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华讲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的来龙去脉

2018-07-24 16:44
上海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关于小三线建设口述史的系列文章,以此纪念这段值得回忆的历史。
陈锦华
口述: 陈锦华(原国家体改委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委主任)

采访: 徐有威(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理: 张惠舰 高江涛 李 婷

时间: 2013年3月21日

地点: 北京陈锦华办公室

上海小三线建设有三线建设的大背景

上海小三线是在国家三线建设大的背景下开展的。最早在1964年,总参有一个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我看过这个报告,印象已经不深,总的感觉是这个报告把国际形势看得比较严重。现在看来可能还是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毛主席的阶级斗争理论。这个材料引起的重视,不是偶然的,是那一时期用“左”的思想分析看待国际形势的必然结论,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好像敌人马上就要打进来了,要赶紧搞三线建设。

毛主席对三线建设看得很重。他曾说,没有钱把他的稿费拿出来,说道路不通就骑着毛驴去。像这样的话,处在当时毛主席那种权威地位,有些部门听了当然压力就大了。当时也还有一些比较冷静点的同志觉得应该做一些调查研究,毛主席就很不满意,因为这些原因,他认为国家计委贯彻他的想法不力,要撇开李富春为首的国家计委,另搞了个“小计委”。搞小计委很大的一个背景就是三线建设。“小计委”的领导人选毛主席点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因为大庆油田的开发,毛主席对余秋里的印象很好,赞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毛主席认为三线建设没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是搞不起来的。“小计委”集中了几位毛主席看重的干部,能贯彻他的意图。

小三线建设的大背景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在中国的大后方,重点是西部。但是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从东部入侵的敌人要进攻中国的话,将从东部沿海上来,包括蒋介石很可能是从东部沿海上来,西部三线建设的战备力量鞭长莫及,有可能一时应对不了相隔遥远的东部沿海。再加上毛主席战争年代形成的人民战争思想,需要就地武装群众,就地消灭敌人。因此不仅国家要搞三线建设,地方也要搞小三线建设,各自分工,形成大小三线相互策动的战略格局。我想,这就是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大背景。

上海小三线建设的选址

上海小三线建设选择哪里?可以选择浙江,也可以选择江西,但为什么选择安徽的皖南呢?我觉得是因为皖南离上海终究近一点,交通也比较方便,顺着长江就可以到皖南,公路也可以到皖南。另外,我觉得还有个背景,可能跟柯庆施是皖南人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我的分析推测,没有证据,仅供研究此事的专家参考。柯庆施是歙县人,就在黄山脚下,柯庆施很清楚皖南包括他的老家很不富裕,完全靠农业,地方经济没有出路。建工厂没有优势条件,也没有钱建。通过建小三线,搬迁一些厂,借助外来力量,带动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柯庆施在上海主持工作,对老家皖南还是关心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出差,正巧赶上徽剧汇演,我去看了,乡音浓浓,我听了非常满意。徽剧和汉剧是京剧的前身,后来徽剧衰落了。柯庆施为了抢救这个剧种不让它消亡,特地把徽剧组织到上海来会演,还趁机办了娃娃班,培养徽剧接班人。上个世纪末,我去黄山开会,当地政府组织文艺晚会,特地安排了一场徽剧折子戏《水淹七军》。演出结束,我上台感谢演员,问扮演《水淹七军》中扮演关羽的那位演员的从艺情况,得知他就是柯庆施举办的那个娃娃班培养的。沧海桑田,我不禁感慨万千。我由此作出分析,柯庆施对皖南小三线建设夹有乡情,似也在情理之中。

我和皖南小三线的同志多有接触,一再听取他们的汇报。后方基地管理局的同志不断找我,因为当时我是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委主任。记得1981年12月29日,我听取了后方基地管理局的汇报后,对小三线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几万职工艰苦奋斗作了充分肯定。我认为小三线对战备,改善工业布局,改变皖南山区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都有好处,意义不要低估,要珍惜和爱护这个成果。小三线的稳定,关系到全市的安定,要稳定关键是搞好生产,后方局要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何发挥优势,怎样和市内搞好联合,和外地搞联合、出口等。总之,要在调整中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要走出新路子。

连着皖南小三线的广东阳江故事

当年上海搬到皖南的有80家企事业单位。怎么样来评价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我看还是应该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在那个时代做的事情,拿到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环境下来找它的缺陷和毛病是不难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小三线能那样做,确实不容易,应当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意义。

现在我们不是讲中国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吗?那么怎样来消灭这些差距,缩短这个差距呢?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应该肯定。

