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华阴老腔继承人的迷茫

2018-09-24 11:21
青海

作者 | 岳颖  责编 | 丁欣然  排版 | 樊佳璇

张猛:华阴老腔国家级传承人张喜民的孙子,华阴老腔第11代传人,今年23岁。华阴老腔发展至今日,同样面对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传承家族的直系后代,刚毕业不久的他所面对的职业抉择,对华阴老腔的传承具有重要影响。

“开始学老腔,我也不是自愿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沙哑而又高亢的喊声,月琴、二胡、锣鼓、喇叭交错在一起,回荡在黄土高原的上空,余音绕梁,久久不散。这,大概就是张猛童年里最为深刻的记忆。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承人张喜民的孙子,在周围人眼中,张猛从小学习老腔理所应当。

“我是八九岁开始学唱老腔的,当时也不愿意啊。但没办法,你说爷爷让我唱我能不唱吗?”当时张猛年龄还小,迫于爷爷的威严,他不得不去学老腔,每天吼上一段。就这样,张猛走上了学老腔的路,传承作为张氏家族的家族戏,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

唱老腔重在声音饱满、有力度,而张猛由于年纪小,嗓音听起来相对单薄。老腔艺人们六点多起来吊嗓子练声,爷爷就会让张猛一起跟着练,练完才能吃早饭。

初中时张猛进入寄宿学校读书,每月仅能回家一次,练习时间大大减少,这引发了爷爷非常大的焦虑。进入高中后,周围同学都听摇滚乐、弹吉他,张猛开始发觉“老腔”这项祖传技艺让他显得与周围同伴格格不入。叛逆的心理让张猛开始躲避老腔、躲避爷爷,甚至以做作业为理由逃避。“一个小时的作业我能做五个小时,宁愿在桌前发呆也不愿意去学。”

“猛哥,你家深藏不露呀!”

张猛真正喜欢上老腔,是到福建上大学后。“我带上月琴去的大学。有时候觉得孤独,就自己摸上月琴弹两段哼几句。”这是张猛慰藉思乡情绪最好的办法。弹着琴,吼上几句老腔,听着从自己嘴里唱出来的家乡话,恣意洒脱地拨着三根琴弦,弹奏唱罢,便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

这是张猛最喜欢的唱段《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他回忆说,小时候不懂这些词,只能像唐诗一样硬背,唱出来自然也少了情绪和感情。长大后再看这个歌词,却能格外体会到歌词中所展现的黄土高原生存的原貌。一颦一笑,嬉笑怒骂,都融合在了那吼出来的气势之中——那是一种生命原始本能爆发出的狂吼,是黄土高原上的呐喊,绽放出全身的活力。里面有故事,有激情,有沧桑,有人生。

“观众听罢,落泪的也见过。”张猛感慨地表示道。

老腔走到今天,实际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文革时期,老腔全面遭禁,青黄不接,人才流失,文革后再度回归却难以重回辉煌。所幸,知音难寻、后继无人的老腔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改革之路。

2001年,现任老腔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的党安华在观看了双泉村老腔表演后深受震撼。为了拯救老腔,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隐人物于幕后的皮影戏去掉,以老腔与表演结合的戏剧代替,形成了现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原生态演出。

极具震撼力的宽厚嗓音,配合上自然真实的表演动作,迅速打动了观众。继2006年《白鹿原》话剧采用老腔剧种后,老腔迎来了复苏的春天。2016年春晚老腔与摇滚乐的结合,来自黄土高原的喊声与谭维维嘹亮的嗓音相结合,让全中国都重新认识了这沉寂已久的黄土之声。

“当我爷爷上春晚后,我的电话都快被大学同学打爆了。他们都说——‘猛哥,你爷上春晚了!你家深藏不露呀!’”

“要让老腔于现代社会生存”

春晚过后,爷爷演出数激增,基本不着家了。而2016年北京卷语文高考题出了《“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让老腔又火了一把。自豪之余,张猛却发现了隐约的冷落趋势。

2016年来双泉村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来调研的大学生送走一批又一批。慢慢地,热度一过去,来村里的人就少了,零零散散的。

对此张猛倒显得泰然。“我觉得,这就是事物的发展趋势吧——波浪形,到达顶峰后就走下坡,然后再缓缓走上坡。”

老腔属于地方戏,很难推广到全国。其中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外地听不懂陕西方言。“老腔吼出来确实很有气势,能镇住观众,但没几个人能听懂。”

面临这个窘境,老腔艺人们做了很多剧本方面的努力。唱词改了很多,创作了许多新剧本,也会请外面人写新词,希望让全国人都能听懂。

但是改唱词、唱腔不是那么容易的,争议至始至终都非常激烈。有的艺人认为改就是忘了本,丢弃了老祖宗留给后人的东西,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老腔。今年七十余岁的老腔艺人王振中就毫不客气直言这是“糟蹋行当”。

“你一提改革我就生气,改了之后根本就不是老腔了。”尽管已是花甲之年,满头白发的王老在提到改革之时仍然显得愤慨。

老腔改不改,怎么改,创新的尺度有多大,这都是华阴老腔在传承创新方面无法回避的难题。而张猛作为最年轻的传人,这正是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关键。

事实上,为了让老腔更好地融合于现代社会,张猛曾经找过大学的吉他社,想让老腔和摇滚乐结合起来,但始终没能成功。

“他们说老腔说境界不够。”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很难找到融洽点,几乎是各演各的。事实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需要扎实的功底。对音理、音调、衔接等等有很高的要求。张猛不禁苦笑,“我功力还是不够。”

虽然初试牛刀便遭挫折,张猛仍希望可以找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创新老腔,让老腔更有生命力,有更多的观众。“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搞,也没多大实际意义。”

“我一直在徘徊”

当爷爷严肃地询问他是否愿意把老腔当做终身职业传承时,张猛整个人都陷入了懵的状态。“我生活在老腔传统世家里,向来只知道学习老腔是我的义务。”但到了如今,老腔却已然成为他余生的责任。

张猛今年刚大学毕业,面临着就业方向的抉择。是继续理工科方向的钻研,还是传承老腔,张猛一直在徘徊。

“大四时,我不停在南方面试找工作。当时周围同学都说,我将来回去搞老腔多好。在外人眼里,我应该被羡慕,将来职业方向一目了然。不像很多人不停找工作,面试或者跳槽。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今,很少有年轻人会留在双泉村,前往大城市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老腔并不是什么赚钱的职业,而且学起来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收益。

大四的最后几个月,张猛一直不断去厦门福州等地面试找工作。“我是搞技术的,本来想在南方这边找份工作先发展个三五年。但我一想,三五年后老腔会不会传承不下去了,会不会凉了。”

纠结了三个多月后,张猛最终答应爷爷毕业后回家乡看下老腔情况,看看能不能在老腔保护中心找份工作。 “其实我已经过了那边三家公司的面试,没办法,还有些可惜。”

张猛打算一直在家乡呆到年底。如果老腔文化可以做下去,也能在文化局找到工作,他就打算留下来,好好将老腔传承下去。

“我应该能坚持把老腔唱下去吧。”采访的最后,张猛不确定地表示道。

支队:清华大学华阴老腔调研支队于2018年6月24日至7月1日奔赴陕西省华阴县,以亲身聆听、采访等方式对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华阴老腔进行了解;不仅关注老腔艺人,也聚焦年轻的学习者以及观众的反应,调研老腔现在的传承发展地步,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进行思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原载于清华大学学生媒体《清新时报》,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qingxintimes2016@163.com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