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个人信息做展览被关停,艺术家称希望看到的不止是违法

董冀宁/“红星新闻”微信公号
2018-06-08 21:31

“红星新闻”微信公号6月8日消息,4月6日,武汉美术馆,一场原计划持续25天的展览,在第三天被紧急关停,展馆关闭,现场的展品被警方封存。

这个名为《秘密》的展览主体,是青年艺术家邓玉峰从黑市上一次性购买了武汉市34.6万条的个人信息。

展览海报 本文图均为 红星新闻微信公众号 图

这件事,牵扯出人们对个人数据、隐私的担忧以及对艺术家行为边界的探讨。湖北美术学院的张卫教授觉得这件作品产生的效果“令一座城市感到了沉思和恐慌”。

邓玉峰也被叫去协助调查,“我非常清楚我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了。”

而在他看来,整件作品,包括事件的进展、人们的反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实验——“希望大家通过我作品看到的不止违法。”在自己作品引发讨论一个多月后的一个下午,面对红星新闻记者,邓玉峰坐在沙发里说出这句话。

此前,《法制日报》刊载评论称:虽然办这样的展览出于善意, 并且对艺术行为按说也要采取包容态度, 但是, 任何人都不应该触碰法律 “红线”。

被关停的展览

展出内容是34.6万条个人信息

没有一般美术馆常见的宽敞明亮,《秘密》现场布置得像摄影师的暗房——近20米的长形空间,隐约的紫外线灯打在主墙上,发出隐秘而迷幻的紫光。

墙上整齐排布的A4纸上,隐形药水书写下的个人信息在紫外线下呈现出夺目的红色:刘x,武昌新街口xxx,黑色xx牌汽车,车牌号xxx,2018年3月2日13:54在xx网购买了前往南昌的高铁票……类似的个人信息,在20米长的空间里绵延,一张又一张,铺满整面墙。

《秘密》中呈现的这些内容,是艺术家邓玉峰从黑市上购买了武汉市34.6万条的个人信息,购买这些信息他总共只花费了5000多块钱。他说,希望引起人们对隐私泄露的重视和反思,从而推动相关机制的完善与改变。“个人隐私的泄露就像隐形药水下的文字一样,正常光线下看不见,而在特定的场景下触目惊心。二者有某种视觉上的共通性。”

《秘密》展览上展出的个人信息(局部)

参观者在黑暗中踟蹰。他们中有的人就是这些信息的主人,被邓玉峰“邀请”来看展。邀请短信被特意设计成和骚扰短信类似的口吻:“张某,艺术家邓玉峰在黑市购买了您的个人信息,现邀请您来参观,快来观看自己的秘密吧!”

开展后,参加这次《秘密》的志愿者郑怡在角落里观察,他注意到有的人很有表达欲,有的人全程沉默,还有一位参观者在找到写有自己个人信息的那一刻爆了粗口。

此事很快引发讨论:这些隐私是如何被泄漏的?购买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艺术家的行为边界又在哪里?

当时,武汉当地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武汉当地媒体曾对此事进行报道

红星新闻联系到展览关停时出警的武汉大智街派出所。接警警官向红星新闻记者确认了展览被关停的事实,但拒绝透露更多案件细节,对于艺术家是否会被追加处罚等问题,派出所未给出明确答复。

不像艺术家的邓玉峰

“想从解决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艺术”

见到邓玉峰是在他位于金盏艺术区的工作室里。朋友们喊他“邓先锋”,尽管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先锋。他身上没有一丁点艺术家常见视觉符号系统中的元素——平头、没留长发;一身黑色运动装,没有文身,不戴手串或项链;没有什么肌肉,但也没有肚腩——乍一看就像刚下班的程序员。

见到他时,旁边书桌上还摆放着《伦理学与生活》、《犯罪心理学》等十几本关于人类学、心理学的丛书。朋友方上从外地回来,笑称邓准备在艺术圈里当社会学家。

邓玉峰并不反对这样的称呼,在邓玉峰看来艺术总是充当先锋前卫思潮,“人们都知道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但是隐私是怎么泄露的,泄露的程度怎么样,他们并不清楚。”

邓玉峰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仅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总体经济损失就高达915亿元人民币。

“大众层面所认为的艺术是停留在美学层面的,而我想丢掉‘艺术’现有光环,回到一个人,回到社会,从解决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艺术。”邓玉峰说。

他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

接受专业艺术训练的他自认为懂的不少,但却无法让周围的哪怕最亲近的人明白他究竟在做什么,邓玉峰父母每年也会问他艺术是什么。直到有一天,邓玉峰说,“我带着你们一起做一个艺术项目吧。”

他把家人们叫到一起。让他们每个人都交一个自己与艺术有关的作品,母亲的画,父亲的诗集,大哥拍的影集,二哥自创的大拇指毛笔字,侄女们平时的绘画作品,嫂子交了一幅做了一半的刺绣……

这些展品被邓玉峰装裱、布置,邀请家人观看,项目的名字叫《合作》。这个项目完成后,他忽然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明白了艺术是什么。“这件事带给我的价值比我做出来任何作品都要大,它弥补了我和家人十几年的关系,就是艺术解决了现实层面的问题。”

《秘密》展览上展出的个人信息(局部)

并非第一次呈现此类作品

邓玉峰谈论艺术家对公共事件的介入

而《秘密》也并非是他第一次尝试介入类似的社会问题。

2016年,他接触到一个贩卖儿童的组织,在报案后,他觉得作为艺术家,可以尝试用艺术的方式去介入,于是他发起了一个社会召集,和有时间、精力的合作者一起去营救儿童。他把这个行动的聊天记录、整个“破案”的过程,最终呈现给公众观看,便是他的艺术作品《破案小组》。

当《秘密》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时,有些人好奇,艺术家介入公共事件和其他人介入有什么不同?

邓玉峰欣赏德国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他提出不区别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并且提出了“社会雕塑”的概念,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曾在卡塞尔城市的街边种下7000棵橡树,一直到今天还在。

邓玉峰觉得自己有些时候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比如在《破案行动》这个作品里,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我跟他聊天、归纳到研究内容里就已经结束了。但是作为一个有情感、有伦理道德的人,我还是做了更多的事情。”

律师解读

若有人觉得隐私被侵犯,可告艺术家

尽管在每次作品开始前都要进行法律评估,邓玉峰不时仍会游走于法律和道德的边缘。

针对此次邓玉峰的艺术作品违法一事,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黄春海律师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艺术家可以用“艺术追求的公共目的”来减轻处罚,但并不能掩盖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的定性。同时,“打码”后的信息是否能指向不特定个体也有待商榷,假如有人觉得个人隐私被侵犯,也可以向邓玉峰提出民事赔偿。

而至于伦理道德层面,则更难以言说,律师指出:“比如私人调查贩卖儿童,会不会给儿童和他人带来危险,这些都是潜在的道德压力。”

对此,邓玉峰期待人们能够尝试理解和思考艺术作品的背后,“希望大家通过我作品看到的不止违法。”

(原题为《网购34.6万条个人信息做展览被关停 青年艺术家:希望看到的不止是违法》)

    责任编辑:沈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