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湖区牧羊人的真实人生,关于回归与谋生

2018-08-15 17:17
上海

林凡靖

这或许是一个敢想敢梦的年代,然而当时代的浪潮推动着人们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寻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仍有一些人守着祖业,辛勤劳作,不分昼夜,只为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詹姆斯•里班克斯(James Rebanks)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英国乡间的牧羊人。他于201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讲述自己在湖区一年四季的放牧生活,书籍甫一出版便登上了《纽约时报》当年十佳图书的榜单。今年7月,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放牧人生:湖区故事》在国内经由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读者见面。

詹姆斯·里班克斯的牧羊生活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 图片来源:里班克斯推特

里班克斯并非那种一直生活在乡下,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农夫。他上过牛津大学,拥有历史硕士学位,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可持续发展旅游专家的工作。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更自我更天然的人——尽管在《放牧人生:湖区故事》一书中,他坚定地认为,来英国湖区旅行的人,几乎不会对牧羊人的生活产生一星半点的好奇,他还是固执地把书写了出来。

里班克斯也可能是少数几位坚信现代教育毫无好处的作家。在谈起牛津大学的求学经历时,他说,我宁愿自己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宁愿自己一直都是牧羊人。但是,他也承认,或许也正是拜赐于这段大学时光,让自己在和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时,拥有一种文化上的自信感和平等感。

当你翻开书的第一章,或许就不难理解里班克斯对现代教育的这种抵触从何而来。

他从自己的13岁写起。中学课堂上,老师毫不掩饰地认为“成功只能通过教育、野心、冒险和显而易见的事业成就来展现”,而“显然从未觉得,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也许自豪、勤奋又聪明,我们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甚至是令人钦佩的。”

但世世代代的牧羊人都知道,“尽管上学是一种‘出路’,但我们不想走这条路,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里班克斯继续怒气冲冲地写道:后来我才明白现代工业社会对“去某个地方”和“一辈子干成点什么事”是如此着迷。

我讨厌其中隐藏的意思:留在家乡干体力活不算什么事。

里班克斯的家族牧场在当地已有600多年历史 图片来源:里班克斯推特

或许这个开头就注定了《放牧人生:湖区故事》不会是什么一味歌颂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情怀读物。在里班克斯隽永而不失冷静的记叙里,在对牧羊人生活不加修饰的白描里,只有“谋生不易”四个大字。

尽管这片土地是英国湖区,一个著名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但对里班克斯们来说,这里只是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好一个“无名氏”。

这并不容易,因为做一个好的牧羊人,“你必须聪明、固执、坚忍。必要时要放弃其他事情——比如写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田园,泥泞、肮脏、气味熏人。作为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家族牧场的经营者,放牧、收割、饲养……日复一日琐碎忙碌的工作构成了里班克斯所有的湖区生活。

夏天,把羊放到山上,打理干草;秋季,到市集上再重新补满羊群;冬天,照顾羊群安然过冬;春天里,羊羔出生,每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

这些像齿轮咬合般精确的循环生活,是古老乡村在千百年的时光里形成的节奏,不容打破,不能打破。至于为什么要坚持祖先的生活方式?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里班克斯说,当他旅行得越多,看到的世界越多,也就越认同华兹华斯的结论:在土地上耕作对人类有本质上的好处。而不是像个追逐风景的游客般,只迷醉于高山与湖泊之间。

他在书中引用了华兹华斯写于1800年的《迈克尔,一首田园诗》:“你或曾直白地询问/他是否爱过这群山/事实上/他笨拙地重复你的疑问……你是否真的看到/他所想的是那些微贱的/奇妙的和令人钦佩的/那些激动人心的事情在他内心仿如一种宗教。

或许这也是读者在书里很容易就发现的:里班克斯在《放牧人生:湖区故事》中传达的价值观与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同样的人类与土地唇齿相依的故事,一种深刻塑造了历史的生活方式。

在那次采访中,《卫报》还问了里班克斯一个有趣的问题:作为一个牧羊人,数羊对入睡有帮助吗?他很实际地说,这个春天,牧场里有380到400只羊羔要出生了,我对此很焦虑。数羊可能只会让我更清醒吧。

《放牧人生:湖区故事》,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