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画像|崆峒,我说给你听

2018-08-07 15:56
上海

返乡画像是头号地标记录回望故乡的栏目,意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解读当代人心中的乡愁,当你开始返乡观照,你就是那微光。
崆峒盛夏

崆峒秋景
崆峒冬景
甘肃省的平凉市是我的家乡,而我,是平凉一个名唤崆峒的地方土生土长的姑娘。崆峒二字,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但事实上,在绵延不绝的文化史脉中,在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里,崆峒从来都是极尽风流。

不知是“清波摇荡随风出”的顾盼生姿、“落日长窥大壑愁”的辽阔深广、还是“蛙声鸟语随鞭影”的清新从容才能将你准确地描述,只觉得那首老歌中唱到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一句,将我对崆峒的热忱表达的刚刚好。

寒假,从回家后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开始。遥想古人风雅,有秉烛夜游、踏雪寻梅的佳话,那么雪后初晴,约三五好友爬山赏雪只为一睹崆峒山冬日风姿的我也大抵算得上是“附庸风雅”了。

一路上,浮现在脑海里的尽是此山流传了千年的传说故事,皇帝远道而来,向广成子请教治国养生之道,一位是仙家居士,另一位是“人文初祖”,那样心,怀天下而不辞个人风尘辛苦的心,在千年之后依旧熠熠生辉,这样的故事,让登山的我在寒冷冬日里内心也能感受到温暖。

皇帝问道总是带有上古时代浓重的神话色彩,那么秦皇汉武两位中国历史上为统一天下而执策临鞭征战四方的帝王则是真真实实地目睹过她的芳颜。检票后延山路行进约三十分钟的路程,在正式登山口至今还屹立着刻有秦皇汉武登临后篆刻的石碑。

来这里访仙问道的何止秦皇汉武?赞美其钟灵毓秀的又何止是子长李杜?“萧关只在藤萝外,客子风尘自白头”,崆峒一山,凭借自带的仙风道骨冲淡平和,再融合进佛家的悲天悯人,这般的底蕴深厚,纵使品味千遍又怎会厌倦?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的武林高人木灵子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崆峒五老”之一,七伤拳更是崆峒派传世绝世武功,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古抄本,终于练成。承蒙先生青睐,谢逊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便正是凭借此门武功。

七伤拳是金庸先生笔下的神功,读起这样的文字当真是令人酣畅淋漓,拍案叫绝。这里孕育而生的崆峒武术虽真实存在且生生不息,但也不似小说中那般传奇。

真正的崆峒武术,以繁杂见称,刀枪剑棍拳腿等皆有习练,冷门及奇门兵器亦格外多,钩、铲、鞭、刺、铁扇、飞爪、风火轮、判官笔等都收入,其目的是要到随时手拿一物皆可为武器,一招一式进可攻,退可守。

崆峒武术
传说中的七伤拳与人交战鲜有对手,招招狠辣,伤人伤己。但崆峒武术不然,一代代崆峒派门人常年隐居在山上,于晨风暮霭中言传身教,温柔敦厚,刚柔相济,以武会友,养善养德。崆峒武术的举手投足间浸饱了质朴深沉的忠厚气质,而这样的气质,则是崆峒山才能够滋养出来。

一座山,祖祖复辈辈地登临,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登临,上山的人拍照留念,而多数人下山后又述说着登山带来的疲惫,登山之感,也因人而异。

故事要讲给人听。自然资源的再得天独厚,也不能竭泽而渔,长久发展的蓝图构建亦非朝夕之功。在一代代工作人员非努力下,崆峒山终于成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被推荐为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国家的旅游文化示范地,国家邮政局还发行了崆峒风景的特种邮票,荣登“国家名片”,崆峒的未来,其道大光,这份内外兼修的美,愿读千遍……

近年来,经过旅游局的大力发展,每年都会举办“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除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陇剧、社火、歌舞等文艺表演外,更有崆峒武术的隆重登台,吸引着各地的爱好者纷至沓来。

