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传说:德彪西厅的拉乌声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发自戛纳
2018-05-11 14:24
来源:澎湃新闻

位于电影宫右翼的德彪西厅入口。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图

戛纳电影节期间,每晚都有一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会在电影宫的三个厅同时放映。最大的卢米埃尔厅专供走过红毯的电影主创、嘉宾、有邀请票的人享用,留给媒体的座位屈指可数;其次是德彪西厅,楼上楼下可以容纳约1000名观众,不过楼下的位置预先留出给嘉宾的也不少,媒体要想占据好位置,就得早早去门口排队,当然,还必须按三六九等的证件颜色分区排队,依次入场;我最爱去的是专为媒体准备的巴赞厅,虽然银幕的尺寸要比前两个厅缩水不少,但排队的人要少得多,花在排队上的时间自然也就少得多,无需枯等一个甚至两个小时,斗争的热望也不那么容易被从心底唤起。

然而,在电影节的第三天,我特意挑选了七点档在德彪西厅放映的《喜欢,亲吻,快跑》(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 ,也如预期一般只能偏安一隅。不是因为同志题材吸睛,而是因为德彪西厅的一个传说,让我实在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亲身经历一次。结果,很遗憾,一切按部就班,只能空叹余生晚矣。

《喜欢,亲吻,快跑》海报

曾几何时,在德彪西放映厅晚间七点那场放映之时,每当片头字幕出现之际,场内必定会响起一阵子“拉乌、拉乌、拉乌乌乌乌乌”的叫声,随后伴之以来自观众席的各个角落的零星喝彩声与鼓掌声。在电影节短短的十多天中,每晚七点在这无比宽阔的德彪西放映厅里,这一幕必会上演。久而久之,“拉乌”成了徘徊在戛纳上空的电影幽灵,也有人称之为“电影之神”。

这一声声“拉乌”呼唤的究竟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那是在向1993年来戛纳参展的海地导演拉乌·佩克(Raoul Peck)致敬;也有人说不对,那应该是在呼唤比利时动画片大师拉乌·塞尔维(Raoul Servais)的名字,1979年时他凭一部八分半钟的动画片《女妖》(Harpya)拿到了戛纳短片金棕榈奖。此外,也有人觉得这里的“拉乌”,指的应该是2012年去世的法国作家、影评人拉乌·米勒(Raoul Mille);毕竟,每晚在德彪西放映厅里雷打不动看片的观众里,还属占尽地利优势的法国媒体人最多。

已故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曾在他的博客中谈过他对“拉乌”的了解。在他看来,这一传统至少可追溯至1972年:“传说某天有人在这里给朋友留了个座 ,那位朋友就叫拉乌。结果眼看电影就要开始,全场几乎都已坐满,还有人对这空座‘虎视眈眈’,那人只好拼命解释,这里已经有人了。一边绝望地发出了‘拉乌,你在哪儿啊’的叫声。”事后有人觉得好玩,不断模仿,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

但是,《卫报》影评人彼得·布莱德肖(Peter Bradshaw)却有不同的说法,他表示那故事也是他1999年第一次参与报道戛纳电影节时,从一路照顾他的《影与声》杂志主编尼克·詹姆斯(Nick James)那儿听来的。时间恰巧也是1972年那届,智利导演拉乌·路易斯(Raoul Ruiz)带来一部政治意味浓郁的剧情片《动手吧!》(¡Qué hacer!)。后来凭《追忆似水年华》等片享誉影坛的他,当时才刚三十出头,之前只拍过两部长片。而那一次与他同行的剧组成员,也都个个年轻气盛。首度远赴戛纳,他们被其艺术氛围所陶醉,难以自已。于是,该片开场放映时,这群年轻人兴奋地喊起了导演的名字——“拉乌……”。

无论这位“拉乌”究竟是谁,在有些人看来,这正是戛纳小圈子文化的标志之一。在这里一切都要论资排辈,脖子上挂着什么颜色的通行证,代表着你是老手还是菜鸟,决定你能看到多少片子,受到多少礼遇。表面上的照章办事是如此,私底下的“拉乌”传奇,同样如此。每晚七点的叫声响起,熟悉这一传统的老手,彼此会心一笑,空留下那些初来乍到的新人一头雾水。

不过,在2015年曾花费一番功夫探寻“拉乌”真相的英国年轻影评人查理·林恩(Charlie Lyne)看来,它其实代表着迷影文化(cinephile)在戛纳的传承,传达着某种对于电影的坚持,“不仅不是倚老卖老的护身符,反而是对于新人的热情呼唤。”

如此说来,如今“拉乌”并非绝迹,而是从有声变成无声——每当戛纳的logo伴随着莫里康内为《天堂之日》所做的配乐出现在银幕上,从观众内心发出的“拉乌”正升腾而起,笼罩在电影宫上,护佑着第七艺术的繁枝茂叶。

PS. 在戛纳第五天《太阳之女》的开映前,当灯光熄灭时,德彪西厅里响起来一声嘹亮的“拉乌”,看来这项传统还在延续……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