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红色故事·《新青年》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网
2018-06-04 21:34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如果说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那么《新青年》无疑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生于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参加县试、乡试,由于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一度拥护戊戌变法。1901年以后,三次留学日本。与张继、苏曼殊等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襄助章士钊主编报纸,宣传排满革命思想。

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传播爱国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1905年在安徽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联络大批革命志士,为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打下基础。武昌起义前后,在杭州活动,曾起草革命檄文多篇。旋回安徽,先后任孙毓筠、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大力改革官僚政治。

1913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经过努力,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青年杂志》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由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每6期为一卷。

《新青年》是一本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

1916年1月,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文典、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

1917年1月,陈独秀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大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

1918年1月,《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新青年》的这一举动带动了其它刊物,从而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的运动。

1919年6月,陈独秀到北京城南新世界游乐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遭北洋政府逮捕。此时,胡适在中国思想界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反对社会革命,并想自己一个人来主编《新青年》月刊,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新青年》月刊日益激进的面目,为此遭到鲁迅的极力反对。同年9月中旬,陈独秀出狱后,就召开刊物编辑人会议,会上大家同意鲁迅的意见,即《新青年》月刊仍由陈独秀一个人主编。于是从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起,《新青年》月刊就由陈独秀主编。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为了摆脱警察的追捕,从北京来到上海,居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编辑部也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不仅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而且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实际上从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新青年》已经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该年下半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多达130余篇。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

1920年底,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迁到广州继续出版。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也随之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了《新青年》编辑部,拘押了陈独秀等人,后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陈独秀等人被保释。《新青年》一度停顿。以后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 7月,出至9卷6号停刊。

1923年6月《新青年》恢复出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最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刊行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末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愧于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