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猎灰犀牛?全国政协开了专题会,委员们提的建议很创新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2018-05-16 19:54
来源:澎湃新闻

5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这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第一次专题协商会。作为此次会议的前期摸底和探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此前成立了“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调研组,于4月分赴浙江和山西两省进行实地调研。该调研组组长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担任。

24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此次专题协商会上做了发言,其中有13位委员的发言摘要刊登在了5月16日出版的人民政协报上。

从上述13位委员的发言内容看,委员们对当前金融风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地方债务风险、企业杆杠率过高、房地产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这些风险点与此前官方提出的五只灰犀牛大致相当。面对这些风险点,委员们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建议,比如探索“慢撒气”方式化解房地产泡沫、推动国有企业母子公司联动债转股等。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下决心、要有战略定力

地方债务有多严重?这个可以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供的一个情况略窥一二。刘尚希说,据地方反映,一些市县靠借高利贷支撑。

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刘尚希认为,在当前问责机制下,多部门同时发力遏制隐性债务,若力度过大可能会提前引爆风险炸弹。因此他建议,债务控制不能搞“急刹车”。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认为,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稳妥实施,对新增项目,要有保有压。他还建议,把经常性国有资产运营收入变为地方长期的综合财力。

长期机制建设上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要调整政绩观,因为扩大地方债务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撑比较高的GDP增长速度。他还建议,建立地方债务全面审计、信用评级和向地方人大报告的制度。

刘世锦还指出,一定要下决心拿出一批案例,打破刚性兑付,相关人员承担责任,即使付出较大代价、面临困难局面,也要有战略定力。

化解企业杠杆率过高,最重要的是保资金不断链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去杠杆进程。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中国宏观杠杆率已有趋稳迹象。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成为了需要去杠杆的重点对象。

尚福林提出,要以创新方式方法稳妥降杠杆。具体来看,可以探索推动国有企业母子公司联动债转股、债转优先股、“偿债+债转股”等市场化债转股方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认为,宏观政策要中性适度,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避免“去杠杆”过于激烈。同时要推动社会融资结构向股权融资格局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卢春房认为,面对国有企业债务率过高问题,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保资金不断链。卢春房说,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时,要评估对一些行业或企业的影响。目前房地产、煤炭、钢铁、建筑行业负债率高,对政策的敏感度高,更应慎重。

防范房地产风险,要拓宽居住用地供应渠道

在防控房地产风险方面,尚福林建议,探索“慢撒气”方式化解房地产泡沫。他还指出,完善扭转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办法,畅通房地产多主体供应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则提出,加快研究设立国家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提供长期稳定的低利率资金支持。同时,要拓宽居住用地供应渠道,积极研究在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实施办法。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强化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近年来,虽然国家也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以互联网金融为幌子的诈骗、传销等非法活动。同时,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充当了一些金融基础设施的功能,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也将很严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强化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对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应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合格的予以发放业务牌照,不合格的则限期整改或停业退出。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把监管资源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重点解决监管部门的“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财政部加大对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的投入,提供从大数据存储、清洗、脱敏、计算到呈现监管一体化大数据监管平台工程。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