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建筑①︱现代之外: 从特洛伊木马到茶壶加油站

王卓尔/〇筑设计
2018-07-30 17:10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到入选网络评选的“中国十大最丑建筑”的河北天子酒店、沈阳方圆大厦、苏州东方之门等建筑,象形建筑总是大众及媒体所津津乐道的建筑现象。2017年底,〇筑设计与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合作,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面教材——象形建筑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系列为四篇文章。 本篇将介绍世界范围内象形建筑的发展历程。

尽管象形设计手法及构筑物随处可见,但并非所有都能被称之为建筑。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象形建筑定义为:人可进入及使用的建筑(包括未建成),其外观轮廓指向某具体对象(如隆加伯格公司总部大楼,其外观为一个篮子);或其设计初衷并非指向具体对象,然而经网络及媒体推广后有了具象的名称(如苏州的东方之门,经网络传播后有了“秋裤”的称谓)。与现实中多样灵活的建筑实践不同,目前中国建筑学界对象形建筑的研究并不多。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的单一评判标准,压制了建筑学应有的活力,也让其丢失了自我批判及更新的能力。

象形建筑,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反面教材,对其理论性的研究在国际建筑学界也不多见。1964年,美国建筑评论家彼得·布莱克 (Peter Blake)在God's Own Junkyard : The Planned Deterioration of America's Landscape一书中,首次对纽约的长岛大鸭象形建筑予以抨击。然而,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却认为长岛大鸭的功能与外在形态一致,他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提出,应采用折衷的装饰主义来修饰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刻板面貌。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的重点在于象形建筑的案例搜集及分析。首先,我们绘制了一张时间轴,将全球范围内象形建筑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进行了标注,并由此分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象形建筑时间轴。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象形建筑的出现

象形建筑出现于西方,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尽管其是否建成无从可证,但这一设想对后人创作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多梅尼科1760年绘制的《拖拽木马入城》 。又如1975年土耳其建筑师Izzet Senemoglu在毗邻考古遗址的Truva小镇,完成特洛伊木马的建造。而临近的城市恰纳卡来,也展出了2004年好莱坞电影《特洛伊》中制作的道具木马,其外观和材料也更接近传说中的形象。

左图:《拖拽木马入城》乔凡尼·多梅尼科·提埃波罗;中图:特洛伊木马,Izzet Senemoglu;右图:特洛伊木马,Bruce Gorden

一战以前象形建筑相对较少,象形对象也相对有限,其主要用途为政治献礼,但命运多舛。

1958年,Charles Ribart曾为路易斯十五设计了《凯旋的大象》,原计划置于巴黎凯旋门旁。其大腿为垂直交通,鼻子为排水系统。然而设想被当时的法国政府拒绝。1808年巴黎改造时,拿破仑曾提出类似计划,即在被毁的巴士底狱广场建造大象形状的青铜纪念碑,以炫耀功勋。建筑师Jean-Antoine Alavoine与雕塑家Pierre-Charles Bridan为此特地制作了完整的木框架石膏模型,保护模型的卫兵Levasseur则居住在大象的一条腿里。然而由于拿破仑在1815年滑铁卢战败,该项目最终未能完成。1846年,大象模型最终被移除。

左图:Charles Ribart, 凯旋的大象;右图:巴士底广场的模型大象,1831

尽管这一时期象形建筑建成数量非常少,但有一件作品流传至今且广为人知,那便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作为法国庆祝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贺礼,这件作品由雕塑家弗里德利·奧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建筑师Gustave Eiffel与结构工程师Maurice Koechlin完成桁架和幕墙建造。公众可经由塑像内部楼梯爬上王冠进行游览。

而在同一时期,爱尔兰裔美国人Lafferty聘请建筑师William Free在南大西洋城设计并建造了北美第一座象形建筑——大象露西。其一度出现在众多纪念品和明信片上。然而上世纪60年代露西曾陷入失修困境,最终在“拯救露西委员会”的帮助下而免于拆除。目前为美国现存最古老的路边景点之一。

