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进社区到在社区:非遗源于民间,现在应该回归民间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06-10 08:49
来源:澎湃新闻

2018“非遗在社区”集中展示活动在大世界启动

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遗产日主会场大世界内,来自上海16个区的“非遗在社区”成果展上,老中青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同日,共有800余项“非遗”活动在全市“散成满天星”,不论是传承人数量,还是喜欢非遗的民众数量,都已蔚为大观。

今年上海“非遗在社区”布点全面启动。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让“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文化中心,长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从基本的普及层面更进一步。

“葫芦爷爷”黄阿金摊位上,几个花纹繁复细密的镂空雕刻葫芦排成一排,煞是好看。

69岁的“葫芦爷爷”从小在父亲影响下学雕葫芦,已经有几十年时间。如今他是虹口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葫芦爷爷“黄阿金在雕刻葫芦
葫芦雕刻技艺脱胎于木雕,是“葫芦爷爷”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葫芦爷爷”工作室设在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汉阳居委会旁边,居委会知道有这样一位雕葫芦的能人,就邀请他去社区开设传承课程,教大家学雕葫芦。以汉阳居委会为开端,慢慢地,他的名气越来越响,成了各社区和学校的常客,和他学雕刻葫芦的人,也越来越多。
扎根于社区,学生多了, “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的名气也更响了,但“葫芦爷爷”依然有遗憾,“现在都是感兴趣的人业余和我学,大部分人都是把这个作为一个爱好,但我这项技艺完全可以作为一项职业来做,工艺水平能达到,收入也会很不错。”

相比之下,罗泾十字挑花市级传承人陈育娥要幸运一些,不但有了徒弟,徒弟还把十字挑花技艺传承给了更多年轻人。

年过七旬的陈育娥16岁时跟嫂子学会了宝山姑娘必备的十字挑花手艺,一直针不离手。十字挑花有些像十字绣,但针法更讲究多变,留白多,图案有种拙朴美。陈育娥年轻时,姑娘们一起绣头巾、绣出嫁的“子孙包”,她年纪大了,十字挑花的实用性大大减小,但却有不少年轻人喜欢,买回头巾摆在家里做装饰品。

陈育娥的徒弟杨海燕2010年开始跟随陈育娥学挑花,起初是兼职,后来干脆辞了工作,专门从事这项技艺的推广普及,成立了工作室,带着罗泾十字挑花进社区、进学校,推动不少年轻人加入了十字挑花的队伍。

五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接受颁奖
据市文广局消息,从2005年起,上海启动覆盖全市的非遗资源普查,共搜集各类资源线索1万余条,项目资源1939个。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国家级项目55项,市级项目220项,区级项目398项;国家级传承人120名,市级传承人647名,区级传承人800余名。
已有的传承人和“非遗”项目受到重视和保护,只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第一步,让这些“非遗”代表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在现代社会扎根,才是“非遗”延续生命力的保障。

大环境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延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对此感触颇深。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1958年建厂,有一大批老民族乐器制作师傅,其中不乏国家级的大师,但社会上的需求制约着这些技艺的传承。

王国振1998年刚担任厂长的时候,全厂一年古筝的产量是5000台。这几年传统文化复兴,年轻人争学古筝,去年年古筝产量已经突破9万台,“说明学习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多,喜爱民族乐器的人越来越多,非遗民间传承的道路越走越宽。”

“非遗源于民间,我们也希望让非遗回归民间,让它在老百姓中扎根。”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杨庆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变“进社区”为“在社区”,一字之差,内涵丰富。“非遗”本身就和其所处环境有莫大关系,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中,才能孕育出多彩多样的“非遗”。如今提倡“非遗在社区”,是希望非遗传承人在此前四处普及“非遗”的基础上,能重新找到固定的一块土地深耕下来,扎根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发生更广泛长期的关系。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