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亚新奖评委见面会:不要忘记一开始拍电影的真诚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8-06-18 14:30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办节定位,自第七届创办亚洲新人奖以来,始终致力于发掘和扶持亚洲电影的新生力量,发现和推出亚洲优秀电影人才。14年来,一大批亚洲青年电影人登上亚洲新人奖的领奖台,得到了激励、获得了鼓舞、增加了信心。越来越多的青年电影人,从亚洲新人奖起步,不但成为了本国电影发展的中坚力量,还逐渐走向国际影坛。

6月18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在本届主席施南生的带领下举行媒体见面会,菲律宾导演拉亚·马丁、中国演员宋佳、缅甸导演赵德胤和中国摄影师曾剑,共同组成国际评选委员阵容。面对亚洲电影的新生力量,各位评委们回想起自己初“触电”时的初心。

6月18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们与媒体见面。左起:曾剑、宋佳、施南生、赵德胤和拉亚·马丁

评委们的电影初体验

评委们初涉电影行业的经历看起来都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如今已经身为金牌监制的施南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拍《最佳拍档》的时候懵懵懂懂,却误打误撞意外当年就获得香港春节档票房冠军,“当时两千多万票房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多少年后有二十多亿票房的电影这么了不起的事。”

菲律宾导演亚拉·马丁回想自己当年的毕业作品本来只要交短片,但自己克制不住创作欲望索性拍了部了长片,没想到就获得了很多国际电影节的青睐。现场他还感谢了当时支持了他第一部电影资金拍摄的父母。

演员宋佳还记得自己学生时代拍片的经历,“那时候没钱,一部电影的成本是两千块。我当时是组长,又做导演,又做编剧,还是摄影,甚至在现场用笔记本电脑放音乐现场收音。那时候虽然那辛苦,但每天特别兴奋,不吃不喝都觉得特别开心。”

缅甸导演赵德胤,第一部电影的经验颇有些坎坷。当时开机在即,演员的家长听说要去缅甸边境拍,担心安全不肯放人,于是演员出发前临时被送去了美国度假。最后赵德胤只得自己花了钱买了三张机票,“执行制片变成男主角,我自己还做摄影师,就这么拍了《归来的人》。在缅甸我们没有拍摄许可,每天连跑带打,一通乱拍,结果入围了釜山、鹿特丹影展。”

曾剑回忆起当初一开始拍摄电影,“人少特别自由,一个镜头从一楼拍到四楼,随便演随便拍,后来电影在戛纳拿了奖,我们还感慨,看到记者媒体来采访拿的摄影机比我们都好。”

被青年人的“激情苏”打动

作为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会主席,施南生表示,每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电影也是如此,因此自己非常渴望看到年轻人的电影。

6月17日,评审工作开始的第一天,评审团们就从早到晚连看5部电影。

除了“很享受这个过程”,评审们也介绍了自己的评审标准。施南生说,“我做过很多评委,亚新奖是分单项奖的,最佳影片是各方都比较完美的,其他比如最佳演员就着重看演技,有时候一个剧本给一个演员表演发挥的空间更大一点,最后还有一点点个人的喜好。”

演员宋佳把看电影同样当作自己学习的过程,“亚新奖是每年给我们行业内推新人的时刻,昨天看完五部片子,想到自己做新人的时候,虽然现在有了更成熟的想法,但是看到这个时候,还是被年轻人的激情所打动,提醒自己不要忘掉自己一开始的真诚。”

摄影师曾剑寄语摄影行业的新人,“新的摄影师,在拍自己第一部作品时,更需要真诚,想好你自己所有的表达,不光永远专注于画面的漂亮,而是要关注摄影机对表演对内容有什么帮助,不要太炫技。”

同时,面对今天国内新人导演可能会遇到的演员高片酬的问题,施南生给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用演员就找适合的演员。很多人喜欢用小鲜肉,不代表一定要用小鲜肉才会成功。永远是恰当的角色用恰当的演员。要价高对整个行业都不健康,当演员受欢迎,要价高无可厚非。但现在演员要价高不符合专业标准,不符合经验资历,那我觉得就不对。”

对此,赵德胤导演认为,无论青年演员还是青年导演,都应将目光看的更长远,“青年演员长得好,有气质,容易被圈内接纳,但作为演员,演技很重要。脸是老天爷赏饭吃,但能不能成功,就靠‘术’。导演也跟演员一样,有12345的步骤,有的人开始很红,但后来不行,行业市场不是电影的本质,只是销售的意思,本质应该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力。电影是马拉松,不是一开始红就能撑很久。”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