左图:自由女神像《弗兰克·莱斯利画报》,1885年;右图:失修的大象露西,1930

象形建筑的兴起及传播

一战期间,象形建筑的发展曾陷入停滞。然而随着战后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的兴建,以及汽车文化在美国的兴起。由于象形建筑独特的外形容易引起过客注意,于是,美国迎来了第一波象形建筑的建造高峰。相当多数量的加油站、餐馆 、汽车旅馆等象形建筑应运而生。

这些建筑不但外观奇异,其操作手法也各异。有些外形直接反映了内部功能,如1930年沿24号公路的纽约长岛大鸭。其轮廓为一只长9米高、5米的白鸭,内部则用来售卖家禽产品。也有的象形建筑直接将商标放大无数倍进行宣传,如北卡罗来纳州的壳牌加油站。

左上图:长岛大鸭,1930;右上图:壳牌加油站,1930;左下图:飞机服务站,1930;右下图:茶壶山加油站,1930

还有一些反映了业主的偏好,如25号公路边的鲍威尔飞机加油站,其业主埃尔默尼克热爱飞机,并希望其独特的外形能吸引往来旅客。此外,有些象形建筑甚至纪录了政治事件,如华盛顿州的圆顶茶壶加油站,其灵感来源于“茶壶顶丑闻”(指1921至1923年涉及时任总统Warren G. Harding的行贿案件)。

随着1930年代经济萧条及二战爆发,更多的人及物资沿着66号公路迁往西部。大量的客流给66号公路留下不少建筑遗产 。尽管这条公路自1960年代荒废,并于1985年被正式废除。然而从1987年开始, 66号公路的保护团体陆续成立,不同路段有价值的景点得到了一些修复。

1990年代晚期,甚至出现了一系列与象形建筑相关的出版物,如《Route 66》《Roadside》。国家历史名录和国家历史保护办公室也将长岛大鸭子这类象形建筑列为保护建筑。

象形对象的拓展

不同于二战前以人或物为象形对象,二战后,对科技的膜拜以及太空竞赛的开启,使得象形建筑的模仿对象逐步拓展至科学领域并更具即时性。

如在1958年比利时的原子塔。这栋建筑的外观是放大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其管道内部设有电动扶梯与电梯,连接包含展览厅与公共场所等六个可开放的球体,而在顶部球体则可观赏布鲁塞尔全景。

左图:原子塔,1930;右图:太空针塔,1962

又如1962年美国的太空针塔,其餐厅与观景台如同飞碟一样停留在高耸的塔顶。类似的还有1960年末芬兰的“未来之屋”(Futuro House),其外形与周边格格不入,为强调移动性,建筑仅以四角接地。

而在这一点上,建筑电讯派(Archigram)则走得更远,1964年,Ron Herron提出Walking City的概念。让建筑如昆虫一般,可自由地漫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不同的单元可以互相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步行大都市”,不需要集中时,又可以分散开来。

左图:Futuro House, 1960;右图:Walking City,1964

象形建筑的全球化传播

1970年后,随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资本全球化的展开,象形建筑也开始出现在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

南非的巴瑟特小镇为了推广当地的凤梨产业,在1980年建造了一个17米高的菠萝形建筑,其内部是一个专门研究水果的博物馆,游客可爬上屋顶,观看周围的菠萝田和乡村美景。印度新德里于1986年建造了象形的宗教建筑——灵曦堂,其外观酷似一朵莲花。日本埼玉县在1980年代则建造了火箭大厦,其内部功能相当混合,包括住宅、办公、咖啡馆及幼儿园。

从1990年代起,泰国、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和丹麦等国家,都先后建造了象形建筑,如大象塔、眼镜蛇计划、羊与狗的建筑、乐高博物馆,等等。

而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出现了不少象形建筑。自1986年广元凤凰楼建成以来,中国的象形建筑在随后的20年内迎来建设高峰。

那么,国内的象形建筑发展历程到底如何?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介绍。

(本研究由〇筑设计与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研究负责人:王卓尔,研究团队:李思乐,赖晨婧,余若琪,宋雨恬,李汉唐,蔡永峰,康贤,陈晓辉,谢智伟)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