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阅卷:数学鼓励学生“多想少算”,解题过程更重要

樊未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2018-06-16 07:46

“今年北京高考进一步加大了经典名著的考查范围,微写作3选1,一共10分,涉及的经典包括了《红岩》、《老人与海》,新增加了《论语》,围绕《论语》的考分的比重加大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说。今天(6月15日)是北京高考阅卷媒体开放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高考阅卷现场了解到了北京2018年高考阅卷的一些具体情况。

宋亚云介绍今年语文试题有三个特点,除了加大了经典名著的考察范围外,今年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的比重增加了,同时还更加注重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察。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文本阅读量略少,但是难度并没有降低,题目的灵活度加大了。这也使得阅卷工作量有所加大。比如有一道默写题,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诗句,考生的作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阅卷人员有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宋亚云说。

另外,专家还表示,今年在评阅考生大作文时,能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考生在引经据典,也更加有文采了。

语文卷组专家张彬福介绍,从大作文的选择上看,大约20%的考生选择了记叙文,“这与平时教学导向有一定关系,平时议论文练得比较多。”张彬福说。

在数学阅卷现场,专家介绍除了选择题40分由机器判卷之外,其余110分都在数学阅卷点进行评阅。

“从今年的数学考题来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鼓励学生‘多想少算’,这也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质量专家组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数学题目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是否掌握,对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将数学知识与音乐、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将高中阶段有限的概率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电影好评率结合,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问题,用数学方法进行决策等。

对于许多家长和考生十分担心的“过程对但结果错是否得分”,质量专家组解释称,如果过程对,但计算错误,不仅能得分,而且丢分不多,能得到该题的大部分分数。因为从考题来说,解答题并不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注重考查学生解题时用的概念和方法,过程更为重要。相反,只有答案对了,但没有过程,只能部分得分,因为只有结果正确,阅卷老师看不到他的思考过程,不能判断他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个内容。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高考共需阅卷约21万份,共设立6个高考评卷点,1173名教师参加今年的高考评卷工作。其中,统考评卷1143人,来自高校的评卷教师563人,占总人数的49%;来自区教研部门、中学教师580人,占总人数的51%。

根据工作安排,评卷工作已从6月9日开始,预计将于22日结束,23日12时发布考生高考成绩。高招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及高考成绩分数段统计等情况也将同日向社会发布。25日8时至29日20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志愿,单考考生填报单招志愿。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高考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确保高考评卷做到零失误零差错。”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北京2018年高考加大了经典名著的考察》)

    责任编辑:李思文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