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昱宁︱寻找的意义

黄昱宁
2018-06-04 13:40
来源:澎湃新闻

于是:《查无此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352页,49.00元

认识于是很早,却一直说不上很熟。她做人和写字的色调都是那么淡淡的,淡而友好,淡而善解人意。当她在我忙得昏天黑地时提出,要我读一读她的新著《查无此人》的手稿时,我一口答应,当时就连我自己也暗暗吃惊。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应承得如此爽快,一半出于好奇,另一半出于某种默契的基本判断:我们都不是那种喜欢客套、善于客套的人;我们最好的沟通方式,是透过文字。

在我的长途旅行中,《查无此人》的故事在数千米高空上展开。我渐渐会心于作者的托付——她在为这篇小说寻找第一批读者时,应该可以想象这个故事以及子清这个人物(当然也包括在她身上投射的作者本人),能在哪些细节里击中我。我们都出生在七〇年代,居住在同一座城市,拥有相当部分可以重叠的集体记忆。我们的家族,就跟这座大城市所有的家族一样,在这几十年的剧变中载沉载浮,岁月的废墟中掩埋着某些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秘密。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这些秘密在眼角的余光时隐时现,我们只能在亲戚们的只言片语里拼凑那些欲说还休的历史。更有意思的是,子清和我,和于是本人具有相似的身份:我们都是文学翻译,我们都有过类似于“昨晚翻译到三点半,梦做得太逼真”的体验。翻译是左右为难的中间人,是宿命的背叛者,是自虐的解码工,是盘桓于时空夹缝中、既不属于此境也不属于彼岸的流浪者。无须多加解释,我便可以明白子清在父亲罹患阿尔海默茨症之后,何以近乎偏执地梳理散落在岁月里的家族往事,何以近乎徒劳地寻根溯源。

于是在后记中坦率地谈及这个故事与她本人近年亲身经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她的父亲的疾病,如何在考验她身心承受力的同时,反复刺激并消磨她的表达欲望。这一切痛切地体现在小说中。子清悄悄走进浴室帮父亲洗澡的日常细节,一字一句读来惊心动魄而余痛不绝,完全可以跟菲利普·罗斯在《遗产》中的描写对照阅读。不过,小说不是纪实文学,人物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作者。作为一个同样在摸索虚构写作可能性的写作者,我能在《查无此人》里清晰地捕捉到于是在虚实之间竭力平衡的印记。

总体上,作者的能力是全面而均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本是一个可靠的证明。获得并组织材料的耐心,对历史的想象力,处理文字的技术,如此种种,于是几乎没有短板。甚至,在小说的那些直接切入历史、以上帝视角描写家族史的段落里,作者的口吻和格局都超过了一般的描摹都市情调的作家,老成而略带戏谑,就好像所有的传奇早就烂熟于心,嘴角一歪就可以信手拈来。在某些你猝不及防的角落里,日常生活会突然滑出日常的轨道,呈现一种强烈的风格化效果。比如这段:

原来,西瓜是真的炸了。加了膨大剂的西瓜扛不住暴热天气的压力,像炮弹一样发威,而且是连珠炮,日日夜夜都会炸响,有的是噗噗闷响,有的是嘎啦脆响,有的四分五裂炸得像夺命花,有的悄然心碎,一条深痕贯彻始终,红的红,白的白,衬得绿也阴森,八亩地里处处可见诡异的笑脸咧在硕大的瓜脸上。

在这些角落,你以为小说可能会就此滑向魔幻现实主义,故事会变得更为轻盈,随时升腾起来,绽开几朵烟花。然而,恰恰每到此时,作者的笔触会迅速往回收,好像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诫她:有些东西,是既不可滑过,也不能轻慢的。关于东北往事,大部分情节都处理得小心翼翼,有时候回忆直接通过子清与长辈之间的对话来呈现,像一席暗线密布、意义暧昧、节奏错位、看不见尽头的谈话实录。而且,无论是子清还是作者,对这种谈话的尴尬处境,都有强烈的意识。她们不避讳这种尴尬,甚至不惜笔墨,有意无意地强化它:

有一种奇妙的耻辱感隐隐约约冲荡了她的情绪,在哈尔滨的亲人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她的无知似乎是不应该的,是和父母最大的一种隔阂。

这种隔阂构成了一个既动人又不失反讽色彩的悖论:父亲的失忆,反而促成回忆的必要;父亲如果不得这场病,恐怕直到终老,子清都不会正视这种隔阂的存在,也不会有“寻找”这种行为本身。在这部小说中,子清与父亲、与继母洪老师,与姐姐子莱,与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与各种或近或远的亲戚之间的关系,都构成具有审美意味的反差,也都因为父亲的疾病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与子清相比,其他人物都有更为明确的态度,更清晰的性格,代表着某种更为确定的生活方向。游离于其中的子清,几乎形成一种寻找的惯性,尽管这种寻找注定是无法定义也没有结果的。她不允许自己被任何一种可能性固定下来。某种程度上,这也像是这个独特的小说的宿命。历史传奇,八点档社会问题连续剧,纪实文学,访谈录,都有一点,然而都不是。作者最后的选择,是游离于其中。游离,反而能给她最大的安心。老实讲,这种从一开始就拒绝任何简单标签的做法,在图书市场上,是不太讨巧的。

合上这本书,隐隐感觉到小说中的父亲与小说的作者,居然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相似的选择:那位曾经风华正茂的工程师的青春,已经难以凭着仅剩的碎片完整拼接了,但我们知道他曾经在特殊年代里牺牲了在事业上政治上更大的野心,因为爱情;书外,作者也因为更想探究“寻找”本身的意义,而牺牲了野心更大的架构,以及更能展示虚构能力的那种写法——实际上,遍布整个小说细节中的火花,恰恰证明了作者并不缺少这种能力。

好在,于是的这种“牺牲”,也换回了她想要的东西。整个故事,最后安静地回归了子清这个人物本体,并且将她的经历提升、延展,化为某种普遍性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思索:是的,这当然不仅仅是七〇后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承受着生活重压的文学翻译者的问题。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在承前启后中迷失了自我,每一种身份说到底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子清和创造她的作者从惶惑“寻找有没有意义”开始,到最后释然于“天空只有一个。这世界很单纯。”她们仿佛走了一个圆,但圆的起点与终点并不是简单地交叠在一起。这其中经过的悲喜风物,历史烟尘,企图抓紧又终于松开的动作,仿佛解开又难免缠绕的活结和死结,都不是一则浅陋的梗概或者评析就能说清楚的。你理解这段旅程的惟一方式就是走上这段旅程——你需要打开这本书,从第一个字看起。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