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再引兄弟省份关注:四川党媒整版介绍经验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18-08-10 18:43
来源:澎湃新闻

遵义高铁站周围成为新的投资热土。 四川日报 图

2017年下半年,贵州高速里程超越湖北。作为湖北省委机关报的《湖北日报》当时就这一问题连续刊文,将贵州省作为榜样,既分析了贵州高速发展的前因后果,也从中找差距补不足。

这一系列文章在引发湖北网民热烈讨论的同时,也着实让贵州媒体自豪了一把。时隔9个月,又有一省份通过党委机关报整版介绍了贵州的“高铁攻略”,再次引发贵州媒体关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发现,8月10日出版的《四川日报》在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用一个整版篇幅报道了贵州高铁建设、发展现状。贵州广播电视台旗下微信公众号“动静贵州”继之前转发《湖北日报》的报道之后,再度将《四川日报》的这一整版报道全文转载。

四川党报记者体验贵州高铁:有限的资金花在了刀刃上

这篇主标题为《从边缘到枢纽,贵州的“高铁攻略”是怎么做的》的报道写道:“4年前,贵阳北站周围还处于贵阳的郊区,虽毗邻二环,却发展迟缓。随着高铁站落成,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渝贵铁路3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带来巨量的人流,带火了一个商圈,带热了一座城市。高铁大通道的汇集,让贵州成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

报道中,《四川日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记录了今年8月8日、9日乘坐高铁沿着“宜宾-贵州习水县-遵义市-贵阳市”的路线一路所见所闻。

首先给《四川日报》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贵阳北站:夜色中的贵阳北站静静蛰伏,散发出明亮却不刺眼的光。周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灯火通明,私家车、出租车鱼贯出入,勾勒出一幅城市的繁荣画面。

报道提到,为方便出行,《四川日报》记者将住宿地选在贵阳北站附近的北大资源梦想城。这是贵阳北站高铁商圈的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聚集了近200家酒店、300家餐饮,即使是晚上12点抵达的旅客也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小吃街上的商铺打烊时间多在凌晨2点半。

2014年贵阳北站投运,这一带成了商家抢滩的热土。贵阳北大资源地产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朱朝丹告诉记者,今年6月推出500套公寓产品,销售率达到了95%,客户绝大部分来自广州。

今年1月,随着渝贵铁路的开通,贵阳客运火车站达到3座,但贵阳北站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每天有104对动车停靠,近9万人次在这里往返,地铁、公交、出租等各类车在此聚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枢纽主客站。

因高铁而改变的城市,不止是贵阳。今年初渝贵铁路开通,遵义市也“火”了。

《四川日报》记者坐上G2882次高铁,47分钟就到了遵义。遵义站候车室内仍坐着不少旅客,大屏幕上显示有7趟车都是到重庆,平均10多分钟一趟。“最早6:35,最晚22:04,都有车。”车站领班肖平介绍,遵义高铁站每天有近80趟动车停靠,客流量超过1.7万人次。

来自广州、福州、昆明、上海、重庆、成都、西安等地的车辆都可在遵义停靠,红色旅游带来大量客流,“平均每天要接待五六个团,每个团至少30人。”酒店、餐馆都变多了,“火车站外就有一个五星级酒店在修”。今年上半年,遵义市旅游业位列贵州省第二,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30%,其中省外游客占42%。

《四川日报》记者在报道中做了个简单的对比:贵州和四川一样不沿边、不靠海,交通是发展的最大瓶颈。贵州推动贵广高铁立项并最终纳入国家高铁网规划。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贵州到广州的距离拉近到3个多小时。此后,贵州每年开通一条高铁,至今年3月,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200公里。

贵广高铁开通后,第一年就带动贵州省的旅游人数增长了17%,旅游收入增长了20%。今年上半年,贵州高铁累计发送旅客量增速达57.6%,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

广州与贵州并不相邻,为何贵州首先开建这条高铁呢?《四川日报》记者在报道中分析:按照“胡焕庸线”,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东南方向,贵州的考虑是,在高铁修建时序上,并不是选择距离最近的,为了建出省通道而建出省通道,而是把通道建设和对接先进生产力同步加以考量。畅通与最先进生产力地区的联系,用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大通道,实现与广州的快速连接,让广州来拉动贵州发展。

除了上述可以见到的问题,《四川日报》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贵广、沪昆线率先建成,与广州、上海的联系加密;其次才是渝贵、成贵、贵南等与相邻省份连接的高铁。有限的资金花在了刀刃上。贵州正在谋划到所有市州都实现城际铁路或高铁相连,“市市通高铁”项目已经全部获批。最近批复的盘县至兴义铁路项目,将在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

总结贵州高铁建设“生钱”模式:创新引进社会资本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对比去年11月《湖北日报》连续刊文大篇幅介绍贵州高速发展经验,以及此次《四川日报》整版特别报道总结贵州高铁发展模式,湖北、四川这两个经济实力在贵州之上的省份都对贵州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颇为赞许。

另一方面,湖北、四川两省党委机关报都对贵州在高速、高铁领域的“生钱”模式格外注意。

之前《湖北日报》的报道总结,借力“不差钱”的央企,社会资本修了贵州近一半的高速公路。这一做法引发湖北方面的关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将积极引进央企,计划在荆州等地借鉴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模式。

和当初《湖北日报》总结了贵州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生钱”的几种模式一样,这次《四川日报》的报道同样提出了“贵州高铁建设如何筹钱?”的问题。

8月9日,《四川日报》采访组来到遵义市寻求答案,并总结出了“高铁站旁建起繁华新城”“土地综合开发调动社会资本”两个模式。

遵义高铁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杰对《四川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要建设一个集餐饮娱乐、交通枢纽、商务服务为一体的高铁新城。”

按照这样的定位,整个遵义高铁新城被分为了三个板块:以高铁汽车客运站和站前停车广场为中心的交通枢纽板块;以写字楼群和星级酒店为中心的商务板块;以商旅风情街为中心的餐饮娱乐板块。

《四川日报》报道提到,在商旅风情街,永辉超市、海底捞等项目已确定入驻遵义高铁新城,与红星爱琴海合作的购物中心正在修建。商务板块,正在修建的五星级酒店已确定与绿地集团合作。今年底,高铁新城建设将全部完成。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芶以勇介绍,高铁场站周边的土地综合开发,是社会资本进入的良机。“线路规划和场站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方案同时做,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土地开发的收益再反哺铁路建设运营。”

肖杰初步估算,5年时间,整个区域的价值有望直奔千亿。公司在高铁新城建设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将用到省内城际铁路等新的铁路建设。

贵州省《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采取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具体合作方式特别提及“土地综合开发”。

《四川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在社会资本引进上,贵州不断创新模式,如“BOT+EPC+政府补助”“股权合作+EPC+运营期政府补贴”等。“这样能够进一步激活市场参与高铁建设的积极性。”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评价。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