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展|“螺蛳壳里做道场”与敦煌乐舞展的见微知著

胡怡嘉,小松
2018-08-29 08:4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上海的徐汇艺术馆虽坐落于闹市小洋房,其举办的“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可谓“见微知著”;日日门庭若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一尊“绿脸跪射俑”,除此之外,他们的常设展也堪称件件至宝;英国沃里克郡Compton Verney“奇妙机械博物馆”,在机器人艺术的时代,回顾四个世纪以来人与机械的关系。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

地点:徐汇艺术馆(上海)

展期:2018年6月9日-9月下旬

票价:免费

评星:四星

点评:徐汇艺术馆和敦煌研究院以见微知著的方式传承敦煌魅力。感叹华夏文化的绚烂和展放的一片赤诚之余,这样小而精的循环在未来是否有向外扩延的可能,同样值得被关注。

“敦,大也。煌,盛也。”此句出自东汉应劭注《汉书》,亦是许多人在提起敦煌时的初印象。然而在徐汇艺术馆这栋闹市区小洋房内,馆方和敦煌研究院的团队似乎特意反其道而行之,见微知著地传承敦煌魅力。

作为一场专题展,敦煌乐舞展并没有将跨越漫漫千年的壁画文物一手抓,而是以音乐图像史料作为研究敦煌壁画的切入点。展览由一条时空隧道作索引,选取乐舞由盛及衰的几幅代表性洞窟壁画来布展。壁画在对“伎乐天”及其五个分支分别展现的同时,没有忽视凡间伎乐人的身影。讲天宫之奇景,也讲民间之风俗。在佛教的视阈下,展览引入了“迦陵频伽”、“不鼓自鸣”等形象概念。音乐性上,壁画中三十余件乐器被每每挑出,逐个介绍,另有数件微缩乐器供近距离欣赏。由乐舞一个主题生发出的知识体系,在纵横交错的编织下十分紧密。

 展览现场复刻的敦煌乐器,并配以敦煌壁画场景并标注文字说明

见微知著的风格同时体现在导览中。笔者前去观展适逢一个工作日上午,虽人流稀疏,但值班的学生讲解员却做足功课。(周末下午的则是家长带着孩子挤得满满当当)其中一位身着统一绿衣的女孩将手中红色激光笔在壁上一点,说道,“这位舞者绕臂的长巾是下垂的,与先前我们看到的飘逸的长巾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飘逸的长巾可以看出舞者在旋转时的激烈,那么下垂的长巾所对应的舞蹈风格可被推测为更为舒缓的了。的确,乐舞在发展后期融入了更多弦乐,音乐和舞蹈风格都有所转变。”这种由一个细节提出疑问,解答,再探寻时代和文化因素的讲解方式贯穿始终,总体可以概括成“画了什么——怎么画——为何这么画”。这样由浅入深的完整思考过程,在笔者看来对大众如何看画十分值得借鉴。井井有条的学生讲解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简单了解后知道三位女孩即将升入高二,从六月中旬接受了敦煌研究院和沪上社会志愿者三次系统性的培训。

全息观影区播放的一部8分钟短片,宛若身处石窟之中

此次敦煌乐舞展没有落步虚拟影像技术运用于艺术展的热潮,且在这一点上仍具细节见精神的优势。比起沪上一些展览在运用高科技博眼球时稍许过猛,而疑似恶搞和过度消费经典价值,展览的全息观影区火候把握得正好。CG技术让二维壁画动起来的同时保留线描的美感,与温和宛妙的配乐相交织,不失佛教艺术的神圣感。

此次敦煌乐舞展即开展起就口碑甚好。但在反观后,笔者更关注的是,这样小而精的良性循环是否具有向外扩延影响力的可能。不可否认的是,徐汇美术馆自身的场地局限性让展览稍显“螺蛳壳里做道场”。巡展的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这绝对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无论是画中的飞天乐伎还是幕后的“敦煌痴”都值得更大的平台起舞。此次敦煌乐舞展是一个典范,但不是终点。一些博物馆临展或许可以在艺术知识体系的建立上从中汲取借鉴,而更多艺术平台也应考虑到未来传承敦煌文化的必要。(文/胡怡嘉)

陕西古代文明展(常设展)

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

展期:2018年5月18日起

票价:免费

评星: 四星半(半星扣在观展环境)

点评:以“周秦汉唐”文物精品、到现代多媒体技术,博物馆讲述得清晰明了,但一流的文物或许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观众。

俗话讲“地下文物看陕西”,普通观众不可能在考古现场直面“地下文物”,只能通过博物馆的讲述赞叹文化与文物的精妙,作为“周秦汉唐”多朝都城所在之地,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让人叹为观止,陕西古代文明展(免费)、大唐遗宝展(30元)、唐代壁画珍品馆(300元)仅三个常设展基本就得花费一天的时间,展品质量之高、数量之多,也造成了陕历博门外日日排队,陕历博内,更是人头攒动,以至于几乎只能从人流中看一眼陕西古代文明展和大唐遗宝展的重点(出镜率高)展品。