小三线要看它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战备的需要,在当时那些后进的地区让它的经济找到一定出路,让它有所发展,就业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让先进地区、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技术上、物质上的支援和人才上的支援,这是极其宝贵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分析这个事情,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看它的作用。我的看法,小三线促进了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工业是先进的,因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就是上海,它通过三线建设把它的人才、技术、管理带到经济落后的地区,是一种社会进步。

我的老家青阳在九华山下,附近就有小三线建的厂,八五钢厂就在我们的池州。历史作用要有一个公正的说法,要有一个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说法。我们现在跟风的东西太多,好像我们祖宗都是不行的。没有过去,哪有今天?发展都是一步一步过来的。今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还没有解决,而且有的地方更扩大了,怎么来看待这个事?当时我们力量那么小的时候,还能做这些工作,现在为什么要把它否定呢?

我可以举个例子证明小三线建设的积极作用。广东有个地级市阳江,它生产的刀剪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质量可以媲美世界名牌刀剪。其中阳江十八子公司和广东宏鹰集团,分别被国家科委授予“中国菜刀中心”和“中国剪刀中心”称号,年出口额超亿元的广东宏鹰集团成为全国刀剪生产企业龙头企业。

八五钢厂坐落在安徽省贵池县梅街,曾是拥有超过5000名职工的上海小三线第一大厂。1972年全面投入生产,1987年12月底,正式向安徽方面移交。(由上海小三线职工许汝钟提供)
多年前,我曾经去看过这个刀具城,其中有各种刀具,大的小的各式各样,都是非常好的刀。我问他们怎么做得这么好,钢材是哪里来的。他们告诉我来自黄山钢厂。我知道,黄山钢厂的前身就是上海小三线期间的八五钢厂,而八五钢厂就是上海的上钢五厂包建的,上钢五厂是我们国家特殊钢的基地。上钢五厂到黄山去建厂,带去了技术,带去了人才,带去了管理经验。在半个世纪以后,它的钢还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的阳江刀剪的材料。为什么杭州的张小泉衰落了?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材料,没有好的钢。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当年小三线的后发优势还是很突出的。

我去参观这个厂的时候,安徽省委原书记卢荣景同我在一起。我跟卢荣景同志讲,你看这么好的材料,你们是卖原材料,它的高附加值让广东拿了,它的附加值等于你们钢材数倍。你们创造的财富,主要部分你没有拿到,被阳江拿了,它加工以后,增值了。上海搬到你们安徽去的小三线,它生产这么好的钢材,你没有用上,千里迢迢送到广东。阳江是中国的最南面,要用火车、飞机运送来,安徽开花,广东在全世界结果。

这事对我印象很深刻。我就此联想到,当年小三线建设开的花,几十年以后结果,结了这样好的果,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怎么能否定它呢?还有一些小三线,尽管这个厂不存在了,但是它培养的人才、培养的干部、培养的技术,可能在另外一个工厂,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不能光看它工厂没有了,它培养的人才,掌握的知识还在,他们继续去另一种环境里发挥作用。上海去了几万人,上海人回去了,但是他们培养了当地人,带动起来了。我们要看的,不仅是工厂生产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传播的文化、传播的知识、培养的人才。这些对我们安徽以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发展,都在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小三线:无私的付出和奉献

当年三线建设都撤了,回大城市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三线当然扛不住,也要撤。我到上海工作以后,它已经是进入撤回上海的阶段,这是挡不住的。我做副市长的时候,小三线都要求回来,叫落实政策。

落实政策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地把上海人撤回来,它已经形成了生产体系了,多少年已经成为很好的工厂。那你得要交给安徽,安徽接过去,能继续生产,继续给国家创造财富。它生产的东西还要运到上海来作原材料,作配件,上海继续用它的东西。这个过程当中的谈判,安徽要价是不断加码的,谈得很艰苦。当时安徽经济不发达,承接这些企事业单位有困难,许多难题解决不了,短时间内没有能力消化这些单位。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

总的来看,小三线建设还是有意义的。这等于是一种播种性的工作,去掉 “左”的政策和形式以外,这件事情对后进地区,是一种现代化的播种工作,它会开花、结果。就如同我刚才讲的阳江的例子,它就是当年小三线播种的果实。

应该客观、公正地记述历史,这对我们的前人是一种尊重,是对历史的敬畏。放在那个历史条件下,那样的艰苦环境,要看到他们的付出,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这种无私奉献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对这种精神的传承。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做对的是一种教育,做错的也是一种教育。做对做错都讲,可以让历史更有立体感。

【受访者简介】

陈锦华,男,1929年出生。1951—1976年期间先后任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计划组副组长。1976年至1983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委主任。1983年后历任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016年7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原载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鸣谢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8年度宣传推介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