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政法委号召向三明市白沙派出所学习:做人民的贴心人

2018-08-17 08:50
福建

▲8月8日,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向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学习的决定》。

今天,福建日版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的报道《做人民的贴心人》。

自1958年建所以来,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在一件件真情为民的小事中,为群众带来安全感幸福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亲民、爱民、为民的派出所——做人民的贴心人。

做人民的贴心人

一边是高楼耸立的新小区,一边是巷窄人多的旧社区;一边是投用60多年的火车站,一边是即将竣工的动车站……

今天的三明市三元区白沙街道,让74岁的曾东兴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在外出带孙子11年后,去年,老曾仍决定返回白沙,原因之一是,“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只要看到他们,心里就觉得特踏实。”

老曾口中的“他们”,便是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的干警。

自1958年建所以来,派出所一代代民警把“亲民、爱民、为民”的白沙精神传承发扬,在一件件真情为民的小事中收获鱼水深情,为群众带来安全感幸福感。

派出所先后获“公安战线模范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公安派出所”等荣誉称号,连续60年创造了队伍“零违法违纪”纪录,涌现出以“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林先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邱智强为代表的一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优秀民警。

始终牢记爱民才能无愧于人民

“尽量想得更多一点做得更多一点”

8月1日,在白沙街道桃园社区的一个废旧厂房内,传来阵阵鸡鸭叫声。“如果不是邵警官,我们夫妻俩已经失业了!”听说邵警官来了,从事家禽批发近40年的江瑞林夫妇迎了出来。

今年4月,老江承租10多年的一个仓库即将到期,房东突然通知不再续租。“1000多平方米的家禽批发场地,一时半会怎么找得到?我说提高租金,房东不肯,希望宽限几天,还是不肯,后来闹到停水停电。”看着鸡鸭成批死亡,老江心急如焚地报了警。

接警的是白沙派出所副所长、58岁的邵晟闽,群一社区的社区民警。了解完情况,他把双方请到所里调解,最后房东同意延长到5月25日。可是,老江仍然愁眉不展:“这么大的场地去哪找?一旦逾期得赔偿20万元违约金。”

“我陪你。”老邵没有食言,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开着自己老旧的私家车带着老江找遍了整个白沙街道,终于在5月上旬找到了现在的场地。“其实,他没有义务为我们做这么多。”几个月来,老江天天跟老伴儿念叨老邵的好。

像这样的警察帮群众的故事,60年来,时时会在白沙街道发生。

1958年,三明因工业而生,紧接着,白沙派出所因城市而诞生。渐渐地,辖区内外工厂林立,加上市区唯一的火车站——鹰厦铁路三明站,庞大的物流、人流,让这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三明最繁华,也是治安最复杂的区域之一。

1987年盛夏,两名江西瓜农到白沙卖西瓜。因与人发生纠纷,其中一名瓜农被敲诈打伤住院,白沙派出所民警迅速将嫌疑人抓获后,发现还有5000多公斤西瓜没卖出。为不让正在住院的瓜农再蒙受损失,民警和联防队员义务冒着酷暑帮他们卖瓜,直到深夜。第二天,他们把卖瓜的钱连同肇事者的赔偿款送到了两名瓜农手中。

“警察卖瓜”的故事

这就是后来被拍成电视剧,在全国广为流传的“警察卖瓜”故事。

还有一个“警察卖牛”的事,白沙派出所副所长张福根和记者聊了起来。

2008年9月9日晚,一头待宰的公牛突然脱缰狂奔,沿路把三名路人顶成重伤。民警赶往现场后,用警车将牛逼进一个防空洞,并联系武警准备将公牛击毙。此时,牛的主人突然提出,不惜冒生命危险也要进防空洞把牛牵出来。时任所长倪明很快明白了他担心血本无归的想法,承诺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随后,派出所与屠宰场联系准备屠宰工作,并联系好买家。公牛被击毙后,民警们顾不上血腥和劳累,第一时间与牛主人把牛送到了屠宰场。

现任所长林加亮对记者说,老一辈留下的好传统不能丢,尽管时代在变,但我们始终坚信一点,群众的事,即便再琐碎也要当作是大事、自己的事,尽可能想得更多一点,做得更多一点,才能无愧于人民警察的“人民”二字。

始终明白发展为了人民

“当好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自向莆铁路通车后,鹰厦线三明火车站一度归于沉寂。如今,在几公里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希望正在孕育——动车三明站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投入使用。

“进驻3年多来,100多起矛盾纠纷都得到顺利调解,工地没有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更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在动车三明站片区枢纽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的工程师刘坤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

