是在上海港务局工作,任局长助理,和另外一个副局长分管港务局的生产和安全工作。1990年7月,局领导对我说,市里要召集各行各业开一些会,请大家谈谈对浦东开发的看法,你可以结合港务局的情况去谈一谈。后来我就到市委办公厅去开会,黄菊、黄奇帆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与会的十几个人一个一个谈。我联系港务局工作的实际,谈到了黄浦江两岸的装卸公司太过密集的问题,应该跳出黄浦江向长江岸线发展。会议总结的时候,黄菊说最近要举办一系列调查研究的会议,听听各方面对浦东开发的意见。今天是第一场,你们各自谈了看法,谈得很好。

开好会后,过了一个周末,星期一,单位接到通知让我到浦东去上班。去了我才知道,那天参加座谈会的这些人,都到浦东大道141号去报到了。过了几天,市委组织部部长罗世谦过来,在浦东宣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三个开发公司的班子组成。到这时我才知道,前面开座谈会的用意,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面试或者说是认认人头。

从三千万启动资金起家

刚到外高桥保税区时,10平方公里的开发地块基本上都是农田,还有一些农民的住宅,当时市政府已经预征好了土地,变集体土地为国家土地。唯一一座像样的建筑就是友好小学。因此,我们开发公司最初在浦东大道141号,也就是浦东开发办所在地办公,一个多月后,三家公司分别搬到由由饭店的6楼、7楼、8楼,在那边办公了一年多的时间。

建设前的外高桥保税区。

保税区也是开发区,首先需要开发建设。我们不能总是待在后方,于是,我们在征地范围内将原来的友好小学接收下来,在生活区内重新建造一座小学。将教学楼和部分已动迁的民宅暂时用作开发公司的前方办公场所。工程部、招商引资部、办公室一部分同志就在这些地方办公,负责接待等工作。我们从由由饭店将客户带过去看开发地块,会事先通知前方办公人员,做好接待准备工作。当时我们公司不少员工是两头跑,轮流去外高桥办公。条件比较艰苦,交通很不方便。公司买了一辆飞翼牌客车每天接职工到浦东上班,浦西停两站,浦东停两站,最后到办公场所。平时要跑市规划设计院等地方,就用公司的小轿车。

最初的开发启动资金是向信托投资公司借的。一开始是说借给三家开发公司每家一亿元人民币,过了一段时间改成了共借给三家公司一亿元,也就是说每家三千三百万,最后定下来是借给每家公司三千万。这个三千万后来就作为三大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的国家股,一直到现在还投在里面,每年可享受我们上市公司的分红。由于开发资金有限,我们最初的6个人过来工作时,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均保留在原单位。市长黄菊当时跟我们明确,在外高桥、金桥和陆家嘴三个开发公司没有能力支付工资之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奖金、福利,直到能够独立发工资了,关系再调走。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接近两年,直到1992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与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港澳中银集团属下的中国建设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组建中外合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1990年9月,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和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成立。

万事开头难。我们把三千万作为启动资金,首先造仓库。造了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每个仓库的购入价大概是50万美金,安装费每平方米20元人民币。以便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给的优惠政策,我们后面造楼需要的一些设备,如电梯、空调都可以进口,因为免税;进区企业也要先进设备,可以免税就尽量进口,都可以放入到保税仓库中。这四个仓库也是保税区的第一批仓库,确实派上了很大的用场,至今仍然在使用。

然后滚动进行地块开发。我们开发一块地块,然后招商引资,再一点点往里面推进。我们先开发了位于保税区北面的三块地块,土地卖给企业后,回收的资金再进行下一个地块的开发。后来资金多了,这个滚动开发的速度就越来越快。开发管理区有一条界浜河,河以南的工业区先行开发0.453平方公里。这是根据三千万所能够做的事情确定的,同时我们也从其它地方借了一些款。要进行“七通一平”,先造好道路,然后造一个总管道,水、电、煤气、通讯等所有的管子都埋在下面,接下来开发的地块,需要水电煤等,就从总管道中接入。这些费用都是从三千万里来的。界浜河的北面是管理中心区大楼,河的南面是工业区,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主干道先造好,叫做“D纬三路”,七通一平也全部弄好。因为当时来不及起路名,所以竖的路叫“经路”,横的路叫“纬路”。后来,副市长赵启正同意用国家名和首都或城市合起来,各取一个字给路命名,比如日京路,就是取自“日本”“东京”,英伦路,取自“英国”“伦敦”,这些路名很有国际范儿。当然,新增道路的路名必须要报到上海市地名办,由他们批了以后才能公开使用。

