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干部如何有新担当新作为?学者:廉而有为是价值取向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2018-05-21 19:21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通知》指出,《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

上述《通知》还指出,《意见》的制定实施,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激发和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吴海红看来,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廉而有为”是广大干部应当突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完善激励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

这条意见指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改进年度考核,推进平时考核,构建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体现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调动和保护好各区域、各战线、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

这条意见还指出,完善政绩考核,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引导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忠于职守、担当奉献。

实现“廉而有为”要有机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吴海红认为,五年来,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的作风建设扭转了“喊破嗓子管不住一张嘴”的局面,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以高压惩治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极大震慑了贪污腐败行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是也衍生出了一些不容小觑的附带问题:“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等“为官不为”问题有所加剧。

吴海红表示,面对这些“为官不为”问题,在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廉而有为”这样的价值取向。

吴海红还表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只有“廉而有为”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破除改革中的阻力。

“不廉洁、不作为是官场危害最大的两种不正之风。如果干部无法得到有效约束,就一定会产生利用本身所掌握的权力捞取好处的现象,这必然影响地方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吴海红说道。

在吴海红看来,要实现“廉而有为”,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保障。针对“为官不为”的现象,既要加强行政问责和政治问责,也要完善激励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

完善激励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

吴海红认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我们无需掩饰和回避人对利益追求的本性。现代企业制度正是建立薪酬与业绩关联的激励机制,才有力激发了从业者的创造力和干事精神。

“干部既是理性的经济人,又是政治团体中的组织人,既有生存发展的经济诉求,又有实现政治价值的职业追求。因此在干部严格要求管理的同时,合理的利益诉求也是需要关注的。”吴海红说道。

至于如何完善激励机制,吴海红认为一定要对干部“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进行专业、权威、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估,而且要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吴海红建议,针对干部们合理的经济诉求和政治价值的追求,应该将考核评估结果与干部收入挂钩,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另一方面将考核评估结果与干部晋升挂钩,成绩突出的重点提拔,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如果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能够在实践中兑现,那么‘为官不为’的现象必将得到有效遏制。”吴海红说道。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