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丨基础教育依旧薄弱,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吗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2018-05-30 14:26
来源:澎湃新闻

对我国来说,吸引更多留学生的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进步的空间很大。图为2018年4月24日,在位于长春的吉林大学校园内,百余株杏花盛开,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等19个国家的留学生们拍照留念。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我国还有那么多留守儿童,农村教育还面临降低辍学率的艰巨任务,2018年教育部的部门预算中,还有33亿元将花到留学生身上,这合适吗?为什么不把这钱用到留守儿童身上?有的外国留学生素质很差,拿着奖学金就在中国的大学里“混日子”,这不是糟蹋钱吗?

在笔者撰文分析教育部部门预算之后(教育部对此已做出回应称,“中小学经费只是来华留学经费额一半”是误读),对教育部的部门预算中,有33亿元用于来华留学生,还是有不少网民不理解。这其实才是这次教育部公布部门预算引起“争议”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有一些网民是反对我国大学招留学生,以及给部分留学生奖学金的。一是觉得名牌大学的名额本就有限,为何还把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给外国人?二是认为国家基础教育还很薄弱,用于给留学生设奖学金的钱,还不如用到教育薄弱地区。

这些观念有厘清的必要。否则,会影响到我国教育的改革、开放和大学的国际化。

建一流大学,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有不少网民质疑我国大学招收海外留学生,是崇洋媚外。这是非理性的。

攻读学位的国际生比例,是评价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2015~2016年的统计数据,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国际生比例达到58.69%,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国际生比例达到51.66%,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生比例达到48.84%,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国际生比例达到33.17%,纽约大学国际生比例达到31%。

我国大学的海外留学生比例是多少呢?以招收留学生较多的清华大学为例,截止2017年12月31日,国际生比例为6%。具体来讲,在校学生数47762人,本科国际学生为1227人,硕士国际学生为1249人,博士国际学生只有389人。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10%。而我国目前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的比例却只为0.4%左右。

大学为什么要招国际生?这和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有关。大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是关起门来办学,而要多元办学、开放办学。让学生在大学里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不要说大学,近年来欧美国家的高中也开始推进国际化办学,与我国很多高中国际班是出国留学预科班不同,欧美国家的高中国际化,是向全球招高中生去学习。比如,美国的高中,以前只有私立高中招国际生,现在已有公立高中开始招国际生;加拿大不少公立高中的国际生达到10%左右。

当然,某个国家将本国教育资源开放给国际生,会在该国家产生一定争议。有不少反对者觉得,开放挤占了本地学生的学习机会,而且,开放之后招来的学生并不一定优秀,影响学校和社区。但总体而言,开放办学是一个趋势,需要的是平衡好质量和数量问题。

另外,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把留学生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比如,2016至2017财年,澳洲留学产业收入再创新高,达到史无前例的240亿澳元(1澳元约等于4.8元人民币)。再比如,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在2016至2017学年中,全美共有110万外国留学生,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创造394亿美元收入,为美国增加45万个就业岗位。在美国110万外国留学生中,有三分一是来自中国大陆。

与以上数据对比,我国教育部支出33亿元用于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就令不少人不是滋味。但相关的负面判断只看到“支出”,并没有考虑到“收入”。事实上,2017年来华留学生中,自费生达43.06万人,占总数的88.03%。只是我国有关部门并没有统计这43万自费生的学费收入,以及留学生带来的消费。根据我国大学公布的留学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留学生学费从26000元到40000元不等;北京大学留学生学费为理科30000元人民币/学年;文科26000元人民币/学年,复旦大学的留学生学费则为23000 元~75000 元/学年。

对我国来说,吸引更多留学生的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进步的空间很大。

为什么我国的留学生奖学金由政府设立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17年,共有来自180个国家的5.86万名留学生领取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在华学习,占总数的11.97%。其中学历生5.16万人,占奖学金生总数的88.02%;硕博研究生合计4.08万人,占奖学金生总数的69.57%。