登山临水总会伴随肉体的疲惫,于是,山下的一条长街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农家乐,崆峒特色美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大鱼大肉的珍馐令人大快朵颐,田园气息浓重的时令小菜又何尝不能呢?相比之前的外出务工,农家乐的兴办除了物质生活的更大满足,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才是他们更满足的,而这一切,都是崆峒山的慷慨馈赠。

日过正午,人在归途。古人登高,是自然对人的接纳与成全。当人融为自然的一部分时,可以释怀世事带来的烦恼,而我登山,不过为读她多一遍。除了清新的山林之气所带来的心旷神怡外,更多的则是重读崆峒的人文情怀带给内心的虔诚和改变。

返程时光在我们的相互打趣中走过。忽地一抬头,目光掠过窗外城市外围仅存的一片村落。放眼望去,耕地面积不是很大,房屋也因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由原来的土坯房成为了砖瓦修筑,瓷砖贴面的二层小楼。

眼前所见之景,将记忆拉回了小时候。七八岁时曾经来过这里,那时是来踏青放风筝。那个春天,这里还拥有十分广阔的土地,家里的大人们在你新绿冒芽的土地上采摘野菜,而我则在土地上放风筝,这里有儿时春日里的美好回忆。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里混杂着的泥土的芬芳,是我最爱的味道。但如今,却不似儿时的记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何等富有田园气息的文字,看那些古时候唐诗宋词里绵延至今的对田园乡村的咏叹,便可知自古以来,我们的骨肉和血液中,除了琴心剑胆的侠客梦,亦有挥之不去的田园隐逸情怀。

时代总是要向前的,但在脚踏实地走着走累的时候,也总还需要有一片星空可供仰望。毕竟年少,那份“耕读传家”景象我不曾体会个中滋味,但我听到的,是长辈们口中他们儿时的拾草捡柴、傍晚的炊烟袅袅、与四季更迭中寡淡却不可复制的时令美味。看到的,是那代人的眼中那渐渐模糊,质朴悠远而无处寄托的乡愁。

暮色渐深,看着眼前的景象逐渐被林立的高楼所代替,读眼前之景一遍遍,想起的是陶潜的呼唤: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读特定的日子里的精神底蕴。

儿时的记忆里,“年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语,古有“十里不同俗”的说法,而崆峒的年味则意味着从头到脚的新衣服、长辈关怀的压岁钱以及老人们开始张罗的春节美食。那时,全家人都会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忙碌地制作各种美食:炸丸子、炸麻花、炸果果……最喜爱的环节便是炸果果。

果果(一种传统油炸面点)是崆峒水土孕育出的特定年味。崆峒毗邻八百里秦川,秦汉与大唐的定都长安也使得这里带着赤诚与豪情。相对闭塞的川地保全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几乎不曾经受战火的纷扰,又因见证了盛世帝国的起起落落,实在像极了一位深沉谦和的老者。

于是,那汉唐而来的豪迈赤诚就在山川河流的滋润下,在时间与空间的的研磨中,沉淀为了性格中的宽和敦厚,自然也少不了地域文化所赋予的率性洒脱。

这样的性格在崆峒美食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吃肉要大块,喝酒用大碗,哪怕是像果果这样的油炸小点心也是味香料足的良心制作。

将调味料和烫好的酥掺进面粉,有咸甜两种口味可供选择,用水和油按照一定比例充分和匀,制成足足和掌心一般大小,厚约三四毫米的小方块,接着,就是所有人随意发挥想象力的时间了。

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剪刀,筷子等为辅助工具,将一小块面按需求挤压,裁剪,制作成型后下锅油炸定型,然后就成了一个个好吃又好看的艺术品。

手艺好的人能将面做成莲花和一些小动物的样子,年幼的我在家人的指导下只会做风车样的果果,这种样式制作尤为简单,只需将正方形的面皮沿着对角线剪开四个小口子,面皮中央不能断开,然后将剪开的面皮形成的四个角按同一个方向按压在中间,就像儿时的手工纸风车一样。果果趁热吃,外皮酥脆,内在柔软;放凉后酥香更甚,回味绵长。

除了果果,过年必吃的传统“蒸碗”和它相比,分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炮制好的肉丸子、鸡块或排骨,在于调料充分融合后装在一个大碗里蒸熟,货真价实的满满一大碗荤菜被做好,正月里取来食用,只需加热便可。面对这这样一份丝毫配菜都没有的荤腥食物,还有怎样的馋是无法化解的呢?

