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林草局刘加文:草原是地球“皮肤”,草原美中国才更美

张一诺/中国绿色时报
2018-07-23 11:47

阅读提示

■草和林一样,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必须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尤其要加强林草融合。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点、标志符。草原美,中国才算美;草原美,中国才更美。

■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草原,像重视种树一样重视种草。

■摒弃农耕文化的“厌草情节”,弘扬重草、爱草、护草的文明氛围。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安全屏障。视觉中国 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点、标志符。草原美,中国才算美;草原美,中国才更美。

随着林草融合新时代大幕拉开,我国草原事业肩负起更重大责任。新形势下,如何完成草原保护新任务,如何谋划草原建设新策略,如何谱写美丽草原新篇章?……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进行了专访。

记者: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草原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层面上。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的草原资源。

刘加文:提到草原,大家很容易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段著名的诗句,描述了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生动景图,这就是人们头脑中的草原。草原的学术定义是由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我国《草原法》规定,草原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草地。所以,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草原,范畴已有所扩展,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天然放牧草地,而是几乎涵盖所有长草的土地。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2%,世界第一。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来看,草原资源面积也是最大的,占国土面积的40.9%,是耕地面积的2.91倍、森林面积的1.89倍,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15倍。

我国80%的草原分布在北方,20%分布在南方,北方以传统的天然草原为主,南方则主要是草山、草坡。西藏、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肃6省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草原省份,草原面积2.93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3.35%。我国有草原面积比重较大的牧业县108个、半牧业县160个,这268个县共有草原面积2.34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59.57%。

记者:我国草原资源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

刘加文:草原早已不仅仅只是用于放牧,而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如果把森林比作立体生态屏障,那草原就是水平生态屏障。草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尘降霾、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运动休闲、健康养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国草原从东到西绵延4500余公里,覆盖着2/5的国土面积,精心呵护着中华大地,保护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草原也是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水源和“水塔”。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的50%以上水量直接源自草原。研究表明,草原的防沙作用明显。当植被盖度为30%~50%时,近地面风速可降低50%,地面输沙量仅相当于流沙地段的1%;盖度60%的草原,其每年断面上通过的沙量平均只有裸露沙地4.5%。据测定,在相同条件下,草地土壤含水量较裸地高出90%以上;长草的坡地与裸露坡地相比,地表径流量可减少47%,冲刷量减少77%。草原的这些重要生态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草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2017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65亿吨,畜产品生产能力折合2.58亿羊单位(1个羊单位相当于1只50公斤体重的成年母羊)。在全国草食畜产品生产和保障畜产品供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通过加强草原保护建设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草原畜牧业还有10-20倍的提升潜力。

草原是牧区社会发展的基础。草原具有“四区叠加”的特点,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又大多位于边疆地区,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我国1.1亿少数民族人口中,70%以上集中生活在草原区;全国268个牧业半牧业县中,有152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57%。草原是牧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还是要紧紧依靠草原,大力发展草原特色经济,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此外,草原也是民族文化孕育、生存、传承、发展的土壤。没有健康美丽的草原,牧区人民就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要实现边疆和谐稳定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就必须把草原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记者: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刘加文:当前,草原退化、面积萎缩、质量下降等现象较为突出,草原生态问题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推进草畜平衡、实现草原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与牧民增收的矛盾还有待破解;草原违法征占用、家畜超载过牧等现象还非常普遍;一些地方征占用草原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草原被不断“蚕食”,面积萎缩;草原退化、沙化、石漠化等问题还依然存在;草原监督管理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支撑发展体系不健全等状况仍制约着草原的保护与发展。

在破坏草原的居多因素中,对草原进行征用、使用、占用是影响最恶劣、危害程度最大的因素,因为它从根本上使得所侵占的草原消失,破坏了草原地貌,毁坏了草原植被,改变了草原性质,伤及了牧民、牧区和牧业赖以发展以及草原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且这种破坏和改变不可恢复、不可逆转、危害深远。不仅如此,这种破坏还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导致生态系统的损害和生态功能的下降,危及所在区域甚至其他地区的生态安全。

记者:这些问题该如何破解?我们应怎样保护草原?

刘加文:草原保护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维护生态安全为根本目标,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法管理、政策引领、严格保护、加强建设、科学利用,促进草原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弘扬重草爱草的文明风尚。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厌草”情节。当前,我们已进入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必须为草正名。要大力宣传草的重要功能与作用,积极倡导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草原,像重视种树一样重视种草。要唱响重草爱草的时代旋律,不仅要歌颂小草默默无闻的优秀品格,更要积极传扬小草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全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我们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草原法》修订和《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的制定,修改完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办法》《草种管理办法》、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等规章制度。要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违法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各项制度,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加强草原资源监管,推进执法督察,落实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草原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的约束作用。

积极引导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合理利用主要把握好3个方面:一是对草原植被不占用、少占用、短占用;二是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三是提高草原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对草原征占用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依法审批,严格后续监管;要加快推进草畜平衡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草畜平衡示范县(旗)。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现代化集约高效型转变。要充分发挥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引领作用,让奖补政策与农牧民实施草原合理利用的实际成效紧密挂钩,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在继续实施退牧还草、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充实完善建设内容的同时,从新时代草原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积极谋划好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基本思路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好“四片”:一是管住一片。对严重退化区、生态脆弱区的草原,加强草原围栏等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生态奖补力度,实行“区域性”一定时期内禁止放牧,以自然恢复为主。二是改良一片。对水热、土壤、植被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部分天然草原,加大农艺措施,进行补播、施肥、除杂等,提高草原的产量、品质。三是建设一片。在灌溉条件、土壤条件等较好的土地,开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四是用好一片。对草原生态状况相对较好的区域,大力推行轮牧、休牧,实行草原平衡,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林草深度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成立给草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林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政策法规建设、技术进步、队伍建设、管理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很多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在草原管理中学习借鉴。在草原管理方面我们必须借船出海,充分利用林业管理和发展方面的优势资源、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林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实现林业与草原的全面发展,共同谱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原题为《新时代草原保护的新任务新策略——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

    责任编辑: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