在官方看来,设立政府奖学金,是促进来华留学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但部分网民却不这么看。因为从国外大学向国际生提供奖学金的情况看,经费大多来自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而非政府拨款,政府拨款主要用于本国学生的求学。这其实并非设立留学生奖学金的问题,而是我国公办大学办学过多依赖财政拨款的问题。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统计,在2016至2017学年,至少经济援助50名国际生的有419所美国大学,其中平均每位学生获得财政援助金额为2.0470万美元。以哈佛大学本科为例,当年度录取国际生总数755名,发放国际奖学金总额2798.6494万美元;其中获得奖学金国际生524名,获奖国际生奖学金平均数额为5.3409万美元,国际生获奖学金比率69%。

在美国,不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向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多都来自于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而我国大学招收留学生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公办大学(重点大学),公办大学的办学经费又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因此,向留学生发放奖学金,也就来自财政拨款。这是给留学生发放奖学金遭遇质疑的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公布的2016年部门决算,有捐赠收入数据的高校为47所,这47所高校2016年捐赠收入总计约21.3亿元,其中捐赠收入超过千万的学校有23所,与2015年持平。超过亿元的学校有5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是捐赠收入最高的学校,为4亿元,但与美国大学相比,依旧很“寒碜”:哈佛大学每年的校友捐款都在10亿美元上下,截至2016财政年度,哈佛大学捐赠达到356亿美元,耶鲁大学捐赠达到254亿美元。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校友捐赠还刚刚起步。近年来,高校纷纷开始重视校友(社会)捐赠工作,这是进步。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重视捐赠工作是从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校友服务体系做起不同的是,我国高校的校友(社会)捐赠工作,大多只抓“捐赠”环节,找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校友、企业家“募捐”。很显然,这样的捐赠,由于缺乏基础性工作支撑,总难获得突破。

原因是,那些对学校教育质量不满意,毕业之后就和母校断了联系的校友,很难主动想到要向母校捐赠。而国外世界一流大学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有校友捐赠率指标,即毕业校友有多少给母校捐赠,这一指标要求大学重视培养每一位同学,包括在学生毕业后,通过校友网络跟踪、帮助每个校友的职业和事业发展,而不是等着校友成功后,才去联系。

留学生招生门槛低的真实原因

不少网民认为:“我们不反对留学生教育,但反对降低门槛招收留学生。”留学生的质量,是教育部拨款33亿元给来华留学生的另一个争议点。有不少网民说,如果真能吸引一流人才来攻读留学生,提高大学办学质量,大家也没有意见,但现在吸引来的留学生,优秀的不多,对促进大学多元、开放办学,效果不明显表面上看,这是留学生教育的问题,但其实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整体问题

我国大学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2018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我国内地有6所高校进入100强。其中,清华整体排名稳居全球第25,超过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7名)和东京大学(28名)。北京大学整体排名并列全球第38名,其中学术声誉排名全球第14,雇主声誉排名全球第12,这两项排名在中国大学(含港澳台地区大学)中均为第一。在学术声誉上,北大的全球排名超过了康奈尔大学(20名);在雇主声誉上,北大超过了耶鲁(13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内地高校在各大世界排行榜上都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但是,为何大学排名的提高,没有转化为生源优势呢?按理,清华大学整体排名已经超过加州柏克利,北大的学术声誉排名超过康奈尔大学,我国这些大学完全可以吸引来自全世界最好的学生,可为何社会公众对北大、清华的留学生质量并不满意?甚至在清华大学改革留学生招生方式,实行申请-审核制时,舆论普遍质疑是降低留学生门槛,并嘲讽有的本土学生出国办一个外国护照,就能以留学生身份进北大、清华。

这就要审视我国大学的具体办学了。

大学排名,这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所有世界大学排行榜,都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即学术研究,尤其是发表论文的权重很大(约占60%),而我国大学近年来都特别重视学术研究,而且强调对教师发表论文的考核,因此,各高校师生发表论文数量都大幅增加,进而大学排名也显著提高。由于过分在乎教师发表论文,我国高校出现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针对教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论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已经要求高校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关注人才培养,但是,为追求短期的办学政绩,大学很难调整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留学生教育,考核指标也主要是留学生规模,而非质量。

也就是说,不仅留学生教育存在质量问题,我国整体大学教育都存在质量问题,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有赖于整体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只有培养一流人才,才能建成为一流大学。这就需要大学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去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高等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完善依法自主办学机制,依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及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等。

只有深入进行这些改革,才能满足我国国内学生接受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