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徐惟聆:音乐到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力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赵知乐
2018-06-15 15:16
来源:澎湃新闻

小提琴家徐惟聆如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上,然而,她对演奏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兴趣。

6月15日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徐惟聆将携钢琴家宋思衡带来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曲目以舒伯特、克莱斯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经典为基础,也有伊萨伊《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行板》、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幻想曲》等鲜少在现场演绎的曲目。徐惟聆第一次演《金鸡幻想曲》还是1977年,41年后再演,对她和观众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

音乐会上,徐惟聆将使用一把1739年的瓜奈里,这把名琴曾是“法比学派”小提琴宗师格鲁米欧的爱琴,大师的气息给它带来了别样的底蕴和厚重。

阅历积累出不动声色的高级

徐惟聆是上海人,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成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1980年,徐惟聆赴美自费留学,2000年受聘回国,至今活跃在演奏和教育的第一线,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都有教职。

然而不管什么身份,她对音乐的追求始终没有止步,“你30年前没解决的问题,也许30年后还真就解决了,好到哪一步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徐惟聆所说的问题,不是技术,更多是艺术上的沉淀,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

“一个好的演奏家必须具备非常好的技术,但是,你到最后不是拼技术,最终人家是要听你的音乐,你怎么体现这部作品。比如同样一个协奏曲,为什么这个人拉就有味道、就有内容?一弓下去,人家就能看出你火候和功夫的深浅,能看出你有没有分量——这都是内力的体现,是真正不动声色透露出来的高级。”

怎么才能达到不动声色的高级?

徐惟聆认为,高级是人生阅历积累出来的,“它和你的个人经历,你在生活上的喜怒哀乐,你的个人修养息息相关,深度不是教出来的,所以我们永远都要提高自己。”

说到高级,小提琴大师海菲茨是徐惟聆心中永远的神。

“他是1980年代才去世的,他在那个年代就是至高无上的神话,如果他现在在你面前,是不是还像神?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这就是谜,他的学生很多,但没有一个学生能超越他。也许几百年就出这一个人,就像帕格尼尼,这些大师的琴声都有他的个性、有他独特的声音,你一听就会知道是谁的作品。”

徐惟聆感慨,现在的人看得更多了,整体水平也都提高了,然而鲜有人能达到这种个性,有个性也都停留于比较表皮的“噱头”,比如学大师的一个抽弓、一个转身,学肌肉怎么动,缺的是内力的积累和迸发。

她继而强调,最高形式的音乐一定是理性的,一定是经过严密思考后出来的,“就像我的老师布朗斯坦,他会告诉你这一弓怎么下去,停在哪个位置,怎么连下一个音符,第二小节第一拍的上半弓在哪里,你听了会很烦,太琐碎,但仔细想想,真正高级的音乐一定是这么出来的。不管是演莫扎特、贝多芬还是勃拉姆斯,你都不能随性,一定有尺度和规格,有一个公认的东西在里面。”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被埋没

除了演出和教学,徐惟聆也是多个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柴可夫斯基、伊丽莎白女王、梅纽因、萨拉萨蒂……这些国际大赛频频出现她的身影,频率之高鲜有人能及。

2016年,徐惟聆又成为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联合主席。有趣的是,她和小提琴大师斯特恩之间还有不少渊源。

1979年6月,斯特恩首次访华,在京沪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同时参观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这次访华经历后来被摄制成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因为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面貌,在西方引发不小反响,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

当时,徐惟玲、王健、唐韵等优秀学生被选拔出来,参加了斯特恩的大师班,为他演奏。徐惟玲至今记得斯特恩在中央音乐学院门口下车的一刹那,“大家都呆住了,觉得他是神一样的人物。他下车和家人、钢伴走进学校,我还帮他提着琴盒,怀着小心翼翼且恭敬的心情。”

两人的缘分延续到了2018年。8月,第二届斯特恩小提琴赛开赛在即,徐惟聆将再度坐在评委席上。

“最开始有这么一些机会,人家觉得你可以胜任评委的工作,慢慢就被大家认识、被大家发现了。”徐惟聆也不记得评委之路是怎么开始的,然而,和选手一样,评委也是要被评审的,也就是“这个人靠不靠谱”。

“有人评分起落很大,带有个人情绪,这是不行的。评委是最不能有个人情绪的,你要非常客观公正,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按学派站队,要本着一颗对人家负责的心。”

作为评委,徐惟聆不仅会考虑选手的技术,且更注重考虑整体,比如同样是高水平选手,她会观察选手的音乐修养。

甚至短短十秒钟之内,她就能见微知著,对选手的水平做出基本判断,“你都不用听他拉琴,从他走上台时脸部的表情、站姿,他调音、对音的状态,你就能大概感觉到他的水平。”

不过,徐惟聆承认,艺术评判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总会掺杂评委的个人喜好,产生一些误差。

比如,一位选手的水平可上可下,某一天突然状态特别好,曲子拉得特别精彩,或者两位选手水平相当,评委对其中一人印象更好,分数可能就高了一点,名次就排在另一个人前面。

“音乐比赛不像体育,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数字来衡量,经常会有一些误差。但是,一个绝对优秀的人是绝对不会被埋没、被遗漏的。”徐惟聆强调。

    责任编辑:陈诗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