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老人怕摔跤,到底有没有摔倒的正确姿势?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8-05-14 19:18
来源:澎湃新闻

问:老年人摔倒到底有没有正确姿势呢?

答:从理论上来说,倒地的时候要保护好头部脊椎等脆弱部位,然后尽量增大接触面积和缓冲时间。可以使用打滚的方式来化解冲击力。

跌倒是全球老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的人超过一半。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跌倒后因为恢复缓慢引起的长期卧床往往成为“隐形杀手”,而原本比较健康的老人,仅仅因为摔了一跤,几周后竟然去世了的情况不罕见。那么老年人摔倒到底有没有正确姿势呢?

有人说,人在摔倒的时候很容易采取臀部着地的方式,容易导致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所以建议用手撑地。但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指出,这两者其实很难选择,人们在摔倒时,时间只有零点几秒,往往是下意识的手着地支撑,临床上腕部骨折的发生率还高于脊柱骨折,而且手部骨折也比较难处理,如果不开刀一般要打石膏打六周到三个月,开刀也面临是否能够正常复位、肌腱粘连等问题。所以,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来支撑地面。

那么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呢?董健教授指出,从理论上来说,倒地的时候要保护好头部脊椎等脆弱部位,然后尽量增大接触面积和缓冲时间。可以使用打滚的方式来化解冲击力:双手护住头面部,缩团,顺着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滚。用身体整个侧面来着地,增加受力面积,减轻摔伤的程度。当然如果你是向前摔出去,这时是可以用手撑地的,但应是前扑的姿势,类似于青蛙,双脚着地后才能用手去撑地保持平衡。

董健教授提醒,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发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乱揉乱动,应该用围巾、书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到附近医院治疗。人们摔伤之后第一反应是会用手去揉一揉伤处,以为可以缓解疼痛。其实这样做既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加重伤情。在肿胀初期,要保证休息,抬高患肢,并用冰块冷敷。如果不慎摔成外伤,不要自行用红花油、膏药等治疗,因为红花油等药物虽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肿胀,不宜在外伤早期使用。

董健教授指出,在国外确实有可能帮助老年人演练摔倒,降低摔倒的伤害,但在国内可能还没有办法做到,其实,对老年人来说预防跌倒可能更有意义。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关系,多造成肌力不足,容易导致摔倒,所以必须要检测骨质疏松,及早治疗骨质疏松,加强肌力训练,也能够预防摔倒的发生。”董健教授说。

有一些小贴士要提醒老年人预防跌倒:据临床统计,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数是起夜摔伤造成的,建议老人装一个小夜灯,将堆积在过道的报纸、电线等杂物清除,卫生间放个防滑垫和扶手;睁眼后先在床上躺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钟后,再将两脚放在地上,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浴室地面应采用防滑瓷砖,并铺放防滑垫,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便于老年人保持平衡。

老人在服用某些药物后,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会受到影响,增加跌倒风险。一般来说,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是跌倒的高风险期,老人动作宜缓慢,尽量不要外出。

董健教授提醒,一旦发现老人摔倒,首先不要急于扶起,要看情况进行处理。老年人摔伤后,如果意识不清,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呕吐物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出口腔中的呕吐物,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免窒息。当有外伤出血时,可以就近取材,用毛巾、衣服等压迫止血。有抽搐时,应将其移至平整地面或在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伤、擦伤等。如需搬动,应保持平稳,尽量平卧。

其次要在稳妥固定后再搬运。若发生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不要试图去活动肢体或行走。家人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树枝、拐杖、雨伞等物体将病人受伤的肢体固定起来,以避免活动使骨折损伤继续加重,同时也可减轻骨折的尖锐断端刺伤周围组织。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