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侧记:诗歌成宜昌文化标识,有一批重要诗社

2018-06-15 13:39
湖北

鄢继烈、臧金生、周宇、王吉峰朗诵《喊屈原》。荆楚网记者 王建锋 摄

“今天,让我们率领江河的惊涛喊,喊出他九死不悔的仰天追问;让我们动用山川的岩石喊,喊出他瘦骨嶙峋的顶天脊梁……”6月14日晚,宜昌被一场诗意的盛会点燃。数十位朗诵艺术家、诗人以楚辞的名义,以端午的名义,以一座诗城的名义,相聚宜昌,吹响了新时代的诗歌集结号。

诗歌中的宜昌:唯美意境融入现代气息

序章《喊屈原》开场时,大幅LED大屏上,滚动的竹简上既有屈原、王昭君、杨守敬等历史名人,也有长江大保护、高质量发展等热词;伴随着北京卫视主持人李杨薇的讲述,宜昌的山山水水以沙画形式呈现在大屏上……现场观众在享受听觉盛宴时,也欣赏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2018屈原故里端午诗会舞台采用全息投影,不论是演员的舞蹈、还是舞美设计,虎座凤架鼓、竹简、吊脚楼等道具的使用,都营造出屈原故里独特的诗境,最大程度地彰显“中国诗歌之城”的魅力。

2018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以“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为主题,由上篇《家住长江边》、中篇《爱在音画中》和下篇《诗咏新时代》组成。《诗意宜昌》《醉三峡》《端午想起宜昌》等书写宜昌的优美诗篇,让观众领略了宜昌的人文风情和传统习俗;《怀想》《昭君琵琶曲》《感恩大地》则唤起了观众浓浓的乡愁。

除了高质量的优秀诗篇外,吉狄马加、叶延滨、雷平阳、余秀华等当代著名诗人,瞿弦和、徐涛、史可等知名朗诵艺术家纷纷登台,共同打造了一场集诗歌、歌舞为一体,既好听又好看的端午诗会。

诗咏新时代:端午诗会奏响生态乐章

“宜昌,一个美丽的名字,在三峡的眉心和春天的额头……”“号子声声薄云天,醉我大三峡……”“宜昌,宜昌,我爱上了屈原的故乡,紧紧包裹的粽子,散发着小米的味道……”绿色宜昌、浪漫家园的元素出现在多首诗歌作品中,艺术家的朗诵,为大家呈现了一个美丽宜昌。

在《家住长江边》篇章,省文联主席熊召政创作的《家住长江边》成了首选之作,而在《诗咏新时代》篇章,由周立荣创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江河恋》也被选入其中……诗会现场,由芮丞创作、全体艺术家共同朗诵的《感恩新时代》聚焦了化工转型、高质量发展等当下热词,将整场诗会推向了高潮。

“可以说,‘生态长江’为主题的诗作贯穿全场。”市文联主席、端午诗会总策划周立荣介绍,这些与长江相关的诗歌,宣传了宜昌为保护生态长江、推动化工转型升级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希望引导人们变得更加文明,爱护环境。

荣誉奖诗人:期待诗歌之城谱新篇

宜昌是巴楚文化之乡,因为屈原,这里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往今来,众多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到宜昌,在这座弥漫诗歌精神的城市为之咏叹,为之讴歌。

昨晚的诗会现场,叶延滨、王家新、李少君、谷禾、雷平阳、胡弦、陈先发、张执浩、朵渔、余秀华因对宜昌“中国诗歌之城”建设的贡献,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诗歌大使’”称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当代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桂冠诗人’”称号。

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宜昌“中国诗歌之城”称号,4年过去了,宜昌诗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越来越多的人与诗结缘,爱上传统文化与文学创作。诗歌已成为宜昌的文化标识。目前,宜昌有尔雅诗社、骚坛诗社、丹阳诗社等具有一定规模和重要影响的诗社,还有100多个校园诗社等。

“ 我相信,宜昌作为一座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城市,将会为大家提供更多更美好的诗篇。”吉狄马加对宜昌充满期待。

原题为《 诗意盎然宜昌城——2018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侧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