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场改革合并四个部门,迪士尼至今没有食物不安全投诉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实习生 白梦真 吴娅
2018-08-15 08:1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上海迪士尼开园之前,19平方公里的度假园区里,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四个部门,对应四个所管辖,“群龙治水”,会不会最后变成“三个和尚挑水喝”?

几经研究,上海决定在度假区设专门的市场监管所。园区内,越是特殊的大型设备,监管越严。最高峰时,迪士尼园区最多每天五万人次用餐,上海通过综合执法,打通各部门之间衔接上的空白,依靠中央厨房模式,加强源头追溯,至今度假区没有发生过食物不安全的投诉。

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食品快检。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供

说起这四年上海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上海市场监管工作党委书记阎祖强表示,上海一直在探索。不过,2018年6月,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完成《上海市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给出综合评估得分为85.2分(满分为100分),这表明上海市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效果是明显的。

先试点再推广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上海“蹄疾而步稳”。2013年9月,浦东新区作为首个试点区,率先拉开了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序幕。次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撤三建一,重组为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并在各街镇设立市场监管所;2014年底,上海将改革试点扩大到8个中心城区,并将价格执法检查职能并入,形成“四个一”的改革模式。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计量检查。

2015年上半年,上海进一步扩大上述试点推广到全市各区,在全市各区及各街镇实施了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全覆盖。这一年的12月,上海决定在浦东新区、徐汇区、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先行开展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将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由体制改革领域拓展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域,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

2017年5月,中共上海市市场监管工作委员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省(市、区)市场监管工作党委,将区级层面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延伸到市级层面,将行政体制改革拓展到党政联动改革。

2018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立,标志着市场监管新体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运行,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成果转化为顶层设计。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整治无证照经营户。

改革打破部门格局

上海市社科院课题组,在2017年选取浦东新区部分企业、消费者、街道、村居委、区市场监管局干部等人群一千余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观评价数据,综合评估得分为85.2分(满分为100分)。这表明本市市场监管分类综合执法改革效果是明显的。

上海市社科院认为,这样的改革彻底打破各区原有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检部门格局,组建市场监管局。通过机构整合,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全市233个市场监管所,覆盖各街镇、各工业园区以及自贸试验区、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检查特种设备。

上海市社科院认为,通过体制改革,打破了监管领域长期存在的“分段管理”、“九龙治水”现象,有效融合了原工商部门的综合监管、执法办案优势和原质监、食药监的专业技能、技术支撑优势,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解决了多顶“大盖帽”去管一个小商贩的问题。通过重心下移,实现执法力量下沉一线,各区市场监管局内设机构(机关科处室)平均精简了30~38%。监管重心向乡镇街道集中,将机关精简人员全部充实到执法一线。根据统计,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约占各区市场监管局人数的80%,比改革前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全市市场监管干部市、区、街镇监管力量配置分别为0.6:2:7.4,形成金字塔型监管结构。

这样改革有利于全项彻查、综合执法,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同时落实“放管服”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比如,以往进口鲜牛奶,报关检疫时间,起码需要七八天时间,2018年5月,这个时间压缩到3天:第一天挤奶“锁鲜”,成品牛奶进入新西兰货站检测,第二天上飞机,第三天在上海清关放行到达零售终端。

实现这一“验放”模式,不仅取决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力政策,也得益于上海市场监管模式的改革。因为其核心,是将以往口岸查验的工作,延伸到国外养殖厂,进行前置检验和后期监管。这也是上海海关、长宁区政府、市场监管局通力合作的结果。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市场检查。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