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当上海设计遇到阿坝非遗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06-24 09:50
来源:澎湃新闻

牦牛毡帐篷、羌绣、藏羌织花腰带……在四川阿坝,这些非遗手工艺品都是当地藏族、羌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是城市生活中难觅的非遗手工艺品。

6月1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阿坝织绣研修班)”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举行结业典礼。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来自阿坝的20多位非遗传承人与上海设计师合作,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创作了近百件非遗跨界作品。

设计师李伊蔓将传统藏羌纹样图案重组转化为适合高定成衣的图案,与传承人合作设计出了一组刺绣服饰。

上海设计碰撞阿坝非遗

“一个月的培训,学到了太多东西。”这是参加这次非遗研修班大部分学员的共识。

阿坝少数民族众多,此次学员大多为藏族、羌族,有些人此前从未走出四川,汉语表达也并不是很好,更未接触过专业设计培训。

设计师应敏对藏族姑娘昂金措印象深刻,觉得她年纪最小却心灵手巧,现场展示的一件做工精湛的藏袍就出自她之手。1999年出生的昂金措是这次研修班里最小的学员,她16岁开始在当地手工艺学校里学做帐篷和藏装,在学校里半工半读,也是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研修班,一直做手艺的昂金措第一次体会到了设计的魅力,她最喜欢的作品是和娃娃服饰设计师徐加佳合作的藏装娃娃。她特意拉记者去看自己的作品:一个穿着一袭宝蓝色的藏装、金发大眼的洋娃娃。“第一次做,做得不好。”她有点害羞地拿着娃娃,眼里满是喜欢。

“和设计师合作,设计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对已经开始考虑将传统技艺转化成商品的当地设计师而言,这次合作也是一次激发灵感之旅。25岁的足巴甲和索朗当周一起创办了阿坝州若尔盖县当地的一家制作牦牛毛产品的公司,生产牦牛绒围巾、灯具等产品。

娃娃服饰设计师徐加佳和几位藏羌服饰绣品传承人合作,设计制作了身着传承人民族服饰的娃娃。 
上海的土布设计师应敏和他们进行了跨界合作,应敏用丝绸和牦牛绒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进行拼接,设计了几款手工包,三角形的金色丝绸织片和棕色的牦牛绒织品呼应。应敏解释,自己特意在包上拼接出了抽象的帐篷形状,以贴合藏族使用牦牛毛织造帐篷的传统。
“用设计的方式把自己的文化加入进去,这是我们之前从来没想到的。” 足巴甲此前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把牦牛绒织物做得好看以适应市场,这次他开始意识到,设计本身就可以讲述文化。

设计师应敏和牦牛绒纺织技艺传承人足巴甲、索朗当周合作,用牦牛绒织物和丝绸拼接,打造出一组牦牛绒手包。

现代设计让非遗保存、更新

阿坝海拔高、山地多、交通不便,辖内有13个贫困县,但同时,这里又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少数民族众多,文化样态丰富。这里生活着藏族的三个支系:加绒藏族、白马藏族和安多藏族,羌族也有高山羌族和河谷羌族两大支系,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手工艺技术。

“当地政府在进行文化扶贫,传统手工艺是重要推手,可以带动当地绣娘有工作,养活自己。”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总监章莉莉介绍,此前他们承办的多为具体技艺的研修班,像阿坝州这样整建制的非遗研修班并不多见。

在阿坝当地,许多传统非遗工艺依然在日常生活中被传承和使用着,藏民仍然穿着藏装,带着帐篷,保持游牧的习惯。但这种传统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工业化的冲击。

牦牛毛是藏族非常重要的纺织材料,牧民用牦牛毛纺织帐篷,经线用牦牛毛,纬线用牦牛绒,编织出来的帐篷保暖抗风,雨天也不会漏水。

“但现在大家觉得行军帐篷也不错,方便也不漏水。”足巴甲发现,现在会织牦牛毛帐篷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对于传统吃穿用都依靠牦牛的藏族人来说,牦牛绒纺织技艺这项非遗实用性在下降。

足巴甲在尝试将牦牛绒纺织这项古老的技艺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他们开发了牦牛绒围巾、藏装等产品,在当地成立了合作社,邀请老一辈纺织艺人用传统手法编织,还从当地牧民手里收牦牛毛,一斤30元,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58岁的羌族刺绣国家级传承人李兴秀是当地非遗创业的元老级人物,羌绣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是当地人自产自销的手工艺品,李兴秀1970年代开始学羌绣,1982年就下海创业,把羌绣卖出了大山,还带着阿坝州当地近万名妇女学会了羌绣。

“这次一个月培训,我们学到了怎么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这次李兴秀带着多位羌绣绣娘和服装设计师合作,做出了一批羌绣、藏羌织花腰带和时装结合的服装,传统羌绣和牛仔装等现代服饰的碰撞让李兴秀激动不已,“这次回去,我们要让阿坝成千上万的绣娘也学到我们这次学到的东西。”

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李兴秀介结合了绍羌绣、藏羌织带和牛仔服设计的服装。

非遗设计如果不做任何改动“对传承人不公平”

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阿坝织绣班已经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16期培训班。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总监章莉莉形象地把这样的研修班称为“左手牵着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让传承人和设计师合作,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每次研修班都分为三部分,考察课、理论课和设计课。研修班老师把设计专业的大学课程浓缩成10天给学员们补课,专利法律法规、色彩搭配设计等等都有涉及。考察课上,学员走进外滩22号,在高定品牌店中听设计师讲课,了解如何借助设计的力量,将传统手工与时尚定制结合。只有最后10天才是设计课,传承人和设计师携手合作,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结合的作品。

阿坝非遗学员的刻苦程度令人动容。几位年纪不小的羌绣绣娘为了在结业典礼上拿出作品,早上4点就起来绣了。在最后短短10天,20多位学员拿出了近100件作品,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还只是全部作品的30%。”章莉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还有70%的作品将在传承人回到阿坝之后,和设计师远程沟通完成后续制作。

此前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孵化的非遗当代设计都以展示为主,章莉莉透露,今年将开始转型和文创机构及设计师合作,尝试小规模量产,帮助传承人从创新走向传播再走向商业转化。

有些人认为非遗应该保持原始风貌,不应该做任何改动。做非遗当代转化多年,章莉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觉得这对传承人不公平。”

每次研修班上,他们都会询问学院意见,结业作品是愿意做传统作品,还是和设计师合作,学员都选择了做创新合作,“不去干涉,文化会自己交融的。过去的时尚就是现在的传统,现在的时尚就是未来的传统。非遗传承就像一条大河,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当中。”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