“绿脸跪射俑”自1999年出土以来,第二次在陕历博展出,这尊俑自8月开始展出,预计展三个月

此次之所以点评陕西古代文明展,虽为常设展,但因其新设不久,可见当下文物的陈列和讲述水平。首先,陕西古代文明展依旧以“周秦汉唐”的顺序,以三个展厅呈现,第一展厅展示了陕西境内发现的蓝田人、大荔人等远古人类遗存及西安半坡等早期文化遗址的瓶瓶罐罐,继而历经尚礼的周朝,可见一波青铜大器,直至秦王朝达到展示的高峰——在一个隔绝的区域内,选取了几尊兵马俑的代表,配合数字技术,向观众讲述兵马俑的常识,不消3分钟,观众便了解兵马俑的穿戴名称、造型特点等元素。

汉代博山炉

二楼的第二和第三展厅分别讲述了汉、唐时代,一件博山炉、一组汉瓦当、一个雁鱼灯,几乎每件文物都从不同角度讲述汉代人的智慧、美学追求、哲学信仰,也几乎每件文物都值得一篇论文去讲述。依照动线向前,走过魏晋南北朝的文物不知不觉走入了“盛唐气象”。西安即是唐代长安,虽目前西安市唐代地面建筑所存不多,但展厅中今昔对比的地图让观众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唐代部分或因金银器在“大唐遗宝展”中陈列颇多,此处展示的多为各式三彩俑,且造型多样,帷帽女骑俑、男装女立俑、骑射俑,个个值得玩味,甚至会发现当红日本陶艺家的一些作品灵感依旧来自中国唐代。

唐俑

唐以后,都城迁移,陕西出土文物的精美度不及之前,展览中陈列的文物其实也颇有分量,但当看了“周秦汉唐”之后,明清文物似乎只能沦为点缀。

不得不由衷赞叹,陕历博藏品的高品质,且文物后的展板中都会配以看似简单、实则专业的说明,有些甚至带有图表的形式,几乎只要观众想了解,便能读懂,且展厅内大小文物配比得当,如协奏曲般唱出历史的高低音。

展品背后的通俗易懂却专业的说明

但博物馆的人头攒动,实让展览减分,如今“国家宝藏”、甚至“抖音”的加入,让博物馆早已不再曲高和寡,却不知不觉走向另一个极端,面临了“泛娱乐化”的问题,有人笑称去陕历博犹如一场“肉搏”,除“唐代壁画珍品馆”外,另两个常设展厅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博物馆的确把观众吸引了进来,以一流的展品,接下来或需要做的是如何培养一流的观众?(文/小松)

奇妙机械博物馆

地点:Compton Verney(沃里克郡)

展期:2018年6月30日-9月30日

票价:25镑

点评:很多来自英国的奇思妙想和幽默,在这个展览中展现也诉说着人与机器之间存在着超越主人和创造的超凡脱俗的关系。

评星:三星半

四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创作的机械作品汇聚于此,此中包括Ting-Tong Chang的现代鹅(2017),它是如此栩栩如生,似乎即将在一个关于鸟类的讲座中飞行。Paul Spooner的作品则将毕加索作品中的女性从立体主义中解构……他们像是有生命的火花,美丽而怪异;或是像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一样受到惊吓和恐惧,人类以自己的形象制造这些物什,无论它们什么模样,但都没有灵魂。

Paul Spooner,《女士》,2017

当代艺术家Stuart Patience的作品以可观的图形力量展现了霍夫曼短篇小说《沙人》(The Sandman)的情节,该作品激发了弗洛伊德的灵感。年轻人Nathanael爱上了一个完美的自动人偶Olimpia; 和她说话、跳舞,最终人偶和他的梦被打破,美丽的容颜下是发条和机械肢体。

银制大象,1900年代

发条是这些奇妙机器得以跳动的核心,它让鸟儿唱歌,恋人们亲吻, Fabergé的大象行走时摆动它的行李箱。 一段迷人的洛可可小插曲中舞者旋转,忧郁的小提琴手鞠躬,直到力量耗尽:这似乎是一个编年史爱情的死亡预言。

一位名叫Henri Maillardet的瑞士钟表匠建造了19世纪最著名的机械: 一个小男孩,坐在一张桌子上,手里的笔 ,可以画出四张不同的画。 Maillardet使用了由伊斯兰科学家发明的凸轮轴制动人物。 展览中男孩所绘的是一个带东方意味的喷泉和棕榈树的花园,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中国是自动机械的主要市场。

Rowland Emett,《杜鹃山谷的安静下午》,1988-1989

很多来自英国的奇思妙想和幽默,在这个展览中展现,比如火车绕着生命轨道转弯、老绅士的演奏,老太太倚着鸣鸟,音乐盒里摇篮曲……一切不可思议和错综复杂的创造似乎在讲述欧洲历史的另一种形式,以及在这种形式中,人与机器之间存在着超越主人和创造的超凡脱俗的关系。(小松/编译)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