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试点垃圾分类,这个小区打造“瓶子菜园”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2018-05-17 21:14
来源:澎湃新闻

黑臭河道变得清澈见底,通过垃圾分类打造“瓶子菜园”……上海这两个地方用实际行动获得居民“点赞”。

5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访了静安区的彭越浦和长宁区的虹旭小区,感受环境生态整治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居民自治垃圾分类,打造“瓶子菜园”

“如果上海的垃圾不进行分类,16天就能堆出金茂大厦的高度。”徐兴华表示。

今年已经60多岁的徐兴华是上海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的一名垃圾分类工作志愿者,也是该小区的普通居民。 虹旭小区是一个建成于1980年代的老公房小区,总户数为879户,约有2000名常住居民,住户类型较为复杂。

虹旭小区垃圾分类点。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2018年初,在得知虹旭小区将成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试点小区后,虹旭小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就考虑,要把垃圾分类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自虹旭小区提倡居民自治进行垃圾分类后,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徐兴华每天从事垃圾分类工作,乐此不疲,“如果垃圾不进行分类,小区环境不好,对身体也不好。”像徐兴华这样的志愿者,虹旭小区还有很多,这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率和垃圾投放准确率。

虹旭小区里的“瓶子菜园”。

“垃圾分类做得好能得到一个瓶子。”吴红萍介绍,该小区自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以来,同时围绕绿色发展和循环环保,打造“瓶子菜园”,他们把废弃油桶和水桶改造成器皿,把小区厨余和果皮垃圾就地利用,将废旧塑料瓶变废为宝,用来种植蔬菜。垃圾分类表现优异的住户优先认领。

目前,上百个瓶子摆在若干架子上,已经成为了小区一景。

昔日“黑臭河”变身休闲好去处

“以前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尤其天热的时候,河水是发臭的。”静安区河道管理有关负责人所说的这条河,是彭越浦(广中西路~宜川路段)河道。

几年前,彭越浦是一条黑臭河道,周围环境堪忧,居民都掩鼻而过。2017年,静安区里实施彭越浦河道防汛墙景观改造项目,通过相关河岸防汛围墙加固改造工程和河道水质净化工程,彭越浦河段的水质变好了很多。

5月17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在静安区大宁郁金香公园内看到,如今的彭越浦已经成为一条清澈的小河,沿线区域的绿树、健身步道都已铺设完成,河道贯穿大宁郁金香公园,公园的池塘里养着天鹅,景色怡人,已成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彭越浦贯穿大宁郁金香公园,公园池塘里养着天鹅。

“现在附近的居民都受益于此。”静安区河道所负责人解释,彭越浦的整治主要采用的是河道疏浚清淤、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彭越浦整个项目包括改建防汛墙827.3米,修建防汛通道1497.87平方米,种植陆域绿化2282.96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335.10平方米,铺设生态浮床910平方米。目前,大宁公园防汛墙结构、防汛通道及附属铺装、河道绿化等已全部完成建设。

除了彭越浦,静安区东茭泾河道彭浦新村段也是一段令人头疼的黑臭河。
据静安区河管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河全长1.89公里,地处城乡接合部偏僻地段,过去河岸边空地内环境长期处于脏乱差状态,2016年彭越浦-东茭泾被列入全市56条黑臭水体,彭浦新村、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对东茭泾十米退界内的违法建筑进行了全面拆除,确保了河道的全面贯通,通过改建防汛墙、种植沿岸绿化等措施改善河道环境面貌。

目前彭越浦—东茭泾河道水质已不属于黑臭水体,公众测评满意度达到95%。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