无论是年节美食亦或是日常吃饭,光靠精致小巧的卖相是行不通的,这里的食物一定是“大且多”,我想,这就是性格使然吧,毕竟,走向西北,需要一股浩荡之气。但也难免让我联想到,曾经的先辈是怎样的筚路蓝缕走到今天,艰苦的岁月是吃不到这些的,那时,唯有过年才吃得上肉类,唯有辛苦劳作整整一年,才能够积攒些许积蓄,款待他人,犒劳自己。

当日子好过了,物资充足后,崆峒人每每待客一定尽己所能,倾其所有,于是才有了如今的饮食风俗吧!可以忆苦思甜的物象除了糟糠粗食,同样可以是大鱼大肉啊。

还不曾将杨柳新绿到月淡横秋的过程细细品味,而忽地就到了如今。家里的老人们年岁日增,身体不如从前,无力将崆峒的传统极富特色的“年味”系列美食重新复制;父辈们人到中年,也无心在工作忙碌了一年后年底彻彻底底大操大办;而我,一路走来,为了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入学压力也使得失去了曾经对参与过年美食制作的热情。于是,家中已经多年不曾做过崆峒特有的年节美食了。

总有络绎不绝的声音念叨着崆峒年味淡了。小时候家乡过年,从小年就要开始准备,清扫一年的风尘,还有为正月制作足够丰盛的半成品,招待亲友,亦是犒劳忙碌一年的自己。

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五,甚至正月二十三都算是正式过年,每一天要吃怎样都很有讲究,大家按照老规矩认认真真地吃着该吃的食物,就觉得新的一年会平安喜乐。

一直延续到农历正月二十三“燎干节”,年才算真正过完。燎干,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古老到对这样活动的目的众说纷纭。在崆峒,人们在正月二十三的夜里,架起收拾好的干草和柴火,点起火堆,扶老携幼依次从火堆上方跳过,希望燃烧的火焰能够驱除来年不好的一切,幸福安康。

那样的年味,充满着虔诚的仪式感。岁岁年年,而人,又怎敌得过岁月的流转,也是时过境迁,才明白,大家所怀念的崆峒“年味”,是需要有人用力撑着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才是人们对春节的传统定义吧。令人欣喜的是两年前在政府的支持下每年正月,崆峒古镇有了春节灯会,古镇古色古香的现代建筑尽其所能的模仿着古时的典雅,亦有人工修建的小桥流水,颇有风味。

“社火”表演
特别是到了正月十五,曾经因种种原因中断了几年的“社火”表演又进入大家的视野,舞龙舞狮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就像安塞腰鼓那样激情澎湃,这样的喧嚣,怕是只有黄土高原的厚重才足以衬托起的。

社火是最热闹的,以前的社火会从清晨开始走街过巷,社火的精彩之处在于最前面花车上坐着的“春官”,春官称得上是社火的核心人物,头上戴一顶黑色礼帽,身披一条红缎面,每到一个单位,就能用对仗工整,妙趣横生的七字语句表达对该单位一年作为的赞美或打趣,再配上锣鼓之声,实在有趣。

春官的后面,有青壮年组成的舞龙舞狮队,有妇女组成的旱船队,秧歌队,穿红戴绿,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是,社火队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周边的农村,口才与思维俱佳的春官们,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艺人。

到了晚上,热闹不过崆峒古镇。那里的每一个小巷都会挂满红灯笼,每一个灯笼下带一张灯谜,来来往往的行人自行把玩,猜中后的纪念品纪念的是至今的心思澄明和对传统佳节的守望。

花市灯如昼的玉壶光转,也算是对如今崆峒“年味”淡却的些许补偿了。在这样情意绵绵的氛围里,在某个灯火阑珊的小巷,红男绿女蓦然一回首,说不定就邂逅了一段浪漫呢!
读崆峒,看到了那抹走向明天的倩影。

