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德里|复旦本科生策划了一场从“人”出发的城市展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8-05-26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印度德里拥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族群与多元的文化曾在此碰撞与交融。如今,超过2600万人生活在这里,他们的方言、信仰、职业各不相同,却拥有同一个称谓——德里瓦拉。

5月25日,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博物馆、印度德里安贝卡大学联合主办的印度德里老照片展“德里瓦拉——镜头下的德里与德里人”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由德里安贝卡大学提供的1858至2016年间的八十余张德里照片。

展览分为序言“第九个德里”以及“椅子的革命”、“鞋匠的出走”、“骡子的解放”、“摩天轮的歌”、“欢庆的提卡”、“流浪的栖息地”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以照片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日记叙述来引入照片故事。展览还用上海的老照片作为辅助展品,使人们更易理解镜头下德里和德里人的故事。

有趣的是,这次展览从内容策划到形式设计,都是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本科生在系里老师指导下完成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合影

2015级本科生、策展学生代表吴思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照片里的主角各有各的故事。从上流社会的精英到街边的修鞋匠,从黄包车司机到寺庙台阶上的阅读者,在观展过程中,观众将体会到由“个体”出发以阅读城市的趣味,并由自身出发,思考过去、现在、未来,“人”与城市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在第一个单元“椅子的革命”中,英国殖民文化进入德里。在殖民文化的影响下,德里人身份认同发生重构,传统城市的单元解构:德里传统建筑Haveli里虽还有很多德里人,但他们不再属于同一个家族,只是简单的邻居关系;德里的花园里开始出现英国规则式庭院的设计风格;德里的官员开始有了“鞋上蕾丝”这样在当时专属于英国人的打扮。

左一为本地银行家,右一为政府官员,他的鞋上有蕾丝装饰——这在当时是英国人专有的打扮。 全文图片来源:印度德里安贝卡大学

第二个单元“鞋匠的出走”则聚焦于德里传统手工业、服务业的从业者。曾经,修鞋匠、修补匠、理发师流动在德里的大街小巷,镯子、花环、陶器等手工制品在家庭作坊中完成。而今,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一些手工业逐渐消失,另一些则改变了自身在城市中生存的方式——有的从家庭作坊进入工厂、从零散的贩卖集中到了市场,有的则摇身一变成为了行业内的“高端制造”。

修补匠和修鞋匠主要在街边工作,过去的大街车辆不多,道路显得比较宽敞。随着机器生产对手工作业的取代,修补匠几乎消失;鞋匠也离开街道,大多数人转行,极少数人从事和制鞋相关的时尚产业,生产昂贵的手工皮鞋

第三个单元“骡子的解放”讲述的是德里现代交通的发展历程。月光集市中的“骡子”、于2010年被禁止的“双轮马车”、因为不能顺利从德里众多低矮桥梁下穿行而停运的“双层巴士”、如今备受游客喜爱的三轮摩托车“嘟嘟”等……老照片一一记录了这些交通工具在历史变迁中的痕迹。

从骡子、马车到巴士、电车,这些交通方式的革新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双轮马车在德里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直到2010年,它才因现代交通的发展被禁止。不过,在一年一度的印度共和国日阅兵仪式上,印度总统仍会乘坐马车出行

第四个单元“摩天轮的歌”呈现了德里人追求快乐的天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依然有德里人在街边巷角打牌下棋、在城市的空地上玩跳房子和陀螺、乘坐传统的手动操作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在雨季天晴的广场上放风筝。

在印度,乘坐手动操作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都是孩子们的传统游戏

8月是印度的雨季,当暴雨停歇的时候,全城的人都会出来放风筝

第五个单元“欢庆的提卡”浓缩了德里人的社群感情和宗教信仰。点提卡、披纱丽、在各种公共场所举办各式宗教、文化活动和庆典聚会......这些盛事也为德里这座城市保留了独有的历史记忆。

糕点师展示制作好的排灯节甜品。1958年,尼萨马丁邻里博物馆收藏

最后一个单元“流浪的栖息地”引人思考德里人身份认同与归属的问题。最初的德里城市依亚穆纳河而建,遍布全城的历史遗迹保留了德里一路走来的所有记忆。最普通的德里人可以在围绕河流与历史遗迹进行日常活动:在贾玛清真寺台阶上学习、在顾特卜塔野餐、在亚穆纳河游泳划船。而今,随着历史遗迹由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变成被隔离的保护区域,居民生活中朝夕相处的场所也成为日渐疏离的历史标本。

在贾玛清真寺台阶上学习的小朋友。1972年,纳拉因·普拉萨德收藏

以前亚穆纳河旁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游泳和划船活动,人们可以直接走下河堤,步入水中。本照片是一场游泳比赛参赛者的合影。自从河道逐渐成为倾倒垃圾的地方,便再也无人问津

吴思仪等策展学生希望,观众们可以因此了解德里城市的基本历史文化背景与城市发展历程,了解从“人”的视角阅读城市的方法,并参与探讨人与城市关系的变化。“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主角的生活都是真实、充满细节的。照片展不一定要按政治、经济这样宏大的分类去做,我们希望设计一个从个体出发的展览。如果你连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认识和了解这个城市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刘朝晖表示,这次展览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也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的相知。“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大学博物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很高兴看到学校博物馆通过展览等形式,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据悉,在为期三个多月的展期内,还将开展3场讲座、摄影大赛及工作坊、针对展览的评论征集活动、面向中小学的教育活动以及闭幕式的印度文化之夜。

    责任编辑:石剑峰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