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丨每天上班一个半马,年轻人被通勤吞噬的不仅是青春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丰
2018-09-04 15:3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一篇《通勤,正在“杀死”1000万北京青年》这两天被刷屏了。其实不独是北京,城市通勤引发全网吐槽,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了。

《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报告》显示,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和时间最长,平均通勤距离为13.2公里,平均通勤时间为56分钟。排在其后的城市为上海、重庆、天津和成都。以休闲闻名的成都,平均通勤距离也达到了9.3公里,平均时间46分钟。

人们开玩笑说,一些北京人通勤,甚至超过每天一个半马(21公里多)。但是,这个半马对不同年龄和阶层的人来说,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

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住得更远,通勤也更为辛苦。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年轻人为了攒钱买房,居住在廊坊等周边地区,每天上班时间超过2小时。早上五点多摸黑出门,下班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点,成为常态。这样的年轻人,在北京并不在少数。出行软件的数据也显示,北京人是最早开始出门打车的,早上5点,网约车司机就已经忙碌起来。

如果没有梦想支撑,一个人很难面对这样的生存艰难。2005年,我决定毕业就离开北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来北京,居住在大兴,上班在宣武门附近。他每天早上6点之前就要出门,以确保赶上第一趟公交。这样的场景让我恐惧,只有逃之夭夭。

但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成都,通勤距离和时间也已经排在了全国第五位。公司换了新办公地点后,不管我如何对单车、公交和地铁三种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上班时间总要超过一小时。乘坐出租车不仅花费更多,在时间上也没有保证。

这就是中国大城市普遍遭遇的局面。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让人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城市很大、很有吸引力,也很繁荣。但是对一个在路上奔波的人而言,这确实毫无幸福感。梦想和幸福,在本质应该是想通的,但是对年轻人而言,却要为了所谓梦想,而牺牲掉“现在的幸福”,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上。

对诗人来说,“在路上”算是一种浪漫的状态,但是对一个每天都要上班的人来说,在路上的时间太久,就变成了压迫。当年轻人疲惫地回到蜗居的地方,很难再有什么“诗与远方”。一些人甚至感叹,连性生活都没有兴趣,只想躺在那里。打开电脑追一部剧,都算是相当积极的人生态度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很多。东京、香港的车辆密度不比北京和上海少,但是却没有那么拥堵。就公共交通来说,北京和东京与香港相比,在地铁车站的密度上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北京的“地铁房”,可能意味着距离地铁站还有三公里,人们在进地铁之前和出地铁之后,还要花费相当长时间。

不管是交通设施还是交通管理水平,一些城市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很多大城市,都有一个很明显的中心。人们会在中心地区上班,而所谓的中心地区可以容纳的居住人口又非常有限,加上房价高企,注定了很多人居住和工作的分离。

很多城市新兴的“高新区”,房价都在短时间内被推到顶点,但是在“高新区”“软件园”“CBD”里上班的年轻人,往往不可能在公司附近买房,连租房也租不起。在成都,每天早上的地铁1号线,把大量年轻人运送到高新区上班。通了一条环线地铁7号线后,很多人又从7号线转入1号线。每天的早高峰,都成为年轻人的梦魇。

对年轻人来说,“每天一个半马”的通勤,影响远远不止虚耗的时间。这种为了生存的奔波,是残酷的,也是反青春的。它吞噬掉的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如果按照花费的通勤时间来算,如今的一年,可能要顶过去的五年,所以我们才看到90后在哀叹“中年危机”,这可不是无病呻吟。

这是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变成日常,已经内化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性格和身体之中,他们必须忍受下来。并非巧合的是,智能手机也在这几年迅速普及。沉默的通勤大军,人手一个发亮的机器,如果我们能从80年代穿越过来,肯定会被眼前的场景震惊。

    责任编辑:甘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