有时候,发点点滴滴的变化比翻天覆地更能带给回家的人温暖而舒心的惊喜。很快,崆峒从一个人口聚居区发展为城市,自然有好处,正如现在,崆峒老城古朴依旧,双车道旁两行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行道树依旧自由生长,两行国槐还似从前一般见证着川流不息却甚少拥挤的车流,如今正值冬季,尽管没有树叶,可是枝丫却都伸展参连在了一起,冬日里融融暖阳,留给机动车道上的只有斑驳的光影。而夏天,这些枝繁叶茂的行道树又会给行人以天然的遮阳伞,微风拂过,甚是惬意。

曾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崆峒老城马路的几处关键路口有新修的过街天桥。这样的慢节奏生活,安逸到就连一座过街天桥都不仅仅是便捷交通,竟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元素,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些莫名的乐趣。

外面的世界再大,过街天桥再巍峨,于忙于工作和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不过是为了保障安全应运而生的交通方式之一,走天桥是迫不得已。但这里不同,连一座过街天桥都有了可读的内容,看暖黄色霓虹灯映衬的天桥和崆峒夜景,连同时光也变得温柔,岁月静好的模样从来都是过目千遍不厌倦。

谁说这样的崆峒就不能兼顾摩登呢?新城和老城,完全是别样风情,在那里,都市之感得以展现,以至于常常会让人忘记这里还是一座人文小城。

离开归来后的亲切也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让人懂得欣赏与珍惜。也曾欣赏过别样的风景,感受过不同的民情。即使我是如此的希望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但还是对崆峒氤氲着一种游离于各种比较之外的情感。我的崆峒,有着与许多人文小城一样的闲适,但崆峒却占尽了我的那份乡愁。

久别重逢,只在心底道声“崆峒,你好”,而寒假又这样匆匆结束,返校在即,我的心情,谈不上激动,也算不得伤感,我用一颗平常心看待此去经年后的别去与归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崆峒养我,她给予我的,除了西北人的率性洒脱,善良热忱,还有许许多多我不能用语言来清楚描述的秉性,这些都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带给我种种改变。

同样,在崆峒的外面,有我的大学,有我憧憬的前程,有我爱的人和事,“有梦不觉人生寒”者如是说。

崆峒,是在外游子绵绵不尽的思念。

家乡赋予的特性永远烙印在灵魂深处,即使走了千里的路也还是有根叫作家乡的“线”牵着,有“线”就有归属,有归属的人才可以再一次出发。

出行走过的地方从视觉到味觉的惊喜经过时间的冲刷总会逐渐陌生,唯归乡的炽热情感具备了一种穿越时空的能力,无论何时归来,都会滋生出温暖踏实的享受,这样的崆峒,纵使再读千遍,也不会厌倦。

我是何文钦,是兰州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隶属平凉。人淡如菊是我家乡的气质,吸引骚人墨客,见证风流云散。岁月一如白驹过隙,留给她厚重的底蕴,无论何时,每每读起,纵然千遍不厌倦。
乡愁是朱砂痣,是白月光,离开后才会发酵生长。《返乡画像》让我有意识地去深入了解生活成长热土,这样的经历,带给我的除了幸福,还有陶冶,更是一种相顾无言却心意相通的感慨。用有限的文字记录光阴的故事,把我所知道的崆峒说给你听。

导师推荐语:

我的学生何文钦来自甘肃省平凉崆峒。此次“返乡画像”的写作,是她对故土文化的一次回望,虽不免稚浅,但始终深情。一个有根的人,才能走向更广远的世界,愿她不断进步。

导师:严英秀,兰州文理学院教授

张新颖、梁鸿、白岩松、梁永安、孙良好、薛晋文、张欣、汪成法、赵普光、谭旭东、赵建国、严英秀、刘海明、陈晓兰、曾英、唐云、徐兆寿、胡智锋、辜也平、杨位俭、刘广远、吕玉铭等与李辉共同成为《返乡画像》首批“返乡导师”!正在带领首批近20所高校学生,共同推动“乡”里青年知识分子的报告……

文|何文钦   出品|头号地标            

人文指导 | 叶开(中国顶级文学编辑)

投稿邮箱:touhaotougao@sina.com 联系微信:shhxixi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