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如何打动“创二代”?市委书记:他们站得比父辈更高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发自福建晋江
2018-06-15 15:11
来源:澎湃新闻

6月14日,“创二代”们与记者们齐聚晋江龙泉书院内的孔子像下,交流晋江商业传承故事。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摄

民营企业4.8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00余家、上市企业46家、中国驰名商标42件……

专利申请量7830件、专利授权量5550件……

2017年GDP1981.5亿元、财政总收入212.23亿元……

这一系列数字,都出自陆域面积仅649平方公里的县级市——福建晋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中国经济的“百强县”,经济实力连续24年位居福建县级城市之首。

助推经济发展,企业是关键。企业的活力该如何延续,传承与创新又该如何破题?6月14日,“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团记者们在“创二代”齐聚龙泉书院内的孔子像下,交流晋江商业传承故事。

活动中,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作为嘉宾来到了现场。“在晋江,民营企业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继承。”刘文儒说道。

在刘文儒看来,晋江的民营企业家,不管是“一代”还是“二代”,都在不断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开拓出新的路子。

刘文儒形象地形容了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与“创二代”之间的传承关系:“创二代”没有躺下,而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站得比父辈更高。

在晋江,“创二代”们用自己的行动,向父辈奋斗过的故土交出了答卷。譬如,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之子许清水,英国求学归来后从事投资行业。再如宝龙集团创始人许健康之子许华芳,1978年生人,在厦门大学毕业后,从普通员工历练直至扛起父辈大旗。亦有准“90后”李子兴,在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族企业,基层磨炼后出任福建陆地港集团总经理。

上述几位“创二代”缘何返回故土?这不得不从晋江的经济发展脉络谈起。

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晋江由于受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加之濒临东南沿海,土壤生产力中等偏下的现实窘境,使得晋江干部群众认识到走以农业为主的路子行不通,必须把工业引进农村,实施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彼时,一批批企业家崭露头角,打造了一个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发展乡镇企业模式。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始终高度关注晋江发展。从1996年到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6年7次深入晋江一线,进基层、下企业、访农村,不断密切关注晋江的改革发展事业。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再度专门到晋江深入调研,从改革开放事业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角度,系统、完整总结并首次提出了“晋江经验”理论成果。

16年来,晋江始终以“晋江经验”为遵循,凝心聚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晋江经验”创新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不断做大做强,才逐渐建立了各自的商业版图。

此外,刘文儒对晋江“创二代”的努力与视野也表示赞赏。“晋江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但现在‘创二代’们很注重学习,不但学历高了,还有很多人海外留学归来,他们国际化的视野也更广阔。”

当谈及如何在“创二代”纷纷回到晋江的情况下进行政商之间的交流时,刘文儒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各种政商交流活动中,我多次专门来到‘创二代’们分享故事的现场。总而言之,晋江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青年的力量。”

刘文儒还表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留在晋江是因为故土情结,但“创二代”,甚至“创三代”回来除了故土情结外,晋江还要发挥出城市本身的吸引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将来让‘创二代’们感受到晋江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氛围,让他们感到回到故土是有意义的,企业是可以发展的。”刘文儒说道。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