“过去工地上的矛盾,能动手就尽量不动口。”42岁的刘坤是黑龙江人,从事工程管理,走南闯北多年。三明站片区枢纽工程是省重点项目,各个标段有超过8家施工单位,高峰时2000多工人同时施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习俗不同。工程建设中难免涉及征地纠纷,导致群众阻挠施工,极易引发冲突事件。

“这与白沙派出所民警的提前介入有很大关系。”刘坤说,刚开始,为不影响施工,民警们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到工地采集身份信息。2016年,白沙派出所又与几家单位联合成立农民工夜校,定期有民警来讲解如何排除安全隐患和普及法律知识,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比起拳头,法律武器更有效。”

去年秋天,台江头村的部分村民因为征地阻挠施工,并持续数天。尽管工期被拖延,但施工方没有一个工人动手,为化解矛盾、恢复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白沙派出所尽可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发阶段,并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来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早期照片——外来人口管理

曾东兴记得,1971年,当时27岁的他在三明企业到沿海招工的大潮中,从莆田仙游来到白沙,几年后,他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人的妻儿都过来团聚,但在当时,他们属于无户口、无单位、无证明的‘三无人员’。”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里聚集了包括31个省份的外来人口,很多人自己搭盖房子解决居住问题。

外来人口的管理,在当时是一大难题,很多地方还是以“驱赶”为主,白沙派出所则把驱赶变为“欢迎”。他们建立了外来农民工村,找来钉子、木牌,为他们钉上门牌,扫清他们收发信件、水电费缴交的障碍。紧接着,他们又创造性地发出了当时全国第一本暂住证,像曾东兴这样的大量“三无人员”身份自此合法化,并安居乐业于此,为周边企业留下了大量技术骨干。这一创举也为当时全国公安基层单位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先后有近百家企业在白沙辖区安家落户,为这片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始终践行亲近人民依靠人民

“以人为本才能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白沙派出所无违纪记时牌(拍摄于2013年)

“60年64天”——走进白沙派出所一楼大厅,一块电子计时牌从建所至今每天更新着派出所民警无违法违纪的时间。

民警们说:“计时牌每时每刻都在警醒和激励着我们。在这里工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压力着实不小,年轻民警林友锬有深刻体会。

前些天,附近一女孩下楼倒垃圾忘带钥匙,叫了开锁匠后仍有些担心,于是报警希望警察能陪同等待锁匠。“警情”很快解决了,但因手头正在处理社区棘手事件,心情烦躁,林友锬离开时随口嘟囔了一句:“这么小的事也找我们。”结果被投诉:“我的安全不是大事吗?”

尽管进行解释并道歉,第二天的早会上,白沙所工作了13年的教导员刘雪冬还是把这件事拿出来进行讨论,希望大家引起重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中午,看到林友锬还是有点闷闷不乐,刘雪冬再次找到他,聊聊沟通技巧和群众工作方法。小林的心结慢慢解开了,“对我们来说,每天都有群众来找我们办事,但对群众来说,也许一辈子就找我们办一次事”。

刘雪冬告诉记者,60年的传承离不开一支过硬的队伍,但每个民警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在关心队伍“飞得高不高”的同时,也始终关注关心民警“飞得累不累”。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忠诚教育、廉洁教育,到80年代初的“六熟悉、十必访”要求,所领导必须熟悉每名民警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思想品质、个性特长和业务能力等情况,并通过家访谈心等办法,有效地化解民警的思想疙瘩。后来,他们又将这套办法发展成为“民警思想苦闷有情绪必谈、民警受批评或工作受挫折时必谈、民警之间发生矛盾或意见时必谈”等“七必谈、七必访”制度。

为倾听群众心声,白沙派出所有一套自己的方式。2000年,派出所在辖区主要地段、人员密集区悬挂起了62个“先雄信箱”,让群众把想说不方便说、想说不好说、想说不敢说的话表达出来。去年起,他们组建了治安积极分子“帮帮团”、人力情报“朋友圈”和内保村居干部“同盟军”三支队伍微信群,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先雄信箱架设警民联心桥

警力有限,群力无穷。前不久,社区民警巫晓珊利用“警民相约·邻里守望”微信平台发布“微寻人”,广泛借助群众力量,变“大海捞针”为“众里寻他”,短短两小时就为一名走失儿童找到了家。

得益于这样的警民良性互动和一整套关心和监督预防机制,让白沙所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创造出了60年零冤假错案、零有责投诉、零不满意群众评价、零工作绩效差评和零民警违法违纪的“五零”纪录。

入党纪念日,重温入党誓词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三明将继续坚持传统不丢、宗旨不变、本色不改,全力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基层队伍。”三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育煌说。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方琮 高奇

(原标题《做人民的贴心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