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躺着赚利息的日子结束:半年后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8-06-30 08:36
来源:澎湃新闻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就能赚利息的日子将彻底宣告结束。

6月2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跨境人民币备付金账户、基金销售结算专用账户、外汇备付金账户余额暂不计入交存基数。而除上述特定账户外,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注销在商业银行的其余备付金账户。换句话说,支付机构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只能通过央行开立。

所谓备付金,是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通俗来讲,我们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网购时,需要先将货款预先支付给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收到货后再由支付宝打给商家,而短暂预付到支付宝的这笔资金就属于客户备付金。

客户备付集中存管比例:从零到全部

从没有备付金集中存管,到2019年1月全部执行,央行用不到两年时间结束了支付机构靠沉淀客户备付金躺着挣利息的盈利模式。

央行第一次出手对备付金进行集中存管始于去年4月。

去年1月,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从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首次备付金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

在此之前,经过一轮爆发式发展的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们往往选择只能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尽管一直备受争议,但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备付金存在银行而带来的利息收入“默认”归支付机构所有。同时,银行们又“渴望”存款,在央行叫停断直连之前,大型支付机构靠手里几百亿的支付沉淀资金自然可以到各家银行、甚至是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 在网络支付服务费上讨价还价。

在实施8个多月后,央行二度出手,去年末决定从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按照央行的要求,这一比例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

而在50%的比例执行了刚满两个月,央行再度出手,将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市场对央行这一决定并不意外。

5月初,央行就曾召集部分机构开会,酝酿对部分试点支付机构全额上收客户备付金。而从落地的政策看,央行最终选择了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5月末客户备付金总规模已超万亿

这一变化对20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央行数据可以一窥。

从2017年6月开始,央行开始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更新“非金融机构存款”这一数据,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栏目体现的主要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交存到央行的备付金存款。截至5月末,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非金融机构存款为5009.23 亿元。

按照目前执行的备付金上缴50%比例测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总规模在5月末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

支付机构一年通过备付金利息能获得多少收入?虽然没有全行业的权威数字,但汇付天下的招股书披露了冰山一角。

在中国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排名第七、占2.0%的市场份额的汇付天下在今年3月赴港上市时披露的招股书称,其利息收入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和6160万元。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