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窃食记:童心蒙尘之窃 拂去蒙尘之善

2018-09-13 09:05
浙江

前言:因做写作咨询,会不时收到一些习作,《窃食记》便在其列。看笔法有老者之风,实则来自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其对应的写作习题为:重述童年。

文章不长,却极具哲思雅趣,有点民国小品文的遗风,落笔从容不迫,心有版图,更偶现微言大义。要说最欣赏处,还是其行文的简洁和节制,通篇都是短句。短句是原生态汉语的精华之一,利利落落的主谓宾,如珠子落盘般铿锵清脆。

余光中在1979年就批判过“中文恶性西化”现象,中国人的书写越来越化简为繁,以拙代巧。今天,如何把这个坑回填一点,是再重要不过了。

文 | 陈青龙

(中学教师,业余写作爱好者)

我以前读故事“梁上君子”的时候,常感慨故事中窃贼的辛苦:

夜潜入室,止于梁上,脚下乌泱泱一群可能要了自己性命的壮汉,心悸之余还得听陈老先生“人不可不自勉”的教训。[1]

我不知梁上君子所窃为何物,饥荒年代,想必不过钱财或吃食。拿人钱财的勾当,我自是不敢;偷食物的坏事,我倒干过两件,哪有这般辛苦!

第一次,是在自己家。中秋节时,从城里来了几个亲戚,他们带来的“探亲礼”中有一瓶罐头。亮晶晶的一瓶雪梨罐头。

梨,我是见过的,外婆家就有好几树。秋风吹黄稻子的时候,青橙橙的梨也染了颜色,一口咬下去,也甜。但黄褐色的皮并不好看,个头儿又小,并不多吸引人。

我们只叫它“梨子”。但着一“雪”字,就与“亮晶晶”“甜腻腻”产生了某种联系,况且玻璃瓶里的那一块块,个头那么大,相互簇拥着浸泡在糖水里——实在诱惑人!我的目光被它牢牢地锁住。

但我妈是不准我吃的,说是过几天给外公外婆送去。

我不吃,我不吃,可我闻闻它的味儿可以吗?

于是,趁我妈上田的时候,我悄悄打开了藏罐头的柜子。它就在最上面一格放着,端端正正。我把鼻子凑到瓶口处,使劲儿吸一口气,什么也闻不到。

我拿起来用力摇,汁水冲击着瓶盖,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清亮的汁水中涌出些许细碎的小气泡,浮上来又碎了;可是,还是闻不到丝毫香甜味道。何不撬开一点口子呢?

我跑出去看看日头,估摸着我妈没那么快回家,于是找来尖头剪,对准豁口一撬,“啪!”开了!那香味儿迅速蹿出来,果然甜腻腻,果然比“梨子”好闻得多!

要不要尝一块呢?只一块,父母应该不会发现吧?我的心砰砰直跳,拧开盖子,舌头在口腔里上下搅动,唾液直往舌根处涌。

可我终究没敢吃,一块也没敢吃,只是抿了一口汁水——甜腻腻的汁水,比糖水好喝多了,于是一口接一口,直到底朝天——雪梨,我是一块也没敢动。

那一天,我的心被锁在了罐头瓶子里,一整天,喉咙里都是那个味儿,心头却一直忐忑。

后来,当罐头再一次出现在我眼前时,罐头瓶里竟奇迹般又是汁水盈盈。母亲说:提上,去看外婆。说话的时候,她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母亲也许终究没有发现吧!要不然,怎么不大骂我一顿呢?

第二次窃食,是青天白日里。我和表弟,互相怂恿着去偷外婆邻居家的沙果。

这东西并不好吃,咬一口,又面又沙,还带着涩味。可是它长得好看,像个两头略扁的汤圆丸子。

成熟了,果皮朱红间白,略无青色,总让人联想起二月的映山红,三月采茶女的浅笑。秀色更可餐,况且方圆二十里,沙果唯有这一棵——它稀奇得很!

我们的目光紧盯着树上的果子,但行动间,完全没有打家劫舍的潇洒。

我们怕什么呢?一是怕狗,这棵果树的主人养了一只黄狗,也不纯黄,脊背上杂着乌青的毛块。夏天那狗常躲阴凉处不出来;一到秋天,哪儿阳光足,就地一趴,就不挪地儿了。

人影相远时,它少有弓背竖尾的紧张,偶尔抬起头,也只把一双眼睛半瞧不瞧地向着我们。走近了可不行,它会站起来——虽也不会吠叫,但我们几个胆小鬼终究还是怕!中华田园犬防“贼”的本领也是赫赫有名的。

还是表弟有办法,他把舅妈蒸的肉包子拿了两个扔过去,那狗算与我们和解了,嚼着包子一眼也不再瞧我们。

我们还是不敢大胆地偷,怕邻居大妈发现。

树有些高,又够不着。我们找来一根竹竿子,一竿子下去,果子倒是掉了两三个,却惊动了那狗,狗的吠声夹着邻居大妈的“呜屋”声(狗主人为过路人赶自家狗的时候常发出这样声音)传了过来。慌乱中我们撒腿就跑,一个果子也来不及捡。

邻居大妈也许并没发现我们偷了她的果子吧!因为下午,她居然给我们送来半篮子沙果,说是“给她喂了狗”云云。

只有舅妈一个劲儿重复着——“不像话!不像话!”哪里不像话?不就吃她几个果子吗?又沙又涩,实在难咽,我们还懒得吃呢!后来,我们果然不再打沙果的主意。

窃食两次,履于平地,都没能感受到久候梁上的焦灼与辛苦,更没有产生“自头于地,叩头归罪”的悔罪感。[2]至今想起,心头倒有几分得意。为的是什么?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童心偶尔蒙尘罢了;穷山之侧,农田之中,也常有陈寔诲人[3]的善意;而良善之人,也有拂去蒙尘的本事。

大抵如此罢!

* [1]、[2]、[3]皆出自典故"梁上君子"。原文:陈实(一说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叶伟民写作”后台联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