当时,国外企业来保税区投资,一般是通过各个国家在中国的商务部门,从北京介绍到上海外经贸委,从外经贸委介绍到浦东,浦东开发办再介绍给各个开发公司。根据投资企业的不同需求,先由浦东开发办公室负责接待,对保税有较大要求,看重交通运输方便的就介绍到外高桥保税区;纯粹是工业的介绍到金桥开发区;如果要搞金融、贸易,就介绍到陆家嘴开发公司。比如他们打电话过来说有国外企业想来外高桥投资,我们就派人给他介绍具体政策之类。谈一次是不行的,一般要谈很多次。双方谈成签约后,我们把水电煤气等管道从总管通到他的开发地块,解决该地块的七通一平,然后他们再盖办公楼或厂房。我记得,保税区第一家进来的外资企业是日本的JVC,是生产电视机、录相机等电子产品的。JVC的代表被先安排到由由饭店,然后来到我们位于友好小学的办公地点谈,在小学的一个平台可以看到隔壁要开发的地块。进区后,JVC也很支持我们开发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他们的总经理是个日本人,能讲些简单的中文,保税区要举行体育运动会、足球比赛,他们公司总会捐一些运动器械,如足球、跳绳之类,并积极报名参加。

从封关到保税区保税功能的打造

保税区是海关监管区,“境内关外”是以铁丝网为界,随着开发的逐步推进,到2000年,保税区经历了四次封关。在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中,首期开发面积为4平方公里。1991年8月28日,保税区第一块地块(0.453平方公里)正式动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海关总署要求第一块保税区开发地块必须要用临时围墙封闭起来。我们请人专门设计围墙,最下面是80厘米砖墙,上面是一大块网片,最上面是三道横的铁丝,总高度为3米。围墙建了十多片,有人去测量过,发现上面三道铁丝低了3厘米。公司领导和工程部的同志十分重视,认为临时围墙也不能马虎,要按海关批准的图纸尺寸施工。然后将已建好的十多片围墙重新调整,三道铁丝拆掉,新建的抬高3厘米,符合设计的要求。

1992年3月,保税区第一块地块隔离设施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开发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在开发经营方面,由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暨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第一期4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外高桥保税区港务公司负责外高桥新港区的建设经营。1993年4月17日,保税区封关面积从0.453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并开始第二期6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李鹏总理来参加封关典礼并剪彩。浦东新区管委会决定建立两个新开发公司,分别负责保税区第二期各3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以确立多元开发新格局。1994年12月19日,保税区的封关面积再次扩大到5.5平方公里。至1994年底,首期开发的4平方公里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1997年6月18日,封关面积扩大到6.4平方公里,工业区基本上都在里面,全部封关。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设有隔离设施的实行特殊管理的经济区域,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方面,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要想招商引资,吸引尽可能多的企业入驻保税区,我们要明确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保税区最基本的功能是保税,充分发挥其保税优势。在保税区里,只要货物没有出大门,就还算是关外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境内关外”。也就是说,在保税区内,货物是不用交关税的,企业只要付仓储费即可。直至货物离开保税区,才需要进行核销、交关税。提多少货物离开保税区,交多少关税。比如说,一个以有色金属为原料的企业,如果国际上他所需要的有色金属比较紧张,就可以一次性多进口一点,放在保税区仓库里。当生产需要的时候,再分批提取,提取一次报一次关,付相应的关税。但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海关是不是要派工作人员长期驻守在每个仓库。一来海关没有这么多关员;二来监管核销过程也很繁复。我们跟海关经过多次会谈,敲定了相应的政策,保税仓库的监管交给开发公司,海关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来做;假如货物要核销了,我们可以提前两天将相关信息报给海关,哪家公司有多少货物要出去,海关到时派关员到现场来办理。海关关员检查提出去多少货物,跟报关清单上面是否一致,关税到海关去交掉,货物就可以运出。1992年4月8日,上海海关驻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挂牌对外办公。1995年正式成立上海外高桥海关。外高桥保税区海关于1994年在全国率先建成使用EDI报关系统,实现海关报关当场办理。一开始保税储存期只有一年,但进区企业觉得时间太短不方便。企业需要的原料或货物可以便宜的时候在国际上买进,放在保税仓库,需要的时候再提出来,这就方便了工厂加工需要,也降低了成本。所以后来规定任何商品(除武器、毒品及有污染的物品之外)均被允许长期保税存放或展示,海关不征收任何监管费用。

