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长三角·创新篇|创新力变大,长三角变小

尚文超、刘文嘉、曹继军/光明日报
2018-09-26 08:49

“去上海谈AI。”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日前在上海开幕,全球专家齐聚黄埔江畔驰马试剑。媒体用了两个词形容这次科技盛会——风口,窗口。

这次盛会既是上海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的风口,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在该领域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在国际科创领域里,上海的“出场”,已经意味着长三角的“出场”。

当创新为新时代赋能,当新的科技革命开始从深层塑形全球化,这一切新风,都率先吹过长三角。在这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牵引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数据资源打造“一个库”、产业协同形成“一张图”,35.9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三角洲正越变越小。

最终,它将浓缩成世界地图上的一块闪亮的科创新高地。

上海张江科学城。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入海口的创新之城

立足江与海、纵览中与西,上海的城市史在某种意义上是由“新”字写就的。这里不仅仅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支股票、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地,也诞生过国产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中国第一台10万倍显微镜等无数填补中国科技空白的技术产品,一直是国家科技战略的率先探索者和有力支撑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2017年全国两会,他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上海“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角色,向上海提出的“四个新作为”要求中,其中就包含“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

东风鼓满万里帆。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总框架,上海聚力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图担当起新一轮世界科技经济竞逐的“中国队”角色——

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提升上海创新“高度”。第一架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第一台大型医疗设备出口欧美……2017年一年,上海科创成果亮点频出。着力掌握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颠覆性技术,是中国的方向,也是上海的方向。

打通体制机制瓶颈障碍,加快上海创新“速度”。上海既是改革先行者,也具备开放先机,自贸试验区与科创中心效应叠加,尤其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已经推动了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的推广。

厚植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夯实上海创新“厚度”。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出台“人才30条”,立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赋予高校院所“自主权”,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获得“中国绿卡”(永久居留身份证),让上海聚集全球人才的效应更加突显。

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提高上海创新“浓度”。2018“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几个月前在沪开赛。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共有6520家小微企业报名参赛,其中,近70%的企业收入小于500万元。参赛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的背后,是上海不断完善“双创”制度供给、提高“双创”服务水平的大环境。

集聚辐射国内外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入海口的创新之城,由此有了实现长三角创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底气。

2.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

长三角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龙头上海连接中国与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讲,长三角其他地区被“引入”上海,即意味着被引入世界。

上海与合肥,空间上距离400余公里,上海张江科学城与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双城同创”合作,拉近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心理距离”。未来,两座城市期待在开展脑科学、核聚变堆、天地一体化、先进光源等重大专项攻关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整个长三角,在科创龙头上海的引领下,正在通过无数这样的合作形成集聚效应。

“上海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服务’二字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认为,在长三角共同体建设中,上海的龙头作用要通过辐射和服务来体现。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周边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原因,就在于上海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利用周末,到江浙一带乡镇企业做“星期日工程师”,扩散上海的先进技术。

今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上海的服务重点投射在哪里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认为,如果说以往讨论较多的是上海如何把先行先试的改革优势、高度集聚的资源优势和开放发达的市场优势,向长三角各地复制、扩散、辐射,当下,长三角各地已普遍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对上海的扩散、辐射等服务需求,也在向“全球性服务功能”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需求方向转化。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构建长三角共同体,服务与融合都在朝着更深、更错综复杂的方向推进。

2016年,上海松江率先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程融合的科创走廊构想。经过几次升级拓展,G60科创走廊已串起上海、嘉兴、湖州、宣城、合肥、金华、芜湖、苏州、杭州9城,形成“一廊一核多城”协同发展模式。

G60科创走廊是上海与长三角其他省份的一次主动对接,各城市之间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沿线科创资源,带动整个区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如今,众多科创企业正沿着这条黄金大走廊共同绘制长三角经济版图。

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已在国际竞争版图上将自己和长三角其他三省“打包”在一起,共同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3.共同体的同频共振

协同打造创新高地,长三角三省一市各有所长,优势与短板互有所补。加强省级统筹,形成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层运作”运作机制,以及成立产业、科技等12个方面专题组,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

前不久,马晓轩创办的浙江蚂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浙江省2017年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在海宁科创中心孵化两年多“长大”后,他的公司选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

同时,马晓轩的合作伙伴——上海光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今年也和海宁分区签署合作协议,要把企业生产基地从上海漕河泾搬过来,成为海宁分区承接的第一个从上海漕河泾直接转移而来的项目。

“把创新资源标识出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开放共享,共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李强格外看重科技创新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四方同心,长三角进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协同创新不断加强。大科学仪器设施实现共建共享,2017年底“长三角大仪网”已集聚2129家单位的2.8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近300亿元。携手布局新一代信息网络,率先覆盖5G网络、建设长三角统一标准数据库,各项深化合作的布局有序推进。

制造业基础扎实的浙江,谋求的是协同创新,正借力上海这个巨大的创新强磁场,带动浙江产业提档升级。

江苏希望将科技策源地和产业试验场结合,争取诞生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

安徽则聚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质量创新,和长三角一起织密织牢科技创新网络,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打破一切藩篱的勇气和迫切融合的意愿,为了一个历史性任务,前所未有地站在同一平台上。39.5万平方公里土地通江接海,2.2亿人口勠力同心,正在酝酿惊叹世界的科创新篇。

(原题为《创新力变大,长三角变小》)

    责任编辑: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