第二,以制度形式明确规范管理。1990年9月,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办法》,对区内企业的投资及经营管理、税收优惠等做了明文规定。明确禁止举办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要打造一个绿色的保税区。1992年3月,成立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后为新区管理机关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集中处理保税区内的行政事务。管委会实行委员会制,海关、商检、公安和财政税务等部门负责人成为保税区管委会的委员,统一协调和处理有关问题。1992年12月,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制订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很多规范进一步进行了明确。比如说,规定了企业在手续齐全后多长时间内,必须进行地块的开发建设,禁止囤地高价卖出。1996年12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通行规则,上海发布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促进了保税区的管理,对外也越来越开放。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外高桥保税区对投资企业实行承诺告知制度。我们在招商引资时,跟来办厂、搞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讲清楚有哪些优惠政策,土地多少钱,水电煤气怎么配套,海关对货物核销是怎样规定的,我们先跟对方讲清楚。他们还没进保税区,政策与管理办法就已经一目了然。还有区内开发地块的容积率、绿化率、建筑标准等都提前告知,大家共同遵守。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承诺告知,以前是说这个不好弄、那个不好搞,规定得很细,现在就是你不能做的我给你讲清楚,我没有讲的都可以做,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负面清单。

第三,对于有意来投资的企业,我们逐渐做到了从咨询到签约的一站式服务。1993年下半年开始,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海关、工商、税务、银行,全部都到管理中心办公了,为区内企业提供便利。现在要来保税区注册企业或投资,可以先在外高桥的网站上了解大概政策,然后来管理中心当面咨询,工商、税务、海关都位于管理中心,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要注册一个企业,相关的部门不用一家家去跑,管理中心有专人接待、登记,把所有政策都解释清楚。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企业反映,到你们保税区来很烦,要跑工商、要跑税务、要跑海关,这个卡我们那个卡我们……保税区的开发公司无论是物业管理还是业务上,都为企业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之前要跑好几天办理的工作,现在一天全部可以解决。

再者,保税区生产性企业提供政策优惠,自获利年度起两免三减半,即第一、第二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三年的所得税减半征收。

在上述优惠政策吸引下,保税区发展速度也很快,从一开始没有几家企业入驻,到现在发展到38870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12551家,内资企业26319家。2017年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总额9220.09亿元,其中进口6763.26亿元,出口2456.83亿元。进出口总额占浦东新区的50%,占全市总额的25%。

特殊的运作机制为保税区建设保驾护航

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大陆启动最早、规模最大、产业最全、辐射最广的保税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龙头,具有先发优势。后来全国相继成立了十几个保税区,但是很多政策都是外高桥保税区成熟后推广开来的。

为了理顺开发公司与政府的职责,1992年初市长黄菊到金桥调研时,召集三个开发公司主要负责人去开会,每个公司汇报半个小时。听完汇报后,黄菊给我们明确了开发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并且划分清楚市里和开发公司的职责界限,哪些是开发公司的职责,哪些是政府的职责。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开发区以内即开发公司管理范围,所有投资都由开发公司利用相关政策,筹措资金负责解决。政府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启动资金,即信托公司借给我们的三千万,后面就靠我们自己去滚动开发了。而10平方公里红线以外的是市里面的事情,各种市政配套由政府来解决。市政府一年内将杨高路建设好,使三个开发区连了起来。后来,开发区内总管道与市政管道的接通,费用是开发区与政府共同承担的。另外,还明确了公司的发展规划必须报给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汇总后作为每年的总体规划上报给市政府。这样开发公司的职责更加明确,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政府相关部门与开发公司齐心协力,促进保税区发展。国家的政策定下来后,专业的部门与我们实际投入开发的开发公司及时对接,经常讨论研究,相互交流,如何从实际出发,使政策更加明确、可操作。

1992年4月,李鹏总理来参加封关典礼剪彩,现场题词“开发浦东,振兴上海”,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使保税区的政策让每个区内企业都知道;二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外高桥保税区;三保税区不能成为走私区。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外高桥保税区的影响力扩大,很多企业慕名而来,加速了保税区的发展。

在外高桥、金桥、陆家嘴三个开发区中,外高桥保税区面积最大,为了加快开发速度,外高桥共成立了三个公司,推进开发。分别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外联发”,负责开发第一期的四平方公里地块;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发展”以及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三公司”,分别负责开发第二期的各三平方公里。三个开发公司共同开发,大大提高了开发速度,也减轻了单个公司筹措资金的压力。三个公司人员也比较熟悉,“新发展”和“三公司”的一些领导是从我们“外联发”出去的,大家一起经常相互交流开发中的经验,共同探讨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一点是外高桥保税区能够快速发展的秘诀之一。

此外,经常与国内外保税区有经验的开发公司交流,相互学习,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外高桥保税区由最开始封关的0.453平方公里已经扩展到如今的20平方公里。最初到外高桥保税区工作的只有6个人,由于当时资金有限,第一批职工包括财务、招商引资、总务后勤,加上几位经理一共也就20人不到。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公司工作到退休,对公司有深厚的感情,看着保税区由一处水稻地发展壮大,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口述人简介】

李树铭,1947年2月生。曾任上海港务局局长助理。1990年7月调至外高桥保税区工作,任开发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至2003年6月,任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任浦东新区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主任。见证了外高桥保税区的成长历程。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